回首2009的户外装备市场,尽管在新技术新材料方面,没有什么让我们惊喜的新品出现,少有的几样产品也多是炒冷饭的旧材料重新包装,但是,轻量化热潮不减,各家厂商依然不遗余力地推出新的轻量产品。环保、节能方面的提高,还是让我们对2010年充满期待。
轻量化趋于理性
2009年的户外轻量化装备,受到必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现有材料科技的限制,在重量上的突破已经放缓步伐,那些大家期待的低于1千克的双人自立帐篷、轻于200克的全开拉链防水透气外套、50克以下的气炉等等,仍然没有批量生产的产品出现。而且,由于这些轻量产品的相对脆弱和不可靠性,使得我们在一些较长过程艰苦活动中不得不携带备份或者干脆不敢选用这些轻量产品,从而使得产品越轻量化,适用范围越窄。因此,在2010年,相信各大厂商不会再把主要的精力投入极端轻量化的UL/XUL产品,而是趋于理性地在可靠性和重量之间寻找各自的平衡点。
环保材料走入主流
与此同时,在2010年,我们会看到,“环保”将不再成为一个需要特别提及的卖点,可回收/再生材料、有机棉、天然材料的使用将成为最基本的指标。即使为此带来重量上的牺牲也为厂商和消费者接受。当Eco-Friendly挂在每一件产品之上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再挂上这个标签了。或许,2010年,会有厂商开始在产品上标出为了生产这件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更注重“设计感”
2010年,那些大红大绿的又肥又大的冲锋衣的概念会逐步远离我们,更贴身的剪裁,更紧跟时尚的色彩搭配和款式将被每一家户外服装大厂重视。因为让这些厂商在经济寒冬里生存的惟一办法只有是让消费者在任何时候也会穿着这些户外品牌的服装,Cross-over的概念、户外服装的时装化、休闲化已经成为主流。不仅仅是户外的服装开始重视设计,用品类也是一样,除了那些大量使用纺织品的睡袋、帐篷之外,连套锅、炉具都开始重视工业设计、色彩搭配,看看GSI从2009年开始的餐具色彩标识体系,MSR也紧随其后,而OR更是推出印花系列的防水袋。2010的户外装备,或许用“争奇斗艳”来形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