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撕逼,就是两傻逼本一共同体,但因谁也不服谁,就想通过撕逼来一绝高下,他们都试图把自己撕成牛逼,把对方撕成傻逼,但结果往往却是,他们都把自己撕成了二逼。
不想把自己撕成二逼的话,争论时遇上这几种人果断闪吧。
1、语文老师死的早的,你说A他理解的是B,总不在一个频道,免撕。
2、逻辑混乱的,不光理解能力堪忧,表达能力也不敢恭维,免撕。
3、自控力差的,急了直接咬人,还是趁早闪人的好,免撕。
4、不具备相关话题所需知识面却又自以为是的,恰恰因为无知反而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比如不懂政治、历史知识又仅限于初高中课本的五毛,免撕。(ps:事实证明,政治话题领域的傻逼最多,最好不参与这个话题)
5、道德逼、素质狗、心态婊,这类人通常一年到头不会翻本书,顶多看几篇鸡汤鸡血,就到处出来卖,什么样话题都能套用道德/素质/心态扯几句,除此之外估计也没啥能说的了,其实是种软弱无能又无知的表现,免撕。
6、喜欢对号入座的,甭管你说啥,他都觉得你在说他,这种有着受迫害妄想和超级自恋妄想的人,最是伤不起,免撕。
7、抛开话题不谈,喜欢主观臆测对方xxxx、贴标签的,这种人还没有讨论就已经上升为人格攻击了,免撕。
8、地域逼、脑残粉、星座婊等,此类尚未独立的人没有自我,只有面子和奴性,这种把自我寄托在自己所喜欢和所拥有的虚实事物上的人,你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会在不经意间否定了他那虚假的自我,免撕。
9、流氓逻辑的,你说A他扯B,你说B他扯C.....总之,就是不断绕圈子来攻击你同时又避免跟你正面对峙,这种流氓无赖,免撕。
10、只会说‘你不懂’、‘你行你上’、‘我不同意’等混账逻辑的,呀懂倒是说说;呀评论个电灯泡还得自己能通电发光?谁关心呀同意不同意,有不同观点就说不同观点,这种自以为‘我比你牛’的傻逼,免撕。
11、三观不正的恶毒小人(限于熟悉认识的,不建议上来就主观臆测陌生人的人格),既是小人就不要去招惹他,除非你比小人牛逼,但人们常常在自我认知或识人上判断失误,附送一句:越懂自己,越懂别人。而被小人伤害的人不值得可怜,要么是他自己激活了小人,要么是他自己比小人还弱,因为睚眦必报及欺软怕硬是小人一贯的尿性,免撕。
12、罐头思维的,或者说未发展出高级认知模式的,表现为‘这不就是个xx’等,只有低级认知模式的他们看事物极其肤浅,他们不关心信息对称与否,不关心论证过程,不关心是否有有效证据链,只关心给定的结论且不管这结论是何等的荒谬。比如你从政治、历史、文化、心理、社会学等角度解剖国民性,他们会本能的排斥,因为这需要他开启高级认知模式去思考,而他不具备;但如果你说国民性就是流氓性,他会欣然接受,然后拿去四处去卖...对牛弹琴,累死你没商量,免撕。
Ps:罐头思维+成王败寇=结果重于过程,机遇大于努力
纵观所有撕逼,都无外乎起始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种主观认定下的结果,这得感谢我党的千秋伟业----填鸭式应试教育,总是灌输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附送意识形态洗脑,不产生这种结果反倒稀奇了。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是极其讨厌读书,而特色产物则是五毛大军。
把一面镜子置于两人之间,两个人都只看到自己所能看到的一面,然后两个人都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后撕逼大战就开始了,是不是很搞笑,但这种逗逼事却时时刻刻都在网上和现实中的每个角落里上演着。实际上很多事物可不像镜子那样只有简单的正反两面,所以对于任何事物,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要着急发表自己观点,也不要去站队,更别觉得自己手握宇宙绝对真理,那是傻逼。把自己观点放一边,看看他怎么看、她怎么看、大家又怎么看,该做的功课做了,该脑补的知识补了,然后思考权衡,最后完善自己的观点,如此你就是想逼格不高也难。
说到逼格就多说一句,吹牛装逼可得挑对象,一个人只能在层次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吹,或者跟与自己同层次的人互相之间各装各的,而在层次比自己高的人面前装,人家要么不鸟你,要么直接打脸,不过喜吹牛装逼之人多半是Low逼,根本没能力识别哪些是比自己层次高的人。若能识别,也不会喜好吹牛装逼了,反而会从骨子里鄙视吹牛装逼之人。
话说回来,撕逼这件事,一可以锻炼语言反应能力,二可以强化逻辑能力,三可以强化三观摒弃杂念,四可以提升情绪控制力,五可以检验学问做得扎实与否,最后可以和傻逼划清的界限。
树敌交友,寓教于乐…
实乃网络日常娱乐之首选。
不过....
呵呵,你懂的。
有些逼不撕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