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领域和圈子都有礼仪。《礼记》中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演变为俗语是:入国问禁,入乡问俗。户外作为一个独特的圈子,自然也该有这里的规矩和礼仪。但到目前还没有谁为户外圈设计出一套完善的礼仪礼法,在户外日益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户外人能不能自己提炼出一套礼仪呢?我觉得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因此,我尝试提些建议,希望得到大家的补充
一、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在户外,无论男女老少,统称为驴友。驴友在参与户外活动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常有如下内容:
1.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山、水、林、泉、花、叶是主,人在其次。对自然、对环境要有敬畏之情。没有必要时,不随手摘花草,更不能破坏林木;以崇敬的心态投入自然之中;参观和赏析文物古迹的时候,不乱刻、画,以主人翁的姿态,精细保护。
2.视“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为户外的金科玉律。最主要的是,自己产生的垃圾必须带走。
3.要尊重户外活动地区的居民,称谓要适当,说话要和气礼貌;驴友活动的地域,多为贫困山区,村民经济生活多为拮据,因此买卖要公平。未经允许,不摘村民的瓜果梨桃。
4.在宗教场所、有特别禁忌的民族地区不违禁、不喧哗,不做过份举动。
二、本队驴友之间要互敬互爱
驴友参与户外活动,多以团队形式出现。本队驴友之间,应遵循团队友爱精神。具体内容为:
1. 尊敬领队人格,服从领队安排。无论AA还是商业户外活动,若要成功,必由领队的辛劳促成。尊敬领队人格,服从领队安排,是最基本的条件和礼仪要求。领队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保姆,你不要矫情,不要无理取闹,想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请自己去玩,不要参加团队活动。参加团队活动就要有团队意识,自己言行有所收敛,特殊情况,比如异常艰险的环境,要无条件的听从领队安排。2.不迟到、不单独暴走,与全队保持相同的时间节点。常常看到领队为活动整体安排,为活动设置了各个时间节点,但少数队员不理解,行动迟缓,任大家等候,他(她)那里慢慢腾腾。
3.“量力而行,彼此信任”。强人拉散队形和弱驴无奈拖队,都是没有很好的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上下不和,队友反目,皆是不能彼此信任的结果。
4.团队内应互相谦让,强护佑弱。作为参与户外的男性,在遇有引领、探路、负重、操劳、谦让等情形时,要以勇于担当为荣,以坐享其成为耻。没路时不要让弱女子去探路,危险时不要等弱女子走在前。
5.异常要情况告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队员向领队告知有可能影响活动的饮食、身体或心理状况;活动进行或休息时临时离队要告知领队或队员。二是相遇兄弟队驴友,主动告知彼此前路注意事项。
6.探路原则:经协商,领队同意,选择合适人员探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走开。
7.按时集合,迟到者应公开真诚致歉;有特殊情况临时不能参加活动时,要主动联系领队,并与领队协商A费事宜。
8.驴友之间彼此遵重隐私,正常情况下,不问婚姻情感,不问经济状况,不问工作单位及社会关系,不问党派和政治观点,不问宗教信仰等。
9.活动结束后,领队要总结、公布活动情况,对路线作总结描述,对出格队员予以警告或公示;队员要对活动点评,发布轨迹、照片、游记等。
三、野外活动要视天下驴友为一家
在某一条户外线路上,相遇的各路驴友,都是户外的亲人,言行举止应遵循如下礼宜:
1.相逢如亲人,互相问好,互道珍重,互相祝福。
2.相遇于一条林中小道,要年轻让年老,轻装让重装,下行让上行,男性让女性,横切路或绝壁相逢,靠里的让靠外的;前路有需提醒的,要如实相告,善意提醒。
四、户外的语言
户外人多是行善之人,因此语言上也该是文明语言。尊敬自然,礼贤同仁,天下皆兄弟。有争论不是因为个人蝇头小利,有见地也不做扫兴之人。户外有风险,尤其需要珍惜友谊。除对极端恶人,语言留有余地。有分歧,下次见面一笑泯恩仇。
以上所述户外礼仪,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各位补充。其实,作为户外人,关键是要有一颗户外心。这是一颗爱自然、爱百姓、爱驴友的友善、豁达、开朗之心,参与户外的驴友,都该怀着这样的心,为活动为驴友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以此为起点,我们一定能整理出一套较为完善、实用的礼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