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需要朋友。儿时需要玩的朋友;长大了需要共事的朋友;年老了需要说话的朋友。需要朋友犹如鱼儿需要水、生命需要氧气。培根说过:“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然而,在崇尚物质文明的今天,充满诱惑的物欲肆意横流在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找朋友就如在沙漠里找水;看友情就像在雾里看花。
朋友的话题,古今中外都是人们常常提起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是很多人的生活哲学。友情中所包含的“实用主义”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交朋友仅仅定位在这个层面,或者以这种实用主义交友为目标,那就肤浅了,甚至有些市侩。
英国著名诗人赫巴德认为:“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中国的古语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以义择友方为君子之交;以利结朋则为小人之交。《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称羡,成为妇孺皆知的交友典范。因此,古人才有了“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的感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诗更将深厚感人的朋友之情推向浪漫的极致,直叫人为了朋友恨不能生死相许。
其实,交朋友不一定非要交有刎颈之情的朋友。在人心不古、情感浮泛的今天,想交一个“虽百里之遥,皆可相信,而不为浮言所动”的朋友已绝非容易的事情。“义”字当头的朋友,早已成为故事中的故事。当然,降低一些标准、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一般朋友也还是可以相交的。比如“赏花须结豪友,登山须结逸友,泛舟须结旷友,对月须结冷友,捉酒须结韵友”。依据不同情感层次的需要,结交不同层次的朋友,对开阔人生、增添情趣、认识社会总会有一些益处。而明白了“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的道理,则可以让你结交到为数不多、却有一定质量而又性情相投的朋友。
古人有“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说法。但交友不能以贵贱分、不应以贫富论。交友贵在交心、交人品。酒肉朋友不交,势利小人不交,阳奉阴违不交,为富不仁不交,倚权仗势不交,欺小恶老不交,口是心非不交,无信无德不交,恃强凌弱不交。朋友交得好,可以在事业上得到支持,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交得不好,常常会惹上闲气,甚而引出数不清、想不到的遗憾。交友应带侠气,做人常存素心,才会享受到被友情滋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