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1323次浏览/19个回复 分享到 
漠北

由争论引发的思考


   
                                             不是平等的对话,即非对话;

                                             居高临下的说教,无话可说。

                                                                                  ——题记

    人们在评论事物时,总是不自觉的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对人进行审判。但对不起,这不是讨论,这是基于不平等的对话,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最后必然是无话可说,没有结果。

    如果发现当事人的认知不在ta之下,必然会无地自容,后面紧跟着是什么就不说了。

    你凭什么认定你就比别人高人一等呢?

    你说以我的经历不可能有这样的认知。

    你不够老实,漏掉了一句话,完整的那句话应该是:

    我都没有这样的认知,以你的经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认知。

    话说到此为止,再说下去就难听了。

    你说佛,那我也谈谈我对佛的认知,你却说我咬文嚼字。

    我们评论某个事物,总得先了解清楚这个事物的真相吧?

    如果“无神论”者,知道了“神”是什么,那他还会是“无神论”者吗?

    你说“懂了不说,说了不懂”,那我也谈谈我对这话的理解,你却说我不懂。

    我们要了解一句话的真实涵义,总得先把它放在原话者说这话时的场景下去思考吧?

    书籍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载体,也是文化与思想传播的载体,如果真的是你的“懂了不说,说了不懂”,那么作家、哲学家等等也就不用写书了,因为写了,就表示他们不懂,果真那样,我不知道今天的社会会是个什么样子。

    你说你理解的才是真正的佛法。

    你是否让我觉得,你已经得道成佛了呢?

    你说我在自寻烦恼,你说我还是没看开,你说我在无限纠结。

    对不起,那只是你以为,你不是我,你怎知我?

    你说我在炫耀自己的文采…

    你认为我文采好那是你基于自己跟我比较的结果,那就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如果我要认为自己文采好,必然要基于比较,但我从不认为这里没有比我写得好的人存在,我也没有具体的比较对象,也就得不出文采好的结果,那又何来炫耀一说?

    归根究底,你认为只有你理解的才是对的,凡是跟你理解不同的,都是错的。

    但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

    你以为就是你以为吗?

    我所说的是我对事物的认知,你却一直在评断我怎么样。

    依你的“懂了不说,说了不懂”,如实观照,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你说的你并不懂呢?

    因为这些都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我只是在缘起的情况下,顺水推舟,借着你的话题喊上两嗓子。

    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是针对你而不是对事物的认知,那就是你的事,与我无关。因为那是你的感性认知与形式逻辑产生的必然结果。

    我无意评说是非对错,因为我知道自己所知有限,理解偏颇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我也无意评论你个人如何,因为我不是你,我无法对你进行评断。

    我只想就事论事讨论对事物的认知,你说的有理,我信服;反之,我也分享了我的认知。

    你非得把对事物认知的讨论,扯到人身上来才甘心吗?

    这是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也是东方专制主义的遗留问题,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不是你的错,所以我不怪你。我针对的也不是你,选择你的评论,是因为你的评论具有代表性。

    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从微博到社区再到现实生活,到处都充斥着这种不是对话的对话,我不会再去争论,只会借着话题写文章,感谢你给我提供话题。


漠北发表于2013-05-02 13:52
分享到
  1323次浏览/19个回复 
    幻海
    进来一看发现是老帖。我还以为自己不在的这段日子又错过了什么精彩的争论。
      酷哥晨晨
      呲牙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偷笑调皮
      漠北
      517已死,还发什么帖子,删帖都累得够呛,就剩1页了,哪天兴起全删了,就闪人。再说天朝压根就没有就事论事理性讨论的基础,不论写啥都会把观点之争上升为人格之争,何必再写些净惹么蛾子的酸文呢。
    漠北
    帖子沉浮,恍如人事,闲碎几句,且作补充。
    决定一个人认知程度的不是经历,而是阅历和文化。
    经历,是指你走过了多少路、遇到过多少事;
    阅历,是指你观察过多少事、分析过多少事、总结过多少事;
    经历,脚走路;阅历,心问路;
    经历,拓展生命的广度,阅历,穿越生命的深度;
    经历,行者的肉体苦旅,阅历,智者的灵魂苦旅;
    从知识层面讲,有经历的人,未必有阅历;有阅历的人,未必要经历;
    从技术层面讲,有经历的人永远干不过有阅历的人。

    初笑

    人本是人,何必刻意去做人可爱

      漠北
      那就无话可说了...
    杜丘
    不必要的纠结;或者过于追求完美。有些辩论是没有结果的,看辩论对象。有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能有结果吗?
      漠北

      没有结果咱也不能往人身或者其它地方扯啊,

      那不成诡辩了,说好听点是形式逻辑

      跟完美没啥关系,也无所谓纠结。

    幻海

    又是宗教问题的争论,现在看到这个就头疼。我要是有这闲工夫,金刚经抄100遍!!100遍呐!!

     

    碰到这个问题,也说明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对话有多么难啊!沟通往往是最苦难最重要的事。看完这篇帖突然想到前几天本想买大卫·波姆的《论对话》来着。

      漠北

      那你抄去吧偷笑

      明明说得是思维逻辑,

      怎么就成宗教问题争论了。

      有人谈佛论道,那我也只好扯几句。

      有理说理,非得扯到人身上,这不扯淡吗。

      对话不难,难的是放下自我,别太自以为是。

      平等对话,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不当人。

      心诚则灵,对话也一样。

      幻海

      偷笑哈哈,其实我想了好久,还真想抄抄经呢。抄抄挺好的。

       

      你说的有理。

      漠北

      我宁愿去抄《心经》

      或者《道德经》的开头那篇偷笑

      《金刚经》就饶了我吧~

      幻海

      今天中午跑出去买了10个胶装本。今晚准备开始抄。

       

      最近碰上一些怪事。我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还是灵验了。虽然我之前从未迷信,但对于那些超出自己经验之外的事,还是抱有敬畏心。昨天晚上想通了,决定发愿把金刚经抄抄,既然已经说抄100遍了,就暂定100遍吧。抄到猴年马月暂时未定。

       

      《心经》我以前住寺庙的时候,赶上佛像开光,我帮忙给抄过。心经的确比较好抄,念诵起来也朗朗上口。

       

      老、庄、孙子的言论都值得一抄。

       

      金刚经抄完了,我就准备抄《坛经》或者两本经一起抄。

      漠北

      这不是什么迷信,说迷信的,往往并不了解。

      我们没有接近它,没有了解它,怎么知道它是迷信呢?

      说难听点就是赖着无知秀智商下限。

      打个比方,我没吃过菠萝蜜,那我有评价它的权利吗?

      如果我评价了,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了

      道理很简单,但总是有人去犯,是谓无明,

      不知道自己在干啥,莫名其妙。

      烧香拜佛抄经,不是让我们去求什么

      而是为了让我们有一颗虞诚的心

      修行修的也是这颗心,不是别的什么

      这颗心就是我们生命本来的那颗心

      没有是非善恶对错之分,我你他之别的那颗心

      是断灭了妄想分别执着的那颗心

      这就是心诚则灵的那颗心

      也是我们无法拒绝的那颗心

      幻海
      偷笑哈哈哈,你的语言似乎有点过激,不过你的观点我很认同。 阿弥陀佛,施主嗔心太重,善哉!善哉!
      漠北

      无所谓过激了,因为那曾经也是我的过去

      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自己,然后再去看别人

      参悟佛法,不是为了成佛得道,那是痴人说梦

      为的是明心见性,破灭无明之烦恼,了心苦不起苦

      通俗讲就是活个明白,难得糊涂的糊涂可不是真糊涂啊

      什么有用,就学什么

      佛法的辩证逻辑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那就硬着头皮去学吧

       

    洛水北岸
    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