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1886次浏览/35个回复 分享到 
老民工

灵山并不高,大白天不该发生的事?


很难过,很多帖子读不下去,思考了可能的情况,考量几个点:

1. 如果两位已成功登顶,但因为车子和背包还在下马威这头,所以得折返,但这正好是风雪最猛的这面!
2. 如果没有登顶,而是按指示下撤,在回头的路上一直找不到背包失去方向而在原地打转!
3. 如果两人一开始就放弃寻找背包,而直接开路下探,即使是几十上百米也很有可能避开正面的风雪存活!
4. 如果副领队及时决断放弃背包和失温的队友,相信自己一个人可以走的出来的!
 
以上都是假设,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民工发表于2012-12-26 21:29
分享到
  1886次浏览/35个回复 
    野外生存洪洋

    它们低估了自然界的力量。希望驴们注意自身的安全。

      老民工
      感谢野外生存哥的警示和对驴友们的关怀!  玫瑰
    小史
    68年亚洲我国人的大救星周恩来6月18日向毛主席建议知青上山下乡。做为知青我曾7次到大兴安岭打火,出生入死。最多一次在呼玛13站林场苦战15天······不多想了,满脸都是眼泪!所以驴友们不要总说挑战极限,更吧要体验极限,你要对家人负责!玩不是玩命,玩命是愚蠢的。
      老民工
      感谢小史53哥宝贵经验,向您致敬!  强
    良知行
    抱拳其实每个热爱爬山的人想想都会感同身受。有一点是肯定的,人性的光辉一定照耀过那山那人。鞠躬。
      老民工
      康康姐好,人生虽短而无常,但人性光辉永在,也向您致意!  玫瑰
    寒松
    唉,这几天尽看帖子了,我也只是个爬山的爱好者,心情挺沉重的。我觉约马小飞犯的最大错误是对当时的状况低估了,太相信自已了,甚至有些盲目了,觉的很快能登顶并下撤。这是最大的失误。人需要自信但也要明智:人有时不一定会胜天!愿这个教训给大家敲个警钟吧。
      老民工
      嗯,谢谢寒松哥,我们事后推断来指出小飞当时应如何做所谓正确的判断可能有失公允,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已无人能知,偶相信小飞是个有经验和准备充分的好领队,只是他的牺牲可惜了!
    幻海

    昨天我还在一个帖子里回复说,如果一个人身体已经开始失温,体能已经低到快要在雪中走不动了的程度,当时环境超过零下20度,又有大风雪,那么人能坚持多久? 我怀疑是——很短!在他们冻死之前意志早已经崩溃了。

     

    零下20度+大风时的体感温度大约零下30-35度,这个数字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只是概念。但凡是冬季去过黑龙江的人,恐怕对这种寒冷都不会陌生。

     

    我第一次冬季去黑龙江,零下25度的气温,风和日丽的时候,那种寒冷你知道是什么感觉么? 凡是裸露在外面的皮肤,2分钟之后会开始疼,3分钟之后,鼻腔会开始疼。冻得鼻泪管酸痛,但是眼泪流不出来,因为冷。不敢用舌头舔嘴唇,不敢说话,因为怕唾液湿润嘴唇后嘴唇被冻。不敢用围巾蒙面,因为会被冻在脸上。

     

    在室外待不了5分钟,就有强烈地想要回屋子里的冲动。因为裸露的皮肤会感觉像被剥皮一样的疼;手指会变得不灵活,关节僵硬,只有一种感觉——疼!为什么东北人都讲猫冬?太冷!!

     

    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这个“南方人”对于阳光普照且无风时候的零下25度的感受——我快被冻傻了!  我觉得自己的意志真的很难承受住那种寒冷。这不是装备问题。真的不是装备问题。德军为什么没有办法在冬季进攻莫斯科?装备不行,人也不行,没那耐寒的基因和心理素质!

     

    这次灵山上壮烈了的那个新驴无碍,今天听说是福建泉州人,今年刚刚调职到北京来。你想想啊!一个彻头彻尾的南方人!终年生活在温暖的地方的,他哪里有寒冷天气里的生存经验啊!!恐怕连雪都未必见过。我觉得他会跟我第一次冬天去黑龙江一样被冻傻了,而且比我傻得彻底多了。

     

    我怀疑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判断那么多,在身体失温愈发严重的时候,精神就先崩溃了。包找不到了,通讯器材在那个时候都是真正的小白了,还来不及去思考我们坐在温暖的房间里思考的这些应对措施的时候,就已经丧失理智了。呆呆地等死。 如果把我扔在冬季黑龙江的大荒原上,除了等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民工
      感谢幻海的亲身经验,是不是福建人的抗寒能力差,偶不敢确定,但明代戚继光在长城抗击外族的子弟兵大都是南方人。人在失温时应不至于崩溃成疯子的吧?可能更多的是求生欲,理智和环境的交战!
      彭亦飞
      真的不能发这种贴了。想到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该是多么绝望啊,流泪到看不下去。大哭
      寒松
      估计不足 灵山的天气瞬息万变 雪中行进不同平地行走 零下20多度内衣出汗 人一停下很快失温 失温是最可怕的 意识很快模糊 迷路与失温有很大关系啊
      寒松

      估计不足 灵山的天气瞬息万变 雪中行进不同平地行走 零下20多度内衣出汗 人一停下很快失温 失温是最可怕的 意识很快模糊 迷路与失温有很大关系啊
      老民工
      嗯,是的,失温时瞳孔放大,视线模糊,相信无碍最先走的,小飞不离不弃,可能当时还在想办法尽力救助,最终两人倒在一处!
      寒松

      估计是这样 看帖说 当时还通过一次话 当时应该是小飞的手台在通话 年轻轻的太可惜了

      幻海

      抗寒能力相对来说是可以训练的……自从我冬季在黑龙江被冻过之后,现在的冬天,抗寒指数与斗志比之前有明显提升……

       

      前几天最冷的时候和最近几天,我的同事们中午都猫在办公室里订外卖,但我还坚持每天中午下楼,走10分钟到经常去的餐厅吃午饭。每天早晚也坚持各徒步半个小时到地铁站,无论天气如何。其实有时我也觉得天气挺冷,但意志明显比以前坚强了。我猜想和我禁受过东北冬天的那种严寒有关系。

       

      我从东北回京的时候,出火车站。尽管当时北京的气温有零下十几度,但我依然有春天的感觉。在北京零下十几度的温度里可以不戴围巾,不戴帽子也不觉得太冷。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是对寒冷的耐受力明显提高了。

       

      南方人到北方,也不是说绝对就怕冷。要知道南方很冷的时候连供暖都没有。作为北方人,我很怕去南方过冬。

       

      戚继光当年在关外打仗,应该是也冻死不少人吧,那年代。

      老民工
      嗯,是不是无碍因为冲顶回来才失温已成悬案?

      但可以肯定绝不会是没有gore-tex的当年就会冻死不少人,明朝或以前那个年代政府评断政绩的主要大项是人口数量的多寡,可以想见当年如何能让人存活更是大事! 呲牙
      老民工
      不错,如果能在冬天洗冷水澡,就可以参加冬天的冰泳了!  呲牙
    老二毛

    冷汗如果这样:“4. 如果副领队及时决断放弃背包和失温的队友,相信自己一个人可以走的出来的!”,

    今天的小飞一定会被吐沫淹死。。。人言呀。。。

      老民工
      很好的观察点,怕是很多驴友不能接受领队自己活着回来?
      Candy 糖果
      小飞舍身取义的精神值得赞赏 行为却不值得提倡
      Candy 糖果

      即使小飞一个人下山 估计 他也会被冻个不死也残  那时候 我相信 有良知的健康的人 已经没心情再批评他责怪他了 应该庆幸他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了  与其两个一起死 不如活一个是一个 言论始终不能要人性命 但人真的死了 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老民工
      是的,理智和感情很冲突,也不希望这是马后炮,但能多一个人存活才是硬道理! 
    老二毛

    难过以我对副领队小飞的了解,如果不是收失温的队员、如果背包在原地、如果他只为他自己,他不至于死在山上,这个后果,他在自己失温前是不会料到的,年轻经验不足呀,虽有天大的不足或错误,但作为领队组成员他尽到了收队的责任,没有离开失温的队员自己逃命,就这一点值得我敬佩,我不敢肯定如果是我能做到这样。。

     

    我个人觉得这是小飞个人品德的一个闪光点。。这几天的评论都未提到。。大多都在指责不足之处。。

      杜丘
      我选择相信领队对队友的“不抛弃,不放弃”。户外总是有风险的,为户外而牺牲的输家不代表是失败者。但是确实因为错误输了,代价高昂。看来北灵冬天的复杂气候不是一个年轻领队能hold住的,雪天和寒冷季节的灵山比平时复杂的多,如果晚几年过来,经验更多些,也许错误可以避免。
      老民工
      是啊,很敬佩小飞的舍己户外精神,但如果体力只能让他活着下来才应给与肯定,记得南美洲阿空加瓜峰的一次山难,其中一名队友将还活着的队友绳索砍断而回来,也是遭遇自己圈子的驴友挞伐至今!
      老民工
      谢谢杜丘哥,很多悲剧可能不一定是当事人本身有何错误,而是一步步看似合理的因素连锁造成的,假定最终只有小飞活下来,驴友们还有没有勇气接受他?
      垂衣

      谁都知道,两条命终究大于一条命,一般人不知道的是该在何时放弃受伤的队友,小飞已经报案了,他肯定寄希望于搜救,希望两个人都能得救,当他发现自己也失温的时候,放弃也来不及了吧?

      老民工
      嗯,神仙姐姐,虽然太可惜了,希望小飞的精神能让大家得到安慰!玫瑰
      Candy 糖果
      恩是的 小飞的舍身取义的壮举值得敬佩与赞扬 但他的行为真不值得提倡
      杜丘
      我想说的是风险评估和逃生预案,从技术层面来说可以总结一下,汲取教训,太大的代价。
      领队殉难是一种高的境界,后来者要引以为戒,也许小飞最后所想表达的就是警示:不要让此类事情再度发生,把难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
      小飞,还有难友,一路走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老民工
      感谢教训,同感,同戒!    玫瑰
    一直走
    同问。
      老民工
      感受到先生的同悲之心!  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