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的都拿出作品了,为啥张爱玲的还只是用“蝴蝶鸳鸯式”这样含糊的字眼来代替?其实,人都是多面性的,一个矫勇善战的人,也可能猥亵女人,贪恋美女,这也很正常;同样,一个政治立场有“污点”的人,也可能在生活中有让人欣赏的一面……张爱玲写得是世俗生活,她甚至世俗地追求“成名要趁早”,这是她个人的一种生活观而已……
话说回来,革命战士一定要“高、大、全”,反革命或者不革命人士一定是猥琐,这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语言……这里面政治的需求也许比爱国爱家园更强烈,这在那个时代当然具有他的政治和现实生活意义,我们可以接受和理解,也肯定那些革命文学的价值。
但走过了抗战和革命的时代,我们就应该允许从更多的角度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我们为什么会落后?反思人性的一些东西。而正是一些当时被主流文学遗忘的作品或声音,却记录了社会生活的另外一些方面,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庆幸,历史给我们留了这样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被尘封的一些东西,而不是盲目得再一砖头把他给拍死……
生活是多样化的,而不是革命那一种模式,如果我们还摆脱不了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永远无法在思想境界上有所超越。这也许可以说明西方经过了一战、二战,出现了那么多优秀的诺贝尔文学作品,而中国,从内战、到抗日、再到文革,我们的国民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却没有产生一部国际标准的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