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儿

山间行走,常常感叹那些花草的美丽,但是对于花的了解,我们每个人所能知道的很少很少,所以希望每一位喜欢花的朋友把所了解的关于花的知识集中在一处大家共享。 公开圈子
圈主:青松
成员:207人地域:全国
类别:生活
标签:寻花,赏花,识花,爱花,护花
返回讨论区品花 -- 兰 7个回复
一卉

品花 -- 兰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全世界约有七百多个属、两万多个种,而且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从生境上可分为两大类附生兰和地生兰。附生兰也称为气生兰,它们大多是依附于有苔藓、腐殖质和积土的树干、树杈或岩壁上;地生兰,是生于地面上,一般是砾石和腐殖质的沙壤土上,极少生于沼泽或湿土; 此外,还有少数自身无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而主要靠真菌提供养分的,称腐生兰,也是地生,多见于腐殖质和枯枝落叶丰富的地方。
   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于中国,因此地生兰又被称为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 )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和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中国兰花主要分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种植品种。

  我国常见栽培的品种是春兰和蕙兰。

 

  春兰又称为草兰、山兰、朵朵香、双飞燕(《植物名实图考》)、草素(《本草纲目抬遗》)、兰花(贵州),是四季名花中春季的名花,是地生兰常见的原种,多产于温带。

   春兰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草兰,叶短而狭,春花者名春兰。”《植物名实图考》:“春兰叶如瓯兰,直劲不欹,一枝数花,有淡红、淡绿者,皆有红缕,瓣薄而肥,异于他处,亦具香味。”“朵朵香,细叶柔韧,一箭一花,绿者团肥,宛如燃蜡,黄者瘦长,缕以朱丝,皆饶清馥,又有一箭两花者,名双飞燕。”

   春兰的全草都可入药,有滋阴润肺、驱蛔止痛的功效。

   从1984年起春兰被定为绍兴市的市花。

 

 

  蕙兰又名、 九子兰、夏兰、九华兰、九节兰、一茎九花、大花蕙兰虎头兰、喜姆比兰、蝉兰、西姆比兰。传统蕙兰原产于森林和山区,山民们称为高兰、大兰、牛兰、上兰等。

 

   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在尧、舜、禹时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代表着中华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中华民族幸福和平的象征。蕙兰花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

   北宋黄庭坚在《幽芳亭》中这样描述兰花:“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蕙质兰心”是指:蕙兰的本质是中国兰花的中心,惠是指中国,而蕙是指中国的香草,“蕙心”是指团结一起美丽善良的中国心。蕙质兰心还被引喻为女子幽雅聪颖的品性,形容心地善良、品质高尚的女子,南朝-宋的鲍照有《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质兰心,玉貌绛唇。”

 

   蕙兰是兰蕙同心的代表。中国兰花:春兰、建兰、寒兰、墨兰、蝴蝶兰、君子兰等同称为兰蕙。

   古人称一花为兰多花为蕙以视区别。例如“蕙”包含有:中国传统的蕙兰为蕙;秋天开花的建兰为秋蕙;原产中国西南的大花虎头兰称为大花蕙兰等蕙花。九花花期比一花迟,所以也有称之为夏兰。

 

   蕙兰在花形上也和春兰一样,分成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花上无其它颜色、色泽一致的也称为"素心"。

   古人说“兰生阴,蕙生阳”,因此家庭养植蕙兰,除了夏季、初秋要用遮阳网遮去中午前后的烈日曝晒外,其余季节都可以让阳光直晒。

 

 

  建兰又称雄兰、骏河兰、剑蕙等,一般在盛夏金秋开花,也称秋兰,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相传它曾被秦始皇的特使徐福前往日本寻求长生不老药时,携带至日本的骏河,当地的后辈,不知其原产地,便称其为骏河兰。

   民间以其有些品种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称夏兰,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称其为夏蕙,也有以其有些品种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称为秋兰或秋蕙。还有一些品种,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开花而称为四季兰。

   武夷山是建兰的一个重要产地,兰花品种很多,最为有名的是「风兰」。

 

 

  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她的花期在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其花香浓郁而持久。

   我国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来分变型,有四种:①青寒兰;②青紫寒兰;③紫寒兰;④红寒兰。其中以青寒兰和红寒兰为珍贵。

 

 

  墨兰又名报岁兰,她一般开放在新春佳节,花香色美、清艳含娇,幽香四溢、叶形独特,是多种珍贵观赏兰花的培育母本。

 

 

  墨兰也是中国画绘画技法中一种专门用墨来表现兰花的方法,古往今来许多画家都画过墨兰,虚谷的超凡、郑板桥的洒脱、吴昌硕的凝练、齐白石的老辣等等,画家们一生最具功力的绘画语言都可以通过画墨兰挥洒得淋漓尽致。画家说画墨兰是在练习基本功,鉴赏家说看墨兰能够品味到不同画家的不同内涵修养。因此,欣赏墨兰就是在读画家的内在积淀,可以放大一位画家的文化分量和风格。

----------------------------------------------------------------------------------

 

 

 

我国的兰文化

 

    孔子时代,颂兰为“王者香”,又有“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嗅其香,与之俱化也”的比喻,更是“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的描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志向与骨气。
    爱国诗人屈原,在他屡遭不幸的际遇中,将他的满腔爱国热情化作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而在他的诗中,兰与蕙被当作“美女”、“君子”、“贤人”……来加于歌颂。

   

    自此而始,兰花,在中华文化中,成了真、善、美的代名词。唐宋以来,吟颂兰花的诗、词、赋、曲、书、画等各种作品,不可胜数,成了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李白说:“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幽兰香飘远,松寒不改容”。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千百年来,人们在赏兰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美好观念不断融入兰花之中,并且不断提升,使中国兰花成了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重要象征物之一。

                  

 

 

 

潘天寿《题兰石图》

闲似文君春鬓影,
清如冰雪藐姑仙。
应从风格推王者,
岂仅幽香足以传。

   

 

 

朱熹《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陶渊明《饮酒》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康熙《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谁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注:以上所有图文均摘自百度

 

相关链接 -- 兰科的那些花儿:http://www.517huwai.com/thread/794

一卉发表于2009-12-07 22:01
只有加入圈子后才能回复话题
    火车
    回复 火车 2009-12-08 11:53

    不光帖子好,配乐也是超赞的

    看着好帖,听着好曲,神仙也!

      一卉
      回复 一卉火车的回复 2009-12-08 12:48

       

      呵呵,找不到专述兰的乐曲,就以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来做背景音乐了~~

    火车
    回复 火车 2009-12-08 11:51

    “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古人的气节,现在人仍需延续!

    火车
    回复 火车 2009-12-07 22:46
    跳舞兰 是跟他们同一类别的吗
      一卉
      回复 一卉火车的回复 2009-12-07 23:04
      都是地生兰,都同属兰科,但是跳舞兰是文心兰属,贴中的5大类兰花都是兰科的兰属。
      一卉
      回复 一卉火车的回复 2009-12-08 12:46
      我说错了,跳舞兰主要是附生兰,只有少数是作为地生兰栽种的,兰科的花儿介绍:http://www.517huwai.com/thread/794
      火车
      回复 火车一卉的回复 2009-12-08 13:08
      好的,我也去仔细的看看

圈子成员更多成员

寻找轨迹
三七花
寻找轨迹
美弟
二狗Double Dog
扁豆
芥子清扬
火柴
街边路灯
zzfly
晚星
1老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