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河北张家口的
河北省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 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万人。
张家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
早在200万年前,古人类已在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起源、繁衍;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5000年前,炎帝、黄帝、蚩尤“三祖”在涿鹿合符釜山,定都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明末清初,张家口发展为著名的陆路商埠,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张家口——库伦(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即从这里起始;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享有“第二延安”等美誉。
张家口区位优势独特。东临首都北京(相距仅198公里),西连“煤都”大同,南接华北腹地,面向沿海,北靠内蒙古草原,是东出西联(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中西部资源产区与东部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和“桥头堡”,是京、晋、冀、蒙周边地区有依托性的物流圈和北方现代物流业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
【名称来源】
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bǔ)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而张家口名称的由来也和这里有密切的关系。堡子里(亦称下堡),明代时属京师宣府镇(现宣化区(县)),为万全右卫地。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挥使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张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东南各开一门,东曰
“永镇门”,南曰“承恩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张家口曾名张垣。张家口在1928年国民政府击败北洋军阀后改称张垣,解放后恢复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