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带你去转山:户外不商业,商业不户外——我对商业户外很排斥 » 回复
    博雅散人
    博雅散人 2013-09-17 17:28

    看了文章下面的一些回复,自己也随口说几句,我与转山、一直走等二位先生都不相识,也没有参加过他们组织的活动。说起来与转山还有一段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北大办的“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班”的渊源,作为一个经历过“东西方文化比较”热的人,如果有人质疑转山的“文化工作者”身份,我是要挺转山先生的,当年参加这个“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班”的人大都是北京文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人士,尤以在京的中青年学者和大专院校的青年教师为主,猜想转山先生也是类似此等身份吧。再者一直走先生经常提到的李泽厚先生对转山和我来说也不陌生,他当年也是研究班的导师,李先生后因那场风波,被当时政府指控为煽动学运的北京文化教育界十六位名人及学者之一,后被迫出走美国。李先生是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仅仅是在美学领域,在中国思想史方面,他的名著“中国思想三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影响了不少人,尤以“现代史”为甚!

     

    517的茶馆就是个闲聊的地方,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在这里探讨各种话题,探寻户外旅行的意义,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触发内心的某种感受!

    至于跟什么样人探讨话题、聊天对话,我不在意对象是哪些人,只要本着“事实不能歪曲,评论(探讨)可以自由”的原则就可,有些人口出“粗鄙”,也能理解,使用这种语境可能是跟现实本身所处地位与生存成长环境有关,不必介意、甚至可以忽略。


    我也是朋友介绍才来517的。也明白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各种圈子、小团体和形形色色的所谓“领袖人物”,人就是这样,先知先觉的人带动后知后觉得人,再去影响更多不知不觉地人,在陌生领域人有依赖有能力头羊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粉丝和跟随者多的原因吧。你有质疑,不用“领袖”出来,马上会受到众粉丝的围攻,这种现象在“驴友茶馆”太常见了!

     

    517我感觉就是个户外加婚恋的网站,水很深,除与几个驴友交流人文之旅的话题外,不参与其它话题和活动,有些人是有盈利的户外,和咱也不是一路。我是赞成AA户外,我在这里不选边也不站队,我孤零零的自己站着。

     

    身为散人,已经不需要“头羊”的带领,更不需要“牧羊人”的指点江山,也怕他们自己累着,彼此不扰,就是大幸。


    网上是个虚拟世界,为那些只言片语做无谓的口舌之争,并为此烦恼真不值得,你可以直接关掉电源,“他”就在眼前消失了。

    何必为此劳心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