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何谓人生:人的一生,生长老死,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何时何处去。三千大千世界,三世不尽(时间)、十方无涯(空间)竟有个“我”,懵懵懂懂、慌慌乱乱地过掉一生。一如唐伯虎的诗“人生七十古来少”和苏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若不愿糊涂地混过一生,便想像大雁一样: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于是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立德,如孔、梦、老、庄诸子;史家立言;秦皇汉武、成吉思汗立功。这些人都是智慧超群,毅力过人的人。我们莫自卑,不是不能,而是不肯、不敢。
人生一世,有如草青一春,明年春来草又青,人去不可复生。在此短短百年间,衣食住行都由人供养,应该寝食难安,却心安理得地贪多无厌,不知一饮一饭来之不易,寸缕片丝,成之艰难。
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只是读了几本书,写得几千字便高居人上,索求无厌。人生三十,体力达到顶峰,智慧则刚发芽。过生日、过年、长一岁,便是离死亡又近一年。
智慧与聪明不同,耳思聪,目思明,应付眼前人和事。智慧是积累而得,面对现前,借过去的事可以预测未来,而知应当决策。预测,未必发生,但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须牢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目标便会歧路亡羊,终无所得。有目标,主要在行,天下无不行而得者。不可靠运气,运就是行,不运无气,气不通,障碍丛生。
事不能拖,天下无能拖而成事。三思便是拖,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言不可无信。智慧是从人从事从顺从逆中领取而得。”
智慧必须思想,思想离不开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在哪里?觅心了不可得。
但是心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起的作用就是思想。将心如耕田,便是思。耕得形而上的便是想。思想的心其作用过程是心、意、识。集起为心,了知为意,分别为识。心虽不可觅得,意却成了显相。意识、意义都很具体的表达心之动作和结果,而有是非、善恶,而起分别。心意偏向情感,意识偏向理性。意义则属于是否适合现实。所以心的起用、影响,非常重要。禅宗的禅,用心来解释:“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佛家为避免其世俗的智慧混淆,直以音译般若。Paramita。
人仅此一生莫糊涂地度过,所以略说智慧人生。
叶曼先生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日
百岁老者谈智慧人生
——国学大师叶曼国图讲座
1990年,叶曼来往于中国港台、美国、新家坡等地,共筹得32万美金善款。其中30万美金捐赠用于重建云居寺。其余2万美金捐作云南、贵州等地兴办希望小学,迄今为止,已建成13所文贤希望小学。)。
三世不尽(时间)、十方无涯(空间)
哦原来两个词是时空概念,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