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石桥湿地保护区一日行(原)
无涯之旅,2008年7月19日
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顺义杨镇南5公里左右,是目前北京唯一的大面积芦苇型原生湿地(据保护区提供的《汉石桥湿地简介》)。保护区总面积1900公顷,规划分为湿地核心保护区和游客休闲游览区。目前虽有部分游览项目已经启动,但整个保护区仍在持续建设之中。
据资料介绍,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鸟类动物1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17种;有鱼类动物10种,两栖类动物10种;有各种野生植物292种,其中水生植物45种、湿生植物68种。具有优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上图在保护区科普宣教馆指示牌照片上做了修改,左边文字源自保护区宣传册。图中示意图的上半部分浅绿和兰色颜色区域是核心区,中间略深颜色区域是湿地植物园,植物园下面兰色区域垂钓区,下面深绿颜色区域是森林公园)
湿地核心区面积3000亩,位于保护区上游,绝大部分由密密的芦苇荡覆盖,外围三面由公路包围,一面与保护区的休闲游览区相接。核心区内无路进入,游客只能站在外围公路上向内观看。核心区最上游有一观鸟台,可以有偿提供游客观鸟服务。据接待处工作人员讲,位于核心区周围,特别是早晚时间,可以听到各种水鸟、林鸟的和声鸣叫,归巢时的漫天飞舞。
时间:午前11点钟左右,方向:北西,拍摄位置:核心区东南边缘,保护区入口附近。
时间:午后2点钟左右;方向:正北;拍摄位置:核心区南边与湿地植物园交界处。
休闲游览区又分湿地植物园、湿地垂钓园、森林公园等几个园区。
湿地植物园与核心区一路一渠之隔。植物园中人工种植或恢复生长了大量湿地植物——芦苇、菖蒲、睡莲、荷花、芡等观赏植物,以及水葱、水芹、稗草、野大豆,特别是莲与荷的品种之多、面积之大,无论对喜欢赏花还是爱好摄影的游客来说,都很有特色。游客可以租用园区的脚踏船、电瓶船进入湿地植物园内部,与湿地植物进行进距离接触。同时湿地植物园内还有多种水禽出没,如野鸭、白鹭、苍鹭、小游客只能站在外围公路上向内观看。核心区最上游有一观鸟台,可以有偿提供游客观鸟服务。据接待处工作人员讲,位于核心区周围,特别是早晚时间,可以听到各种水鸟、林鸟的和声鸣叫,归巢时的漫天飞舞。
时间:午前11点钟左右,方向:北西,拍摄位置:核心区东南边缘,保护区入口附近。 时间:午后2点钟左右;方向:正北;拍摄位置:核心区南边与湿地植物园交界处。 休闲游览区又分湿地植物园、湿地垂钓园、森林公园等几个园区。 湿地植物园与核心区一路一渠之隔。植物园中人工种植或恢复生长了大量湿地植物——芦苇、菖蒲、睡莲、荷花、芡等观赏植物,以及水葱、水芹、稗草、野大豆,特别是莲与荷的品种之多、面积之大,无论对喜欢赏花还是爱好摄影的游客来说,都很有特色。游客可以租用园区的脚踏船、电瓶船进入湿地植物园内部,与湿地植物进行进距离接触。同时湿地植物园内还有多种水禽出没,如野鸭、白鹭、苍鹭、小鷉、黑水鸡等,还有许多名字不熟悉的水禽。 一种鹭鸟,以捕鱼为生。搜索猎物。 捕捉。 吞咽。(没有打连拍档,所以错过了嘴中叼鱼的一幕) 一种水鸟,以捕食小鱼小虾等水生动物为主。图中两只小鸟像是在衔草备巢。 其中一只始终隐蔽着,拍照时并没有发现。回来整理照片时才发现他的存在。 鸟巢仿佛是在这片荷叶下面,最后小鸟钻到荷叶下。出来时,口中衔物就不见了。 叫不出名的一种野鸭(或者是鸊鹈),头上的羽毛很亮,并且有些金光闪闪的。 鸭妈妈领着小鸭在水中游过。由于游船停着,所以野鸭也没有急着赶路。 同上。 一种水禽——黑水鸡。注意:是鸡不是鸭,因为他们没有脚蹼,但是却天生会水。 小黑水鸡——不但天生会水,而且可以在浮在水面上的荷叶上行走自如。 苍鹭——大型鹭鸟。喜居于树梢,但也以捕鱼为生。 湿地垂钓园位于植物园下游位置,由多个面积约5亩的连片水塘构成,主要用于提供游客垂钓娱乐等服务,目前还在建设之中。不过,因池中鱼虾等水生动物,所以也是目前保护区水禽觅食活动的场所之一。特别是由于池塘与外界水体有细小水道相连,一些鱼类必须经过该水道进出池塘,所以也有苍鹭、白鹭等,静候在水道出水口,等待溯源的“跳龙门”小鱼,坐收渔翁之力。 这里是目前园区渔塘与外面水系连通的唯一通道,宽不过30公分,水流从右侧渔塘方向流向左侧游船经过的水面。图片左边有一个高差大约10厘米的陡坎。这段狭窄水道实际长度不过1米。水流至此流速较快。 然而,正是这狭窄水道成了下游水面鱼儿向上游渔塘方向行进的唯一通道。因此,不断会有小鱼从这里仿佛“鲤鱼跳龙门”似的冲上陡坎逆流而上。上图中可以隐约见到有数条小鱼正扭动着身躯奋力向前游着。而恰恰就是这个地方成了白鹭、苍鹭和其他不知名水禽“守水待鱼”的最佳觅食地点。 图中白鹭所站位置正是“鲤鱼跳龙门”的水口。白鹭发现有游船驶过,立刻警觉起来,就好象自己作贼怕被逮住似的,准备着随时逃跑。 上图中灰色的鹭鸟(具体名称不详)所在位置是园区渔塘位置,也是距离前面图中“鲤鱼跳龙门”位置不远的地方,是被人惊扰后飞至池塘躲避的。 森林公园基本位于休闲游览区的最下游,以人工种植园林绿化树种为主,目前园林建设工作仍在继续。该园区没有进入(时间不够),但从保护区外围公路走了一段,可以看到其中大概。游客可以自游客服务中心租界双人、三人自行车或四轮车,去森林公园游览。游客服务中心位于垂钓园与森林公园相连处,也是去湿地植物园观光的游客租船处。 大约2点半的时候,突然下起小雨。雨滴落在芦塘边静静的水面上,溅起一个个同心园向四周散去;同时雨滴滴落的瞬间,与水面的撞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图案形状。仿佛是在弹奏雨滴交响曲。 汉石桥湿地是因5年前,一位当地农民自发开始开展以保护野鸭为主要目的的湿地保护活动而闻名于首都媒体的。其后,顺义区、北京市农林局、环保局、国家林业局相继对该地予以了关注,并于2005年确定设立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此次一日行是自知这个地方4年来的第一次参观考察。由于利用周末,而且属于个人行为,所以只能在普通游客允许到达的地方进行了总共用时大约8个小时的参观考察(当然其中也去了一般游客不会光顾的地方)。应该说,汉石桥湿地的考察参观,在拍摄植物、鸟类方面的收获要大于前几次湿地公园的考察。此外,无意中在偏僻小径上的草丛间还遇到了形状奇特的几种蘑菇。 圆圆的白色“河卵石”? 这种蘑菇直径5-7公分,厚2公分。形状像个小烧饼。 这种蘑菇直径约8-10公分,厚度不足1厘米。形状边缘高中间低。 这种蘑菇大小约直径5-7公分,厚度约1-2厘米。形状中间凸起。 这种蘑菇直径只有4公分左右,形状扁平,厚处约1.5厘米。中间有点下陷,边缘部分有点上翘。 最开始的“卵石”,翻开下面,有根儿——原来是一个生长在此的直径约12公分多的菌类生物。
拍的很自然。这个地方我大上周也去了 。感觉真的很好!是天然的氧吧! 喜欢拍照的可以发个队,我也拍了几张照片。
那你来组织组织吧 我参加
好,找个时间
细致的人。
可为何要放重复的照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