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且留住---海陀之行
海陀之行,恰逢参加517活动,刚好满一个月,一个月中几乎每周都要登一处未曾涉足过的山峰,在攀爬中感受投身大自然的亲切,应季变幻的山景,体味伴随行走于山间的点滴心路。
那山----
任何人都需要回答,以及答案会五花八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登山?早有登山的先驱者,告诉我们,因为山就在那,所以要去。
在山路间行走,穿梭于百花之中,踏着铺满着白色花瓣的小径,注意着脚下易滑松动的石子,当心着不经意冒出的低矮树枝,循着树木突兀的结实根茎,缓缓攀升。
我们在攀爬的过程中,懂得了谦卑,与大自然相融合,不刻意用人力去改变什么,因律而循,下山则俯身,窄道则侧行,湿滑则借树枝的外力,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计较年龄,身份,以及形象,我们看起来是在做登山的动作,其实潜在的是在敬重山灵,以不经意的姿态。
所幸,山的回馈也是慷慨的,它让绣线菊做迎客的侍者,一路纯净的笑脸,让你感到亲近,满溢的紫丁作为香气的仙子,一路为旅人消除倦意,呼入沁人心脾的清香,立马觉得神清气爽。
山是遮掩的少女,不会轻易露出最美的神态,只有当你亲自涉足,历经艰辛的路程,才会让你在长时间的低头后,忽的,眼前豁然开朗,大片布满五彩鲜花的草甸,随着海拔的提升,迎接你的面孔也发生着变化,虽然依然遗憾的是,我不认识它们,但是它们依然以灿烂的姿态迎风挺立,成群的簇拥,在你面前展示着它们的美丽。爱美的心是共通的,我不能带走属于山的美,但是可以用心去欣赏它们,用眼睛去发现在山间不经意的景,便已足够。
那云----
作为北京郊区第二高的山,海陀的登顶,已有了让你想伸手触天的冲动,山顶的大风吹动着云朵快速的移动,漂移着,有时你会在云的影子中,享受片刻阴凉,转时,你又会曝露在烈日之下,风云变幻即是如此,你永远不会遇到同一片云,而作为一片云,也只是偶尔投影于你的波心。只身于云中,有种在仙境的幻觉,两旁的浮云缕缕不绝的左右相拥,好似要将我们环抱一般。
仰头,片刻心无杂念,只见云快速追逐,曾现出渐变的层次感,以天蓝为背景,有的细如絮状,撕扯着前行,另有薄纱状的为衬,若有如无的轻透,于是太阳也变的忽暗忽明起来,望着此景,有人喊道,云且留住,可惜云不懂,云有云的归宿,我们有我们的路要走,想逢便已是缘。
那人----
行走,是自己的修行。走着走着,脑海就浮现这句话。在过于浮华的城市,忙碌喧嚣后,是否会有时间倾听自己的心跳,放空自己的大脑?行走于山路,可以做到,常常会在仅可一人通过的小路上,听着自己喘气的声音,急促的脚步,以及攀升时砰然的心跳,在那一刻,深刻的感受自己的存在,可以静心想着视同漫漫人生的路途,也可以什么也不想,只是享受当前难得的自由和惬意。
然而,人生的路上终究还是自己的修行,也许会有人在前引路,为你指出光明大道,但是如何行走,以及在路上收获些什么,完全由你决定,你需要为自己选择适合的频率,既不需要过分匆忙的追赶他人,也无需毫无目的的跟随,你只需找到自己的频率,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边走边赏便是一路完美的享受。
也许在路上,你会遇到令人仰视的强驴,大度分享的同伴,乐观爽朗的朋友,这些都是收获,也是不可欲求的,但是遇到还是会让人在回想时,心中暖暖,有他们的陪伴路途确实是乐趣横生,若有缘,再一同出行,又会成为一乐事。
ps:感谢各位驴友的腐败物资,相当的丰盛,特别是“西瓜”的大西瓜~
赞!文艺好青年,更是文学好青年!
人生路上有时候还是会有些无奈的,譬如即使找到了自己的频率,但还是不得不匆忙地追赶或者毫无目的的跟随——因为不认识路啊,呵呵。。。
山还是那座山,每个走过的人,心情却是不同。
能认真感悟并表达出来,真的很难,但文青做到了~!
支持+学习了,文字和海沱一样优美~
山还是那座山,每个走过的人,心情却是不同。
所以我们需要在路上不断发现和感受~
哎呀,原来让人羡慕的宿营大队是你们啊
我也想啊,有机会和你们驴一次啊~
真是你啊……
不是啊,当天至少有五六个队伍在啊,好像三夫这次去的人比较多,有三十来个。
俺们是三人独立小队。
边走边感悟,期待你的下篇!
不带只看不留言的阿~~
哈,北国大哥又来捧场了,多谢~
看了你的游记,才知道什么是差距呢~
哈哈,我就是我,这个倒是不假~
同行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