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
![]() ![]() 看了这么久电影,也历经冷暖炎凉,自认心如磐石。事实也确实偏差不远,已经很久没有电影能让我眼眶湿润了,而十月围城做到了,以往的武打片,打中的是肾上腺。《十月围城》,打中的是心口。以往的武打片,让人觉得:打得好痛快。《十月围城》,让人觉得:打得好残忍---- 而《十月围城》便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心为之跳,气为之促,神为之紧,目为之不交睫。 剧中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或者牺牲时的惨状,在当今这个充斥了血腥暴力的荧屏年代是难以打动人的。令我精移神骇的,是剧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阎孝国(胡军饰)乍一看是胡军,仔细一看,原来不是啊。再看,还是胡军,再看,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个人物就跟纳兰元述似的,有志向有才华,一心要报效朝廷国家,可惜走在了略嫌偏激的一条路上。当时的国家千疮百孔,但凡有志之士都在殚精竭虑地寻求一条出路。有跌跌撞撞遍体鳞伤从漩涡中硬挤出来的,比如孙中山的革命党,当然也有差了毫厘终至覆灭的悲剧人物。 阎孝国在剧中虽然是个大反派,但我认为,他没有盲从“保孙”的时势,脑中的想法是自己苦思冥想得出来的,没有被师长左右,他看不到革命党成功的可能性,他坚信着,哪怕他维护的是一个腐朽糜烂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要好,一旦认为正确,便不顾生死地将这条路走到底——这份苦痛的坚持和倔强的执着,实在值得敬佩。毕竟当时的中国,只是想想便令人绝望,他能有想法、有行动,并且一直坚守,直至生命的终结……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英雄。亦如火影里的君麻吕“男人选择了忠诚和信念,哪怕是错的,也要走下去”——— 不过,胡军近阶段饰演的反派人物也太多了点,而且都是一时偏激走错了路的悲剧反派。《花木兰》里也是这样。 陈少白(梁家辉饰)这个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当成功。在突现对理想梦寐以求的追逐同时,还有早期革命家的明显弱点——懦弱,胆小,没有担当,成长于封建之中,因而没有真正从封建中脱身出来。 高度近视、身体孱弱、见血就晕,标准的一介文人。日报社社长的身份才是最适合他的,但是他偏偏追随了孙文——注意了,是追随。片中也说了“一直追随孙先生”,所以我说他没有担当。阎孝国便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这一点,他不如他的学生。 不止是陈少白,可以想象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一种缺乏自信、缺乏胆量的心理状态。国家即将亡了,还谈什么自信?所以到处听人们喊“支持孙先生、支持孙先生”,而自己不敢、不能站出来发表点有用的想法、采取点有用的措施——这一类人直到如今也是大多数。他们也就只能在孙中山脚后面充当个跟班或是替身,即便是牺牲了,名字也永远没有寿终正寝的孙文来得响亮多彩。由此可见孙文的伟大之处——那一副敢为天下先的铁肩! 但正是这些人!这些看似懦弱怕事的书生!他们是民族的精英,他们是进步的领先力量,他们是不可缺少的血与肉!革命是败不起的,失败一次就是死。没有胜算的棋局,谁不恐惧?可偏偏是孱弱胆小的知识分子们成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为孙中山四方奔走,宣传理念,扩大影响。那一路上陈少白没停过的哆嗦,还有他沾血的怀表,最后连发三枪才将阎孝国毙命——我想,当时他一定是心脏在喉咙眼儿里狂跳,全身发热冒汗,血液冲上脑部,头重脚轻,眼前一阵阵眩晕——如果是我,我想我也会这么痛苦。但是,心中理想的鼓舞让他坚持,从小接受的“捐身报天下”的思想让他坚持,忧国忧民忧黎元的书生气让他坚持。尽管会有壮志未酬的牺牲,尽管会有遍于天下的缉捕,尽管会有邻里、乡闾、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尽管会有背叛和生离死别,我为了你们,心甘情愿。 李重光。他和陈少白又不一样。他代表了革命中的学生阶层,年轻、热情,有着美好的理想,对社会的黑暗面接触不多。学生无疑是最容易被鼓动的,年轻好奇的大脑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由此也经常被人当枪使。幸运的是,他们所受的不是魅惑而是号召,他们没有白白牺牲。而在方今更加风起云涌的世界大潮里,“学生”这一类特殊的人群要如何定位自己、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价值,正是我们亟待思考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只有像孙文、陈少白、李玉堂这些较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约略懂得“革命”的大意,那些混迹街头的“小人”能懂么?尽管不懂,尽管迷茫,尽管没有救国救民的大志向、大胸怀,在革命前进的道路上,还是少不了这样的一砖一瓦。这些看似平常甚至庸俗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足令王公汗颜,他们抗起了中华民族的大灾大难,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 方时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生于行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我想,这一份侠义的精神,这一份牺牲的精神,这一份“蹈死不顾”的慷慨,一直都长存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这一份勇敢从来不曾湮灭!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民族的弹性和坚韧更能显示出她的伟大。在一百多年前那濒临亡国亡种的危急时刻,是什么支持着国家与民族走过了那段凄厉惨烈的风雨?是我们泼洒出来的滚烫血液,是我们混杂了泥尘的污浊汗水,是我们肮脏面孔上的闪亮眼眸,是我们生死之际的一声大吼——事实上,是潜藏在这其中不知多久的、整个庞大而悠远的民族必然具有的韧性。 |
上次在飞机上瞎看的,这回找时间重看~~
文采真好,精华
不敢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