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回莫旗日记之五——归程·尾声
8·6(周三)乌兰浩特-赤峰八点,离开乌兰浩特南下赤峰。车行蒙古高原,想起历史上先后在这片草原崛起又消失的那些民族——匈奴、鲜卑、柔然、契丹……
初读四十五春前,再读倏忽耳顺年。
汉女入胡十二载,赋得胡笳十八篇。
《胡笳十八》皆是怨,《悲愤》千年运多艰。
民族冲突复交融,沉重辉煌一念间。
赤峰的另一个特色是这里还是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街边见到了梳着独特发型的契丹人铜像。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们-曾经在公元916-1115年建立辽政权,控有包括今天北京、大同在内的大片疆域,今天斯拉夫语系称中国的发音为geidayi即来自契丹一词。
现在有较强的证据支持达斡尔人是契丹人的一支后裔。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达斡尔的历史还可能再上溯到公元五世纪前后从大兴安岭地区走出来的鲜卑人-建立了北魏政权控有中国北方大部的拓跋宏们——一般认为契丹人由鲜卑人的一支而形成。而近年发现的位于鄂伦春旗的嘎仙洞则提供了鲜卑人早期活跃于那一带的证据。
赤峰市政府大楼庄严气派。“德高望重”——本地人说。
当晚住赤峰。
八点四十离开赤峰,十点十分从王爷府收费站前后进入燕山山地,“像山了”,车里有人说。十点四十过茅荆坝收费站,在此进入河北省,有一次军警荷枪检查。前行过2370米长的隧道后山势变得陡峭,挺拔的山峰 随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不断变换着形状,我们进入了燕山腹地。
十二点到承德。 中午在距京200公里的安子岭服务区休息就餐,此地距 承德和北京界各45公里。服务区设施很好,高大的中式建筑颇有王府气势。
十三点四十离开安子岭。十四点二十到 达古北口,再次接受荷枪军警的进京检查——让人感受到明天就要开幕的奥运气氛。
傍晚,在经过约5000公里的行程历时12天后回到了北京。
又回到北京平静的日常生活中。
蜗居虽小,能容我身;人口不多,笑语长存。郊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对电脑以写文,审容膝之易安。不在家时女儿每天把自己第二天要带的饭做好还给我炸了一盒酱,谢了。
知青旧居何处寻,水渠侧畔草纷纷。
曾将热血许黑土,眼前景象已销魂。
四十年来家国事,八万里路过眼云。
且喜稻熟千重浪,豆花香里说新村。
《旧居》
写完《旧居》,眼前又浮现出知青旧居前长势很好的大片稻田——莫旗可能是我们国家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了。面对世界的能源和粮食危机,突然发现莫旗以前的不利条件-农业落后、缺少工业-却正在转变成为莫旗的巨大优势——绿水蓝天、现代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切当然离不开时代的变化和莫旗人民与地方政府的努力。想到在远离北京三千多里的地方,有一块面积达到北京三分之二的莫力达瓦在生机勃勃的发展,是此次回莫旗最让我感到振奋的。
此次自驾回莫旗之行也是四十年来人生一大快事。感谢教授有此动议并承担了基本费用,得以分享铭记在心。年轻时一起插队的朋友几十年后还能再度朝夕相处十几天坦白真挚的谈论一切,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听老马萝卜说起当年趣事如饮甘醇;讨论起时下种种也颇为认真。老马对香瓜的热爱也是我们一路的趣闻,路上如果你听到他说:你们看……那不用问,准是路边又有卖香瓜的了。老马一路开车最多,辛苦了。
还有很多素材没有写出,它们像一些闪光的碎片在我记忆深处积淀——
在大兴安岭看到的狼、山火……
听老乡讲20年前去黑河放排的生活……
和老梁大爷就苏军如果来了怎么办的讨论……
草原民工生活……
镰刀粘到舌头上的冰雪世界……
博荣江边死亡的女知青……
惊心动魄的开江冰排……
夜晚看到江那边南下夜行列车灯光时的心情……
…………
不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其精神都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正如同由我们无可选择的历史所造就的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一样,莫旗知青的精神都注定和莫旗发生某种关连——或多、或少;或喜欢、或不喜欢——因为我们年轻时曾经从那里走过,那里留下了我们的理想、热情和思索,留下了我们的欢乐、惆怅和忧伤,有的人还留下了生命,而这青春这生命每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心灵家园,而莫旗知青网就是莫旗知青的一个心灵家园,让我们关心这个网站。
最后,感谢一路遇到的同学们、朋友们,感谢接待了我们的莫旗人民,感谢在莫旗一起生活了几天的运紘夫妇一家,和你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祝你们都平安健康。
-
-
2010-06-04 06:27蒙泰恩


回复2010-06-04 21:36一直走的回复谢谢回复 -
-
2010-06-04 06:24蒙泰恩赤峰南,不到茅荆坝,路西有一个蒙古王府博物馆,很不错,王爷和辛亥英烈吴禄贞是好哥们,有一天,吴禄贞在王府喝多走失了,找来找去,吴将军醉到在一处石头台阶下面啦,王爷也是有兴致的人,找工匠在台阶上刻了一行字:“吴授卿醉卧处”,呵呵,也是一段佳话~~回复2010-06-04 21:35一直走的回复听过这段故事,原来发生在那一带,有趣。回复
-
-
2010-06-04 06:17蒙泰恩有一次兴致充充的跑去赤峰,想去看博物馆的玉龙,结果,恰恰那一天闭馆休息,这个郁闷呀~~回复2010-06-04 21:34一直走的回复
回复 -
-
2010-06-02 11:41一直走相关链接——我的游记《走过呼伦贝尔》http://www.517huwai.com/blog/7223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