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期盼的是雨中江南,不想却擦肩而过
腊月二十九深夜,突然决定要去一趟江南,一条理由就够了,天气预告说:春节期间江南有小到中雨。
雨中的江南呦……
匆忙间背了行囊,在腊月三十的炮竹声里来到上海这个十年前游荡过的城市,恰是轻雨霏霏。
上一次来,也是有这样一个雨天,没有打伞,就是喜欢那种湿湿的感觉,一个人去老巷子中游走,粗大的梧桐树遮在头顶,路边洋房的外墙上伸展着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也许,老上海的魂以及江南美景的魂就是在这雨中吗?
上一次的杭州一瞥,也恰恰是雨濛濛的天时,在西湖边上,远山近岸,长堤短桥,躲藏在一层薄薄的雾幕之后。仿佛,东坡诗中“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就该如此……
而这一次的春日江南,虽有春雨的期盼,却与她擦肩而过。除了到达的当夜,后来四日,竟再也滴雨未下。
初一晚上的南京路,已没有了洋溢诗情的雨丝,只有耀眼的灯光和琐碎的喧嚣。
杭州西湖断桥。天阴阴的,就是不给俺赏脸下点小雨什么的,尽管背囊里带了伞,但没有雨,看来在断桥上遇到白娘子和小青的可能性不大了;说不好兴许能碰上阿朱或阿紫噻……
杭州岳坟。国内四大岳庙已访过三个:汤阴、朱仙镇和这里。
岳庙大殿。被人为涂抹的历史是可怕的,需要你时,为你粉饰金身,重修殿宇;不需要你时,掘棺焚尸,再踏上一万只脚!
杭州仿古街上的茶坊。明明知道这里的“西湖龙井”绝非那十六棵老树上采的“龙井”,但看着新鲜好玩可爱,还是带了一罐回来。
乌镇老街上的一处石雕门楣,五层雕花,精美异常。此处名“张同仁宅”,在乌镇南栅,未开发。
乌镇老街一瞥。乌镇有东栅西栅南栅北栅四条街道,东、西栅已分别被开发为旅游景区,票价各为100元。俺昨天发的照片是初四早上6-7点钟,趁东栅景区里还没有几个游人时拍下的。7点以后,游人蜂拥而至时,俺选择反向而出去寻找老街景去了,呵呵。
怀着些许的期盼,却没有遇到真正的雨中江南。
初五离开上海虹桥,天却飘下了小雨,正是俺所期盼的江南小雨呀……
都去过,似水重温。
说得好!
一个温柔,一个粗野~
能不忆江南?
俺正宗的东北姑娘~~
可惜我不是美女啊 哈哈
07年元旦,雨中,上海,带着溢满的忧伤。城隍庙依旧人流传动,但淅淅沥沥的雨水浇灭了这座城市的一贯令人生厌的浮华。和朋友在弄堂里吃小吃,走一路,吃一路,玩一路。然后带着把忧伤和泪水都留在了江南。
想来最悲伤的时候总是不自禁的去了雨中的江南,一次是寒冷的元旦,一次是梅雨的初夏。
然后把忧伤和泪水都留在了江南~~
该留下的就留下,阳光总在风雨后~~
哈哈,长大了了,再也找不到那时怎么有那么多值得哀伤的事了。。哈哈~~~
长大了,也不会动不动就跑到江南就哭一鼻子再回来了。。。
后来再去,春天的连绵小雨,秋天的艳阳和阵雨,着实是体验了个够。。。
大哥,每次看你写的文字,我首先要感叹——您去过多少地方!?!?国家旅游局的吧。呵呵
多年前去过一次杭州,住在郊区,乘坐长途车进城,匆匆扫过西湖,驻足灵隐寺半日,拜访了龙井村,买了艳丽的丝绸,吃了楼外楼小吃(醋鱼太贵,没舍得)。
除了灵隐寺外,一切匆匆,未及细赏。。。
葱绿、浮华、躁动是我对杭州的印象。也许真的未见轻柔、文雅、精致、细腻的南派之美,非常非常遗憾。等有机会再去寻找传说中的苏杭天堂之美吧。。
嘎嘎。
老兄。杭州豪车凶猛,小巷貌似已经在西湖边消失了吧。
当地人告诉我,龙井村的小桥流水人家,在60年代初期的“卫生运动”中被填成了平路,迄今无法恢复。可惜了。
我在福州,亲眼看见,高高的吊车、巨大的电锯,把几百年的老街上(都是xxx故居之类的,就在三坊七巷边上)的几百年的古道边的几百年的高大榕树锯倒,而且因为计划不周,导致一颗20余米高的古榕树倒向民居,几十个工人数台机车忙作一团。。。。
当时我这个中专生陪着位博导逛街,我们俩遗憾遗憾遗憾,转身离去。。现在想一想,估计福州是要搞一个类似与“上海豫园老街”、“北京前门大栅栏”之类的“人文景观”,所以要拆旧。
南方的古城,说实话,唉。。。印象都不太好了。包括上海、凤凰。。唉。。。
对!
我们去的时候三坊七巷骨干还是沧桑,周边的福州木板屋还是比比皆是,但是吊车铲车已经开过来了。。现在想必。。
当然,不能以保护香格里拉为名去剥夺人家的发展权,但是是否能兼顾一下真正的历史文化呢。。。
米有去过
宏村去了,感觉非常非常——热,正午
里坑去过,凉粉(一种植物籽做的果冻似的东西)非常非常好吃爽口
不过,都是人山人海,当地人也商业化了,
嗯嗯。下次去一定吃一回西湖醋鱼。
哦。那吃的就是知味观吧,忘记了,反正是个一楼,和聚德华天小吃的格局很像,一边是就餐区,一边是各种小吃的玻璃柜台。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读了,去过的,了解相关历史的,已知心境和感受;没去过的,还可以写更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