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雾非雾:十三陵故事的延伸阅读——福建宁德建文帝陵
洪武大帝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一百天国祭,酒糟鼻子赤红脸儿都不许上街。
文文弱弱的朱家长孙朱允炆在南京皇宫即了位,年号建文。
当时的国家政权形势是外藩强横、中央无力,于是,总理大人给建文帝出主意:你几个叔叔太厉害了,将来会对你不利,你得赶快消弱他们的权力。于是,建文帝的叔叔们陆陆续续贬的贬、亡的亡~~
四叔朱棣不高兴了,他觉着是那些坏人在教唆自己的侄子做恶行,他很不舒服,他要到南京把皇帝身边的坏人都杀了!
朱棣一杆大枪杀到南京,眼看着城内皇宫升起冲天大火。朱棣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冷眼相看,静静地等待那无情火焰慢慢消退。
火,烧了三天三夜。
四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一天是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
三天后,朱棣从皇宫的余烬中扒拉出一具烧焦尸体,痛哭一场:皇侄儿呀,你怎么就这么死了呢?这都是齐泰、黄子澄这帮人害的你呀~~~~
皇帝死于国难了,国不可一日无主,朱棣只好勉为其难命令自己成为新皇帝,定年号“永乐”,死后葬北京十三陵之长陵,谥号“太宗”,百年后改谥“成祖”。
时间整整过了600年。600年中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小道消息,说是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于靖难,而是潜逃出宫,云游四方去了。
有人说: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就是要去海外探究建文帝下落,每次郑和回京,必与皇帝密室长谈,谈的什么没人知道。
有人说:建文帝八十岁时回到北京,被皇家认可,终老宫中颐养天年,死后葬于西山某处,树“天下大师墓”碑。
有人说:建文帝一直在云贵一带侍佛,死后葬贵州安顺。据说《徐霞客游记》中曾提到在安顺看到建文帝“手植柏树”及饮泉等故迹。
有人说:建文帝离开南京,在西南荒山僻岭中徘徊,改名“让銮”,是今天“让”姓始祖,百岁后葬武昌洪山。
有人说:建文帝在部从协助下匿于湖南乡间,居湘潭县城东隅之金泥湾和西乡之碧泉,改姓名为何必华,字汝川,娶银塘四甲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为妻,终年87岁。
还有雷人的:法国足球运动员里贝里竟然是明朝朱家后裔,说是他的祖上是中国明代初期一个被纂位的皇帝,也许就是建文帝吧,再看看他那张瓦刀脸,还真和太祖画像有点形似呢。于是,里贝里会的汉语就是“朕”“爱卿平身”之类的~~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还有一个说法,建文帝一直在福建山区修行,死后葬于福建宁德市西北10公里的小金贝川,今年二月,特意往那里一游。
花非花、雾非雾,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从宁德汽车站出来,招手上了一辆摩托车,讲好价钱,20分钟,一路山道,直接开到小金贝村。
将此处僧塔论证为建文帝陵的证据之一:火龙珠,“据说非皇家不得使用”~~(谁说的?)
论据之二:闭嘴龙。据说此种龙雕形式只在明代早期存在。(真的吗?)
证据之三:墓塔方位正北正南,不得了!这可是皇家规格呀!(正北正南只有皇帝才能用?)
有了以上几个论证条件,于是一段很有道理的二段论就被推理出来:明早期+皇家背景+僧人身份+神秘面目=建文帝,除了建文帝还能有谁?那肯定就是他了!得嘞,赶快发布消息,让全国人民都到这儿来旅游来吧,那咱这儿可就富了~~
哈哈,我觉得大哥该去重写把明朝那些事,
不是戏说说故事的风格,而是清新的散文风格。很好很强大
另,里贝里那事是他自己说的吗?哈哈
1、我这些也都是听来的,哈哈,老蒙卖瓜而已,~~
2、看到新闻中提到的,我对足球不熟悉~~
有空自当一聚
煮酒赏花品历史
下次一定争取
这段历史其实看得我挺澎湃的
那时候的明朝,一个强大的民族和国家
郑和七下西洋,万国俯首称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记住一个人总是有历史自己的理由
我喜欢朱棣,一个有魂力的君王(不管他用什么手段得到王位,都觉得他挺老大的)
我喜欢郑和,一个有信仰的男人(不管他的身体有什么缺陷,都觉得他挺爷们的)
定都南京的朝代,很多都是短命王朝。从现代往前推:中华民国,短命吧?南明,历史上几乎被湮没的朝代;再有朱元璋定都南京,也只传了两代。所以,看来南京真不是做帝国首都的地方。
当然,天子守边也是当时的历史性~~
恩。
福建这个今年当地炒作的热闹,争议最大了。当地的证据也比某些号称建文帝后代的地区要充备些。
其实关于建文帝,就北京不声张,那个天下大师之墓和景泰帝、朱三太子庙等都不开发一下,也是,北京古物多多?掌故多多?不在乎这些争议炒作。
朱棣是大流氓,可是我挺欣赏他的,黑社会老大做到他这个份上算是到头了!呵呵。不知道为何后代黑社会拜关公之义却不拜朱棣之能?也罢,朱棣是一人能,关公是兄弟义,学朱棣只能做不能说,学关公只能说不能做(流血拼命还是靠小弟去搞,发财享福还是要老大来做)。。
朱棣。。。。。我还是挺喜欢他的,建文帝,没感觉了。无情的历史,没给他太多机会,这小子不如汉武帝,身边的人更不行。。削藩?呵呵呵。。。
我喜欢朱棣
zibao对于历史总是有那么独到的见解!
朱棣是一人能,关公是兄弟义,学朱棣只能做不能说,学关公只能说不能做(流血拼命还是靠小弟去搞,发财享福还是要老大来做)。。
-------------------------------------这点评的不佩服都不成!
还是老兄的文采飞扬,小弟只是借花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