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惊逢钟离故里,夜宿莲花山庄。

36度的气温躺不是坐不是,好在周六下午几个好友相约驱车到郊区避暑,方向正北,昌平环岛沿李自成马尾巴的指向前进。车行10来分钟就进入的十三陵景区,满眼的绿树立即将都市的躁动一网扫尽。绿树丛中时隐时现红墙黄瓦,那是曾经的帝王最后的领地。已经修缮过的宝城碑楼在绿树的衬映下红的惊艳,黄色的瓦片反射着6月末下午3点的阳光,刺眼、跳耀。
车过长陵,驰行在蜿蜒的108国道上,时而翻越山梁,时而穿行谷底。沿途偶尔可以看到路边野生的杏树,杏儿还没有熟,向阳的一面略微泛红,看上一眼嘴里便开始有口水涌动,我顺手拿起水瓶,让自己的感觉能真实一些。继续向北,下了国道,路也由柏油马路变成了水泥间或砂石的村道。穿过仅容一辆中型面包由沙石与篱笆组成的小路,我们便到了今晚的宿营地,延庆县大庄科乡的莲花山庄。跳下车绷直双腿,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正要长长的呼吸一口乡村的芬芳时,旁边传来一声女伴的惊叫。顺她的眼光抬升望去,一座桃形的大山冲入眼中,怪怪的耸立在那里让人浮想。我是个爱山好水的闲云,爱山是因为喜欢品味他的巍峨然后站立峰尖博大自己的胸襟。好水是喜欢无形的她和内中的深邃与生机。看到眼前的山就不自觉地磨蹭着脚底,朋友说这时的我像头缰绳勒不住的驴子。同伴们看出了我的心思,答应我明天早晨一起去爬山。于是心定了,视线降回了这个身处的山庄。
一条小土狗先于主人蹒跚而至,稚嫩的叫了两声便用傻傻的目光扫视我们。不时地摇摇小得可怜的尾巴表示着它的情绪。敦实的老板将我们让进院子中的树荫下,放上桌子随即泡上一壶我们自带的茶叶送到面前。同伴中有以前来过的,和这个老板搭讪着,商量着今晚的菜谱,也许是老板看到旧客的欣喜或是面对新客要显示的慷慨,答应奉送我们一只自家养的溜达鸡。而我放下背包甩着双手有意无意的巡视这个被称作山庄的院子。
将这个小院叫做山庄确实有些牵强,三排10来间平房,其中两间老板和员工自用,老板住的那间窗台上居然放了一块写着“派出所”的白牌子,立在那里不明不白的让人一头雾水。一间娱乐房陈设了简单的音像和麦克风,无聊时可以打打小牌,发泄地吼两嗓子。客人的住房倒也干净整洁,十人间、六人间、二人间却也齐备。太阳能的热水器此时已经将水晒得恰到好处,同伴中已经有拿着手巾,趿拉着拖鞋捷足先登了。这个小院足有两亩地大小,院子中用树枝支起了两个架子,上边爬着黄白相间的夜来香,与之相连的是略大的卵石铺就的小路非常雅致。在西北角用水泥修了一个长方形的小鱼塘,水很浅,两条鲤鱼躲在角落中一动不动,不知是在躲避食客的视线还是逃避夏日的暑气。房前是一条十来步宽的河道,再过去是成排的杨树和菜地。河道没有水,只剩下潺潺的小溪。原来河底的地方长满了茸茸青草和淡黄色的野花,山庄的主人砌起一道堤坝形成一处水洼,于是有了村妇来此浆洗,光着屁股的村童在水中嬉戏……
沿着堤坝前行便可进入这个名叫汉家川的村子,村子中的街道很干净,家家户户门前都通水泥路。很多家的院墙上挂着“民俗旅游接待户”的牌子。也许是下午的燥热街道上很少看到人,只有耐不住寂寞的孩子在树荫或墙角的阴凉处打闹着。路的尽头一面近15米长,5米高大影壁拦住了肆意游荡的视线,除影壁上一小块划着游览示意图以外,全是彩绘的八仙故事,绕到影壁的另一面刺眼的白墙上写着几个斗大的字“汉钟离故里”。记得看过八仙一类的书依稀记得,汉钟离生自唐代确有其人本名钟离权,因其手拿手拿扇子、袒露大肚,乐呵呵的胖子自称散仙,也就是现在说的闲汉。汉钟离在道教中颇有地位。道教的一些重要经典,如《道藏》中的《灵宝毕法》三卷等都托名钟离权著。据《历代真仙体道通鉴》,汉钟离的道号为“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钟离权出生之时,有一巨人破门而入,自称是上古黄神氏,当托生于此。只见异光数丈,状如烈火。很快,汉钟离就诞生了。出生后,不哭,不吃,一点声息都没有。到了第七天,竟一下子跃然而起,而且突然说道:“身游紫府,名书玉京。”紫府、玉京,指的是玉皇大帝的宫殿,说明他的来历不凡,生来就是神仙中人。他小时候就知道东西的轻重,所以取名权。成年后,成为一魁伟男子,仪表堂堂:“面如丹涂,俊目美髯,身长八尺。”当初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挺害怕,想想人要是长得那样能叫美男子吗?其后来仕途失意便遁入深山,遇上仙人王玄甫。王玄甫就留钟离居住在山中庙宇中;并传授给他长生真诀、金丹火候、青龙剑法 。钟离权学得王玄甫道术,便进入华山,取号“和谷子”,自称“天下都散汉”。接着,继续游名山访道。东游泰山时,遇华阳茅真人,授以太乙刀圭、火符之诀,取号“正阳”。又入崆峒山拜见太上老君,赐号“云房”。钟离权终于得道成为真仙,玉帝降诏封为“太极左宫真人,由于其在八仙之中地位较高,后来的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把他奉为祖师。今天无意中走到这里,嘿嘿没想到居然来到了八仙之一汉钟离的老家。
没心思看那些粗俗的彩绘,信步在村子中游荡,小小的汉家川人口不过500来户,却分河南村、河北村,河北村老房子居多,不时会发现一些上个世纪的印痕。但不管走到哪里莲花山都会在你的视线之中。想想这仙家故里有此奇峰相伴倒也应和了那句山不在高…….的古句。
走累了,回到了莲花大院。茶汤金黄,茶香顺着壶嘴儿徐徐散开,纠缠着绿草的清芬,我懒懒地歪坐着身子手捧茶杯眯起眼睛,脸上溢出了满足和安逸。茶过三杯,日已西斜,夏日的暑热被晚风吹到山的另一边,莲花山随着夕阳的步伐,由白变黄再变红,像一堆熊熊的篝火,想到明天就会看到他的真面目。精神也清爽振奋了很多。耳中传来厨房煎炒时锅碗瓢盆的合旋及阵阵烹煮的菜香,想想也许这才是精神振奋的真正原因吧。当莲花山由红变成蓝灰的时候,我的晚餐上桌了。一大盘红烧鸡块看起来实在诱人,吃到嘴里的细嫩决不同于在超市中买到的西装鸡。摊柴鸡蛋焦黄中点缀着红绿的辣椒丁塞到嘴里蛋香味也不是吃饲料的鸡下得出来的。青翠的山野菜拌着凉粉和豆腐看起来就爱不释嘴……推杯换盏几番之后话题也由每次出行经历的点滴趣事一跃跑到银河星系。天黑了,老板给我们这帮神游的人拉了盏灯,他则坐在一旁的角落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听我们不着边际的胡话。杯盘狼藉后,我倒头就睡,才不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苍穹……间或夹杂着几声鬼嚎笑闹,我要养精蓄锐,等待明天爬一爬这神仙福地的莲花山。



黄弟吉祥发表于2010-05-24 23:08  
分享到 
(593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