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山花烂漫,看V型长城》---2010年5月8日墙子路长城小记
一、有关长城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绿野的时候我就听说万里长城中有一个奇妙的景观,她不像司马台长城那么雄奇、也没有箭扣长城那么险峻、更没有慕田峪长城那么出名……
但是她却具有令人振奋的姿态,她默默无闻地隐藏在深山之中,只向走近她内心深处的人---张开那胜利的怀抱!
她就是隐藏在北京市密云县境内的墙子路V型长城,先说说这段长城:墙子路长城所在的山村,山势不算险峻,但却有极其独特之处,全国唯一的“V”字形长城就在这片山峦中。沿着近乎于90°直角的山凹处,古代的工匠们修建了整齐的长城垛口。
无论远观近看,皆为标准的胜利者之“V”的手势造型,这是戍卫者胜利的象征。不知是否巧合,这“V”字背后着实存在着无以计数的狼烟战火...
红星走过密云许多跟长城有关的地方,有一年在冯家峪的白马关长城跟当地的老乡聊天,老乡讲述了一个关于“杨家将与长城”的传说:杨六郎当年镇守边关令辽国闻风丧胆,甚至还有“六郎一人独守三关”。一个人怎么能够把守三个关卡呢?原来杨六郎身在古北口,把胯下马放在了白马关,把掌中枪插在了墙子路。辽人看见了还以为杨六郎亲自把守而不敢冒进,这样也就有了白马关和墙子路的叫法。
二、有关Keem和“驁行社”
这是红星第二次参加517户外网站的活动,第一次是上个月举办的百里徒步,红星有一个很满意的结果,这次的结果也是满意!
小K的“驁行社”继承了许多怀念军装“蚂蚁兵团”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比如在旅途中车上自报ID、互动游戏等,不但让大家相互熟悉还快速融入集体,突出了团队建设。
再比如中午丰盛FB的野餐,说到这儿红星谢谢小兵和不胖,中午野餐的时候红星带的面包都没往出拿,直接从包里取了饭碗和勺子蹭吃了小兵和不胖背上来好吃的饭菜。饭后还喝了小K的热茶,很惬意!只可惜没有现场煮咖啡的,哈哈!
三、跟着Keem看V型长城
周六8号一早在马甸双秀公园门口集合,红星来的很早。在7点半大巴车到了,7点40出发大家尤其是新人都有时间观念还是比较靠谱的。
共有35人参加,5个未到的A车费,每人45元价格合适。
走京承高速一路上车厢内欢声笑语,互动游戏有声有色的很好玩也很开心,尤其是一位姑娘的“车厢劲舞”更是令人大开眼界。还看见了走完百公里的强人zibao很是荣幸。
上午9点多出京承高速太师屯收费站,拐进密云至兴隆的S311盘山公路,墙子路段在加宽修建公路大型工程机械与社会车辆搅在一起很不好走,建议十一以后等公路修好了再去。
上午10点多到达关上东沟村下车步行进山,沿着村中山道进沟转过一个山弯远远看见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重山峻岭之间,山野的沟沟坎坎到处是山花烂漫,满山沟的梨花绽放着如雪的花瓣儿,山风吹过落英缤纷---如梦如幻仿佛不小心走进了绿野仙踪。
开始上山前队走得很快,没一会儿就爬上了第一座烽火台,休息等等后队。再次沿着长城爬上第二座烽火台是一段很陡峭的长坡,上了第一个山头向东边眺望,眼前一亮:群山之中最近的山脊上赫然出现一个大大的V字!她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安静、默默地展现着胜利的微笑---这一刻风也停止的脚步……
红星利用大家休息的时候独自走进V型长城,这一段长城保存的很完整,除了漫长岁月风化的痕迹基本上没有破坏。V字北边的烽火台只是上边坍塌了,城墙也是完整的向北延伸一直到古北口吧。东边应该是穿越兴隆能到达平谷。
红星从V字下来走山脊迂回到东边的城墙与大部队会和,山脊的小道鲜有人走荆棘遍布,幸好戴着帽子没有破相不过胳膊手划了几条血道。城墙很高只好攀着墙边的一棵大树上来,今天强度很小没有疲倦。
赶到烽火台看见大家已经开始FB了,赶紧取出碗筷跟着小K、舞鞋、旱鱼、不胖、小兵等人蹭饭,看看时间是12点多。
下午1点多大家合影后出发,从长城下来走了很长一段很陡的下降,有几位新人不太适应还好有老驴友的帮助,都很顺利。下了陡坡走进开满梨花的山坡,边走边看满树的花朵在阳光下怒放,就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下午3点返回东沟村上车返城,5点到达望京城铁,全体35人安全顺利。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还是尽量少爬野长城
下山途中帮俺拎包包,再次感谢~
下次一定还走你前面!!
的确!
久仰第五维度大名,竟然比我心目中的才女拉萨还能写---六级作家!
敬佩的很呢
小K你越来越帅了!
下次我还蹭饭哈!
我文中一开头就表扬他们俩啦!
你没看到?
又一个细心的男人
感谢红星大哥 学到不少
相互学习!
向奥运志愿者致敬!
红星大哥情感很细腻呀!
而且是个快手!我的游记由于今天一天的活动,又得延期上档了。。。
哈哈哈,别啊!
冒昧地问一句,您是那位,咱俩活动中都没说过话吧?
我知道,我知道,呵呵
和小宝一起参加过小北的活动
就是回程帮KEEM收钱的那位美女
哦,知道了---那么我们就说了两句话:
45!
给!
竟然还有热茶!才知道我错过的不止是西瓜
太谦虚啦!
我刚刚出品了两篇,跟着517玩了两次。
对,在绿野我一般是点评!
所以在这里成了二级评论家---哈哈哈!
谢谢
昨天早晨4点才退烧,一天没精神,没和大家玩好。很高兴和红星老哥聊了一会儿,受益颇多。
第一次参加骜行社的活动,认识了很多朋友,感谢keem、舞鞋等的组织。又看到百公里的几位志愿者,不过头晕脑胀没好意思打招呼。
原定每年去一处长城关隘,这次算是走了2010年的指标。此处长城不算险峻,但是极有特色,是山地和平原的交界处,v字型段落保留的很完整并与其后的山脊长城构成一个小小的瓮城。非常值得一看!
从残留城墙上看,墙子路的长城不是一次性修筑好的,防御体系布置的貌似并不很严密,又处于平原和山地结合部,难怪蒙古骑兵数次选择此处进击京畿。另外当地沙土地,土地贫瘠,可想古代守军的艰苦,估计以明代卫所制度的昏庸,这里的守军定无啥斗志可言。其实扩展性的朝代或时代很少修筑长城,明清时对长城的存废也争议颇多,个人对前明和前清还是比较欣赏的,整体看认为明代比较萎靡不振,反复筑城消耗国库民脂不如把钱花在出兵上。以文控武,上下腐朽,终于败落。
小伙儿真有深度!
瞧瞧这点评说的太专业啦!
我只是看到了风景,而你除了看到了风景还看到了内涵。
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赞叹!
对了,把你的点评转帖到户外网站联盟了!
没
您说的杨六郎三关的故事我可是第一次听说
北京这边受平北地区民俗英雄崇拜影响,总爱往杨家将身上套,有甚多传说,这次又从您那边收藏了一个。要说声谢谢的。
兄弟客气了!
其实这样的民间传说在古北口、番字牌的村子里找个老头就能给你讲上一大段。
古北口镇可以看看,那里有除山西外唯一的“杨家庙”--令公庙。
还有财神庙、菩萨庙等,镇上的大戏台还是清代的古建筑呢!
小宝说的真经典!
zibao老弟!
我想起来了:我们一起走过京西古道吧?
那次是有劲领队同行的还有杨佳。
?。。。。。。。。
下雨那次?。。。。
好像是。。。。呵呵:)
我每次出游都有记录,
这就是写游记的好处,
我给你翻翻好像能找到...
找到了地址:http://new.lvye.info/mypage/showTopicinfo.action?visiteduid=82233&topicid=170540
向两位致敬:我们都是寓教于乐,你们是寓乐于教!
哈哈哈,
美女你真幽默--我喜欢!
只能坐板凳了
嘿嘿!
抢沙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