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好在

(拍照:蒙泰恩,文字:晴耕雨读。题图荡于网络)

 

大西北,我祖先的方向。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孕育出水灵灵、俊个蛋蛋的后生家、女儿家。

 

宁夏,吴忠市。同心清真大寺,中外驰名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朝初年。建筑为中国古典宫殿式风格,挑梁飞檐、歇山起脊、青砖包砌,巍峨壮观,寺内两侧墙刻有精致的阿拉伯文《古兰经》节文的书法。礼拜殿的右前侧,有二重檐、四角攒尖顶亭式建筑邦克楼(呼唤穆斯林读经),台基下部建筑由寺门、井房和沐浴室等组成(不拍摄)。整体建筑呈现出一个倒卷帘式布局,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伊斯兰装饰艺术巧妙融合,精湛绝伦。

 

礼拜大殿和邦克楼的整体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全由木榫连接,颇具匠心尽显建筑美学和力学之完美。大殿两侧雕刻有文房四宝和宗教用品,配以微风摇曳梅、兰、竹,菊四君子条幅,刀工细腻,收放自如。


 

大寺内外,中、阿两种文字的对联警言,寓意深远语重心长词汇优美,体现了中阿文化的融会贯通。照壁上的“月藏松柏图”,配以砖雕隶书阳刻对联:“万物偏生沾主泽,群迷普度显圣恩”,将伊斯兰教赞圣真谛,以中华传统文化诠释。大寺拱门,有中、阿文砖雕对联各一幅,中文是“洗心、忍耐”,阿文是“诚信礼拜者,如水中鱼,游弋自如,阳奉阴违者,如笼中鸟,惶恐不安。”

 

阿文箴言均用美术体阳刻,形成一幅幅优美画卷。院内大殿两侧设有两个小月门,门楣上分别刻有砖雕阳文“进退有度”和“出入是门”,言简意赅,回味无穷。

 

新月,上弦月,天文学称之为“朔”。穆斯林认为,萌芽新生、幸福吉祥。举头弯月,默咏箴言。

 



气势恢宏

影壁,松桂之树。

青山襟怀,清泉洗心。

新月与夕阳交相辉映时,肃然起敬,伫立仰望。

经堂门口的绿色毡毯上,异族人、女人都不能伫立。

    

 

马阿訇主动走来问我来自哪里后,他说破例为我讲解。我们脱去鞋子站在门口,整个过程40分钟,他一手托举厚重门帘,一手轻点圣殿每一处。圣殿内部和马阿訇,他们都在我心里。

 

右面,清真一面墙。

左面,汉族一面墙。

如意盘子盛柿子——事事如意(汉族墙砖雕细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汉族墙砖雕细节)。

砖雕《东周列国志》《三国志》(汉族墙砖雕细节)


花瓶,如意,随意摆放,流苏荡漾(汉族墙砖雕细节)。

茶壶,囍糖罐(汉族墙砖雕细节)

笔筒+书卷(汉族墙砖雕细节),瞧那砖雕演绎的木雕梅花笔筒,绝了。

香炉+盖碗茶+笔筒+花瓶(回族墙砖雕细节)

经卷+座钟+珠链+阿拉伯缠头(回族墙砖雕细节)

门楣箴言“进退有度”灵芝云纹托举,经卷开合之间,为你打开真理之门。

屋脊上镌刻的花草凤尾,历经数百年,油汪汪生机盎然呼之欲出。大自然滋润之恩典,感谢真主。

忍耐

忍耐 +洗心

屋檐镂空雕刻出笔直的中华龙,仰天长啸,龙身盛开朵朵向阳花。

真理之光,恒久璀璨。

崇敬穆斯林,源于我四分之一的回族血脉,另外四分之三是西域迁徙至黄土高原的回纥血脉。那一场征战败下阵,就再也没回故乡草原。 十几代几十代与高原人水乳交融汉化至今,黄沙湮没鼓角琵琶,大漠悲歌唱彻有情天,一辈又一辈春风吹又生。
 
好在,历史在、经卷在、族谱在、热血在、深邃的目光和一行行清泪,都在。

 

 

蒙泰恩发表于2010-04-19 08:25  
分享到 
赞过
(1757次阅读/7个评论/5人赞过)
    蜗牛牛

    "(拍照:蒙泰恩,文字:晴耕雨读。题图荡于网络)"疑问

    大叔是你写的文字吗?

    清风明玥
    照片真好啊。
    zibao

    看了这个清真寺,想起了撒拉族的古兰经——最古老的那部;原本在这部古兰经旁近有一处极具中国特色的明代清真寺。。只是后来国家拨款给古兰经修筑专属清真寺时,青海省好像选用了纯西亚风格。。。

    撒拉族也很有特色,印象中的黄河折花刀——相传撒拉族是成吉思汗大军中的一支铁匠部队。。

    撒拉族自己学者考据,他们是乌兹别克那个地方的后裔与蒙古族混血的为主,现在他们婚礼好像还要有牵着骆驼娶媳妇的段子,因为他们祖先就是牵着骆驼经商碰到了蒙古部族,然后通婚云云。。。(据说骆驼少了,现在,改牵驴了)。。

     

    我有一回族大哥,沙特神学院留学回来的。特朴实,爱国爱教,工作平凡,为人也特好。。

    梨丸子
    蒙大哥,好文,被名字和第一张图片吸引了,想起了《穆斯林的葬礼》
    小鱼儿

    收藏,有空慢慢看

    北国

    好文,好图,好人强强强

      呲牙,嘿嘿,9点上班,得赶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