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沙漠大湖中注入心中的一滴水

我知道这一滴水真的只是沧海一粟。它悠悠滴下,融进清澈湖水。我知道作为形式,它于事无补;那就把它作为内心的一滴感受吧~~


晚霞映照在这个叫做锦界的小镇,路标引导我把思绪凝结在“神湖”、“红碱淖”这些名词上。我听说过,红碱淖是国内第一大的沙漠淡水湖,水面10万亩,岸这边用望远镜看不到岸那边;然而就在昨天,从新闻中还听说红碱淖因为上游水源被人为截断修建水库,导致水量补充急剧减少,专家预测十五、二十年后,红碱淖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这里栖息繁育的世界濒危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3000多对的遗鸥,将不知去往何处……

茫茫毛乌素沙漠深处,遗存着这么大一块水面,难怪要被称“神湖”呢!

游人如织~~。对于游人有“幸”的事情,对于这块自然地界却未必有“幸”呀,这种娱乐,其实也是在摧残~~

红碱淖栖息生存着30余种珍稀鸟类,谁知道这是哪一类水鸟?告诉俺。

水面掠过俊逸的飞鸟,这个俺认识,应该就是遗鸥吧,红碱淖的品牌生物~~。
遗鸥这科鸟类是1931年才被瑞典生物学家隆伯格在中国内陆地区发现,遗鸥就是“被遗忘了的鸥鸟”的意思。遗鸥数量很少,全世界仅存3000余对,红碱淖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地。据说“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上生育后代,其他地方不繁殖。”因此,遗鸥现在属于世界濒危生物,国内一类保护动物。

岸边。水纹一波一波涌动,没来由的想起一个俗不可耐的题目:水与岸的对话

这又是啥鸟?长得跟海鸥似的?

红碱淖原有10万亩水面,水深10米。自从2006年注入水源被截断后,每年水面降低20厘米,现在水面仅余7万亩,水深5米;照此速度,二十年后,湖泊将彻底消失,大家可以来吊唁第二个罗布泊。图片上的黄色沙滩就在去年、就在前年,本也应该是绿波荡漾吧?现在呢,只有光秃秃的裸沙在勉强回忆着昨日的温凉~~

看不到对岸,不是因为水面辽阔的原因,而是因为今儿个实在天气不好,雾气氛氛~~~

晴天时,站在远处,可以清晰看到红碱淖全貌。(此片下载于网络。这个景象俺也见到过,只是没有拍照成功)

“保护环境,珍爱遗鸥”~~,十五、二十年后就要变成罗布泊啦,“保护”什么?“珍爱”又从何谈起?空话必是假话!!

可爱漂亮的“被遗忘了的鸥鸟”,此片下载于网络~~

离开湖边,不意发现一块残碑,一个“泓”字累得躺倒在那里。忽然,觉着,只有“泓”字才能表达这一湖碧水,但这个“泓”字真的会在十五、二十年后就要消失吗?


新闻链接:


1.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9-07/24/content_11765678.htm)

新华网西安2009年7月24日电      新华社记者冯国

   生态专家研究认为,随着气候变化与人为因素的严重干扰,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干涸,完全沙化为中国的“第二个罗布泊”。世界濒危鸟类遗鸥也将失去其最大的繁殖和栖息之地。

   正在陕西省神木县参加“红碱淖湿地和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的著名湿地生态专家、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说:“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注水河流遭到拦截,严重影响了湖水的补充,影响了湖泊的自净能力。

    他警告说,历史上因气候与人为因素干扰的罗布泊已干涸沦为荒漠。今天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


2.谁拯救沙漠中的7万亩神湖(http://www.shidi.org/sf_59CBCA547D244CEEBE62B49F324CFB07_151_cnplph.html)

2009-6-16 8:42:42 发布:鄱湖人家   媒体:陕西日报 

    近期,神木县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向省上呈递了一份报告,恳请省委、省政府关注面临危难、发展举步维艰的红碱淖。管委会主任杨凤鸣说:“目前平均湖深仅有 5米的红碱淖,湖面正在以每年20多厘米的速度下降,并有加速的迹象。”红碱淖的水源问题成了现在困扰杨凤鸣的难题:“红碱淖处于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在勘界问题上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两地村民的冲突时有发生,省上也出面调解过,但没有解决,我们现在只能等待中央出面解决红碱淖水源被截流的问题。” …………

蒙泰恩发表于2010-04-16 08:45  
分享到 
赞过
(1095次阅读/19个评论/4人赞过)
    老黄
    “保护环境,珍爱遗鸥”拉不起GDP,显不出政绩,拉不高考核,所以也就喊喊口号而已啦。
      征服的短期政绩行为,根本不为长远考虑~~发怒
    zibao

    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还是在争水!比如,新疆,人争水,塔里木河胡杨枯死,最后地方调节不了,层层上报,上级也调节不了,为啥?毕竟几十万人的“现代化生活”离不开更多的生活用水,要盖楼,城市绿化,粮食,冰箱、洗衣机,移民。等等。最后好像以“保护文物”为名,每年给左宗棠胡杨林等沿河植被灌溉几次。。唉。

     

    最可怕的是河南河北交界处的一地,争夺黄河水,常年械斗形成世仇,惊动中央也没戏,警察进村、干部入户,但是呢?当地人靠水种田,还是要争水源,90年代竟然多次发生大殴斗(电视上说竟然用了zha药),最后水利部派了个干部常驻,每天调配用水。不知道现在彻底解决没有。

     

    好的地方,比如还是新疆一处天鹅湖,本来要开发水电(巨额财富呀),最后动物生态学者的话让他们放弃了这个念头,当然这个和当地蒙族同胞热爱神鸟天鹅也有关心。

     

    人与动植物争水。。唉。上游与下游争水。。唉。。现在,连过路的云彩都被上风的省份先“人工降雨”,下风处的省份仍然没几滴水。。。人呀!太多了,真的不好。。。10多亿人,今后用水危机用电危机等等,不会少。。万事有度过犹不及,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唉。。

     

     

    乔玉
    我们能为之做些什么....
      对于政,府行为~~,老百姓能做啥?摇摇旗呐呐喊而已,有一份力摇一下旗吧~~

      我们好像是不能改变政府,只能适应政策……

    芒果
    我很喜欢这个标题,很喜欢开篇那段话,还有那张照片。那一滴水,悬在半空中,好若悬着很多希望。。。
    买茉莉
    水。。。。。

      上游截流,纯是政权力所致,纯是人祸!

    芒果
    Mountain兄的游记,很引人深思 :)
      微笑,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第五维度
    强
    拉萨

    很多时候,我们去看它,是因为知道它很快就可能不复存在了,于是我们去了,更加速了它的消亡。因为爱它,因为知道自己得不到它,就去加速它的毁灭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那种伤害,除了它自己,别人是感受不到的。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节制自己内心的欲望,放下小我,离它远一些吧,毕竟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卑微得可怜。顺其自然,是要我们遵循自然地规律,不要随意的去改变。在河流上面建立水电站,修建大坝,拦截水流,我们人为的改变了自然环境,我们也要承担那样的后果。

      拉萨,很同意你的话!年轻时觉得山山水水具在心中,后来才明白,你不过在山山水水中而已,所以,对山水学会了敬畏~~

      人定胜天,但好多人不知道王安石的下半句话——“天定亦胜人也”~~

    胡子
    水~~

    万物之源~

    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
      胡子对老庄也有研究哇~~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