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猴:人类莽荒时代的朦胧记忆(鄂豫行二)

“泥泥猴”,更多叫法是“泥泥狗”,河南淮阳特有的泥塑工艺品,只有淮阳县城东十几个村庄有这种手艺人,成品大部在太昊陵前售卖。

 

太昊是谁?伏羲呀,女娲的老公,华夏民族公认的始祖神。说起来,距今总有个五、六千年的岁月风霜吧!

 

当我再一次面对他们时,那种民间工艺的随意、粗旷、绚烂、朴拙,却带有极深文化内涵的感受久久在心里回旋。我一次次被他们的深邃吸引目光,一次次被他们的稚雅所折服。

 

我更愿叫他们“泥泥猴”,兴许这样更接近事情真相。

 

“泥泥”两字连用,前一个是动词,是指用手指泥塑时的动作,第二个“泥”,肯定是名词喽,“猴”是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灵长类动物一直是本地这种泥塑产品的主要表现方式。说到这儿,也许你能窥见一些事情的真相吧,这种东西不正反映了人类莽荒时代女娲氏“抟土造人”的历史吗?


 

或许“泥泥猴”本来就是远古人类思维意识中模模糊糊的对于自身来历的一种记忆吧?当今的手工艺人们兴许也忘记了事情本源,只知道千百年来的传承就是如此,只有民俗专家和真正热心人文的旅游者还依稀懂得他们来自远古莽荒时代的残留信息。

五个小家伙,一溜儿排开摆在货架上。左边第一个是据说是狮子,其他四个都是猴子。我们惊讶于他们色彩绚丽的同时,他们的纹饰也是极具历史寓意的。

 

每个猴子胸前都画有桃形纹饰,这种纹饰本是女性器官的一种美化表征,孕育的含义其实是远古母系时代对于生育繁殖的崇拜和敬仰,是一种多子多孙的渴望。这种花纹在远古文化中屡见不鲜,无一例外,都是生殖崇拜的遗存。

时代发展,民间艺人们与时俱进,除了“猴”以外的其他造型大量出现。那些更多的是在取悦今人,已经失去“泥泥猴”最初本意了。

前排左边两个是扁头虎,怎么看怎么可爱,右边的叫草帽虎,可是有说法的。

草帽虎,其来源与远古婚姻状态有关。传说伏羲女娲本是兄妹两个,世上发了大洪水,只有他俩逃生,不得已结为夫妻,为遮羞涩,各自带上了草帽(后来发展为婚礼上的红巾蒙面)。这本是对于远古时代血缘婚配的一种朦胧记忆。

一家子。家里还是两个小孩儿好哇,孩子有伴儿,不孤单。

最经典的泥泥猴造型,早年间当地百姓在人祖爷(当地对太昊伏羲的称呼)庙会上求子孙用的。男性器官与女性器官以纹饰或造型图案出现,象征着后代繁衍的本意。

十二生肖之蛇、兔、猴、龙。售价低得出乎意外。

淮阳泥泥猴,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活化石真图腾。
 
什么是“文化”,其实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就是文化。    
 
蒙泰恩发表于2010-04-02 08:48  
分享到 
(2122次阅读/4个评论/0人赞过)
    拉萨

    “什么是“文化”,其实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就是文化。 ”强 什么是户外?爬山是户外,旅游也是户外。谢谢蒙泰恩为我们介绍了这么多人文民俗的东西。很多时候,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传播优秀的文化,让人们不要忘记过去那些曾经辉煌的历史。

      呲牙,谢谢版主的理解和诠释
    黑子小黑
    很喜欢这些民俗的东西,很古朴,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