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小五台之三登西台
河北蔚县小五台山,海拔2800多米,坐拥南,北,中,东,西五台,以其高,险,多变的气候,和壮丽的景色,居于北京周边群山之首。某专业户外杂志的文章认为,北京附近只有这小五台山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山”。
俺心仪小五台已久,却迟迟没能成行。一是路途太远,或走门头沟200多公里山路,用时6个多小时,或要经八达岭高速,京张高速绕行,单程近300多公里,一去一回没个两天完不成。二是小五事故高发,坠崖,迷路,冻毙的事故每年都要出好几次,号称北京的百幕大,不免心中惶惶然。十一八日长假,终于没奈住诱惑,与朋友相约小五台。
一、月色中踏上征程
5日中午出发,一路高速,4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小五台脚下的金河接待处。在这里,我们将和绿野队回合,第二天随他们连穿西、中二台。
凌晨5时,在当地村民的向导下,大队悄然出发。
10月的北京已入秋,室外的温度只不到十度,穿上抓绒衣和冲锋外套,仍抵挡不住寒夜的冷风。天色仍黑,没有一丝的月光,我们点亮头灯,加快脚步,好让身体尽快热起来。
开始上升了,山路越来越窄,直到进入密林,路只缩成浅浅的痕迹。向导走得很快,队伍便拉成前,中,后三个队,靠对讲机保持联系。才半个小时不到,后队回报已经有队友坚持不住,开始下撤了。
三队拉的距离很大,我跟在前队,大家在岔路处用枯枝和红绸带给后队留下路标,并用哨音协助后队定位。
登上第一座山包后,天色放亮了。
二、翻越垭口
小休后,我们进入白桦树林。白桦树只生在高山之中,树干高大挺拔,树叶成金黄色,分外绚丽。山路上早铺满落叶,厚厚的,富有弹性,脚踩上去舒服得很,路途虽长,却也惬意。出发后两小时,我们钻出密林。
出了林子,立刻被眼前的景色震惊,脚下是大片高山草甸,前方群山连绵,山脊如刀锋般高耸,遥指远方的山峰,那里就是西台。我们到达垭口了。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虽登过几座,却远没这里险峻和壮观。
三、登顶西台
我们沿山脊行进,登得越高,山势愈险,越山脊上的小路宽不足1米,两侧都是60度的大草坡,没个遮挡,一不小心便会滑落,同伴中已有人腿发软了。
转过一座山,遇到一队下撤的重装队伍。上行优先,驴友门自觉地为我们让开道,给我们加油。
越接近山顶,坡度越陡,西台下最后一个大坡,大家奋力冲顶。
终于到了,用时三个半小时,比后队早到了近两个小时。
四、向东台进发
稍事休整,准备继续穿越中台的队友组成A队,整装进发。
听向导说,登中台还需要两个半小时。
山脊路变成横切路,远远望去,小路清晰可见,如玉带般环山而行。
山势愈发壮观,山体高耸,山坡呈巨大的切面,遍覆黄草,半山处,则是大片的白桦林,把山体分成几个清晰的层次。
路也更险了,小路宽不到30公分,旁边便是陡坡。我虽登过好几次高山草甸,也上过箭扣长城,到了这里仍禁不住心头发颤。无法想象有山友在冬季走这条线路,是拿生命做怎样的冒险。
我逐渐落到后面,一个半小时后,考虑到还要原路下撤,担心自己体力不足,决定放弃中台,开始折返。
五、二登西台
一路缓下,脚步倒也轻快,时间充裕,也有了闲情欣赏路边的风景,看这块大石,似威武的雄鹰,守卫在关口要隘。
可以望到西台了,依稀可以看到山头队友的身影,我离开小路,沿草坡再次冲顶。
再翻过一个山头就可以和西台的队伍回合了,不好,那些家伙排成线,开始下撤了。望山跑死马,四十多分钟后,我终于登到台顶,郁闷地发现自己孤零零地站在玛尼堆之中,看来我要独自下撤了。
六、三登西台
我小心翼翼地沿山脊下撤,提醒自己不要失足跌落,没有队友的陪伴,心里还真有点发虚。从山上看路和从山下看路完全不同,下撤30分钟后,我郁闷地发现自己迷路了。
前方似乎无路,折断了一般,不知是否是断崖。上山时只顾着冲顶,没有记路,放眼望去,从西台顶,几条山脊延展向不同的方向,下面是连片的白桦树林,都那么熟悉,又都那么陌生,再走下去,几乎没了路,陡峭的山坡上,不时被滑落的碎石冲断。小五不是一般的山,一步走错,追悔莫及,冒险不得啊。心头升起一阵恐慌,忙用手台与队伍联络。
领队已随B队下撤,告诉我A队登中台后不会返回西台,将随向导沿小路横切回垭口,建议我先返回西台,向中台方向下降一段,在羊圈出等A队返回。
只能这样了,和A队的队友联络,请他们务必要等我我再继续出发。心中稍定,再度折返西台。这是三登西台了,俺郁闷已极。
七、归队
时间刚刚好,从西台能依稀望到小路上A队前导的身影,半小时后,我们回合了。向导没跟上来,队友虽也是首次来,方向感却极好,自信地开始走横切的新路,怕再被甩单,我忙跟上去,一小时后,终于返回了垭口。让我更郁闷的时,这条路我下撤时曾经经过过,其实不必返回西台的。
八、救援
到这里才终于放下心,我把自己放平在草地上,再看那大山,也似乎亲切起来,几上几下西台,我已经对西台再熟悉不过了。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继续下撤,半小时后,向导从后面追上来,告诉我们一个坏消息,有一个队友体力不支,落在中台和西台之间了。向导不想耽误自己的时间,放弃他独自下撤了。
已经下午四点了,正常人从他的位置下山也要五个小时,况且这个队友身体又不适。没有头灯,没有手台,没有手杖等装备,水和食物估计也用的差不多了。如果没人救援,会是三种可能:一是心慌从山上跌落,二是天黑前下不来,夜里身体失温冻伤甚至危及生命,三是即使找到下山的路,天黑下来,没有头灯,必然受伤。队尾只剩我和朋友,领队已到山下,再用三个小时上山不现实,和领队联络后,我和朋友决定带向导返回救援,朋友体力好,去救援队友,我返回垭口,做山下和救援队间的中继联络。
九、善缘
快六点钟,终于在垭口迎回了全部队友。据朋友说,遇到最后的队友时,他由于脚受伤,心里害怕,已走走停停,跌跌撞撞,看到朋友时激动不已,如神助般立即恢复了体力,行进速度也快了起来。一路无话,我们继续下撤,在平台处与来接应的队友会合。
出了山,已经到了晚上八点。今天在山上呆了15个小时,强度到了1.5+。
大概是心有余悸,被救援的队友没什么特别的话,只对我们说了声谢谢。绿野的队伍乘大车返回,我们是自驾,朋友体力也已不支,再开车走200公里的山路太危险,我们只能在山下再住一夜。虽然计划被打乱,我们却心安得很,全当结下一段善缘吧。善有善报,做好人至少能让自己心安。
小五之行,终让2009年的登山计划得以圆满。
小五啊小五.....
弟兄的文笔很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