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马威到大觉寺——百公里穿越

从下马威到大觉寺——百公里穿越

 

一、筹划与准备的那些事

2021年6月1213日,我和三个小妹妹完成了从下马威到大觉寺徒步穿越。这是一个百公里的大强度徒步活动,我们参加的每个人都很难忘。虽然说难忘的活动不用文字记载,况且我已经好久不写游记了,但这几天还是屡屡有动笔的冲动,为此再次以流水账的形式予以记录吧。

   百公里穿越是个大胆的想法。其缘起,是我想在最近搞一个较大强度的拉练。初步想法是约启航一起走。于是,请启航做了轨迹。启航最初的轨迹是从沿河城翻山横穿猪窝、碣石、田庄,上孙家山。我看了以后,感觉爬升太大(7000余米),另外那段翻山路很少有人走,夜间走起来有危险。再请启航优化轨迹,于是,就形成了最后实走的路线,即下马威—东灵山—北灵山—实心楼—黄草梁—十里坪—王大台—刘家峪—龙门口—沿河城—向阳口—马套村—大村——房良村—白瀑寺—韩台村—禅房—妙峰山—阳台山—北尖—大觉寺。启航说轨迹一百公里,实走肯定超过百公里。于是,我发活动就说了西山百公里穿越,听起来有点很牛逼的意思。其实不是故意炫耀,我是想说的夸张一些,吓退一些人 ,我发活动以来都是用这个方式,把丑话说在前头。

这个活动我做好了自己一个人走的心理准备。接近活动日期了,启航说要回老家省亲。这样,我很可能要自己一个人行走了。活动帖子在517户外网发伊始,阅读量很高,但报名的没有。我在活动贴里说明:“本活动一个人成行。”,有的小兄弟就调侃了“大哥,有什么想不开的,要这么走啊!”其实也是,走大强度的穿越,对提高身体素质和驱散胸中郁结很有效果。然后就有郑州一个小兄弟先加微信好友再要求跟随的事。我对这个兄弟说,你从郑州来参加一个活动,成本太高了,最主要的是咱们不熟悉,活动强度比较大,有不安全因素,最后小兄弟放弃了。然后就是小孟妹对我说,多半会跟我一起走。又过两天,咖啡和11两个小妹妹报名了。最后一天雨霄报名:人齐了!除我以外,四位很美很美的美女。我心里犯嘀咕啊,半路可别当我是人贩子,把我抓了啊,于是我对大家说:“带上身份证哈。”

二、自驾出发


周五(611号)自驾出发。原计划12日早上出发,公交出行,12日到下马威11:00左右,13日傍晚时分到达终点大觉寺。但是,周五下午,好心的朋友们提醒我们,说127:0013:00灵山地区有大雨转小雨!而且举出例子,说自己使用的天气预报软件预报准确无误。于是让我左右为难了,穿过东北灵需要5个小时左右,这5个小时要是走在中到大雨中,那可是灾难性的。我虽然没看天气预报,但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天气:北风强劲,不会有强降水,适逢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之间,天气不会有明显波动和变化。灵山地区怎么会有几个小时的大雨呢?小孟也告诉我,她研究天气预报的结果也是没雨的。但既然大家善意的提醒了,我也得谨慎对待。于是告诉大家,自驾出行,周五晚出发,赶在降雨之前通过灵山地区。于是周五19:00,西直门集合以后,我们前往预定的住宿点—门头沟天河水村。出发前,雨霄因为家里来客人了,被迫退出活动,实际成行一行4人。

三、岭上唯白云


周六(12号)早上6:00,风和日丽,蓝天万里,凭感觉,今天的天会很热。按计划出发,前往下马威,到下马威是6:20。就是这个时间。开启了我们四个人的一次重要徒步旅程。计划下马威到东灵主峰1.5小时,实际行走1小时50分钟。速度慢的原因,应该是我压制了大家的速度。因为出现有雨的说法,我带上了全套的雨具,路餐也多带了一些,包比较沉,影响了速度。加上和三位小妹妹比,我本来就没有她们行走速度快。从下马威到灵山,甚至一直到十里坪,一路花香,沁人心脾,那丁香花,紫的白的,竞相开放,特别是暴马丁香的开放,使空气中有了浓浓的甜腻味道,整个灵(山)、黄(草梁)地区,为丁香花味所笼罩,可谓二十里香山。在五指峰位置,我们遇到了齐队的四灵连穿的后队,看上去两位兄弟有点疲劳,有提前下撤的意思。在东灵主峰,匆忙拍照即急忙下山。在下山途中,当然还是要观赏灵山的美景的。除丁香花开以外,灵山地区的景色也进入最佳观赏期:草长莺飞,山体绿透,高山草甸的各种鲜花应时开放,虽然因过度放牧和其他人为因素,有很多地方已经裸露了泥土,但茵茵绿色还是装点了这座北京的最高山脉,灵山也更显出名山的风范。抬头仰望,上午8点左右,空气清新,万里晴空间,洁净的蓝天下,很艺术的飘着朵朵白云。汗流浃背、凉风习习、白云悠闲,一时竟让人物我两忘:

问我何所有

岭上唯白云

只堪自愉悦

不堪持赠君(南朝陶弘景诗)

 

四、软硬兼施过关卡

诗情画意中我们下到了灵山停车场,不到3个小时完成了东灵的穿越,开启了北灵的征程。到达北灵进山口,一件事让我此时诗情画意的情绪荡然无存:这里有设卡收费的。苇子村以村民合作社名义,把北灵上山口用铁丝网圈起来,形成关卡,一一收费。美其名曰收卫生费。一没设立景区,二没有任何手续,三对附近山地没有任何清理和管理,就是生生的收费,在我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拦路打劫。对此,我是不能为其交一分钱的。我心想应该把这些人都打趴下,我们扬长而去。但我知道,真那样不会扬长而去的那么利索。所以为不起冲突,我使用了软硬两手,一是谎称这里要修百公里国家步道,我们是来实地踏勘的;二是在对方犹豫间我推开把门的壮汉,自己摘锁开门,四人鱼贯而出。事后我问三位小妹妹:“我那么做,你们鄙视我么?”她们说不鄙视,赞成我的做法。但我撒谎了,这是我的损失。

五、意外获得补给

  

 穿过关卡,走上通往北灵的缓慢爬坡路,时而树荫掩映,时而暴露在阳光下。开始携带的两升水已经喝掉了大半,距此最近的补水点是王大台村,但王大台村只是山泉水,肯定没有纯净水。此时上午10点左右,温度逐渐升高,越来越费水了。补充饮水成为每个人心里最主要的顾虑。北灵的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多半都是扎营的,看到我们这么早就到了,都纷纷问从哪里上的山。我们一说从下马威走起,这些人都很惊讶。这种惊讶表情多了,干脆我们回答也含糊了。穿过夏子墓那片著名的大草甸子,在垭口卸包准备补充点能量的时候,在我背后一个很利落的声音问道:“你们是百公里穿越的么?”这肯定是在跟我们说话啊,赶紧回头应答。带我回转身时,我后面的咖啡已经认出了对方,双方都很惊讶,几声啊啊啊后,咖啡说:“邓哥,怎么是你啊?”邓哥回答:“我在这里扎营啊。”原来,邓哥在这里扎营,从咖啡那里知道了我们要走百公里穿越,并且必然会从此经过以后,一直关注着路上的人员情况。因为和咖啡认识,在微信上询问到哪里了,什么时候到北灵等等,但只顾赶路,咖啡就没看到,邓哥只有密切关注山口的人流了。在邓哥这里我们每个人补足了两升水,喝了红糖水,吃了黄瓜。已经很丰富了,但他还在说,没联系上,不知道你们什么时间经过,不然焖锅米饭,做一锅汤,正好够你们四个人吃的,一幅亏欠我们的表情。邓哥相当于一个丰富的补给站,也是驴友一家,互助友爱的楷模。邓哥本来已经在转山转水群里,但因为没有一起活动过,我们彼此还没见过。他180 的个头,模特的身材,阳光俊朗的面庞,一看就是户外强人,据说经常负重30公斤野外扎营。我对邓哥说,都知道我们的活动了,又和咖啡认识,应该报我们的活动啊。看来,他是更喜欢野外扎营啊。

  在北灵得到补给很重要,因为以后,那些村子都分布在合适的位置,可以说吃喝不愁了。由此我也获得启示,以后再发这类活动,我要提前在北灵埋下两桶水。

六、设计好的奔跑路段无法奔跑

 

 

  翻过无名1和无名2,地形急剧下降,对我们而言,则进入奔跑路段。我告诉三位小妹妹,你们跑得快就前面跑吧,我能找到你们。但三位就像商量好一样,一步也不在前面走,始终跟在我后面。为此,我一路都在怀疑是我影响了整体速度,所以我认为,到大觉寺的33个小时,不是我们合理用时,实际应该比这更快一些。

如此行如此走,我们很快到了实心楼。时间应该是11点左右。然后,穿过十里坪,向王大台村迅速下降。我们的海拔在降低,但温度以能感觉到的速度在升高。下到王大台时,已经酷热难耐了。我们找到三户人的其中一户,想讨点水时,遇到了始料不及的情况。我说我们断水了,能不能让我们灌点水。户主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他们的理由是他们的水是用骡子驮来的,也来之不易。我正要开导他几句时,他改口说你们喝点可以,不能用瓶灌。那好吧,我们就喝吧。于是我先喝,用大勺饶了大概1.5升的样子,咕嘟咕嘟喝下。其他几位也照此办理。虽然开始不是很友好,但总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一时水的事又可以坚持一下了。户主建议我们去水源地灌水,但他说在一公里之外呢,我们也没去,谢过户主,继续快速下降。

王大台到山下公路之间,小孟告诉我中央气象台发高温预警了。而我们已经来到低海拔区域,风是热的,烈日炎炎似火烤,原计划到了山下公路开启奔跑模式的,面对这样的温度,我们也只好放弃。行走几公里以后,在双大路修路工地发现一个水管在流着水,有一个人在喝水。我问这水能喝么,他说这就是干净的山泉水,他们都是喝这水。于是我们在这里又补足了2升水。

双大路的修路工程已经到了幽州路口,从刘家峪到幽州路口,几乎是一整个筑路工地,我们经过这里,骄阳似火,再加工程车穿梭,烟尘四起,别说跑步,就是走路都有中暑的危险。我很担心大家中暑,想拦车搭车。我想这么热的天,而我们四个人在这个大工地上行走,只要求到人家,一定会搭我们一程的。这个想法刚说出口,小孟和咖啡同时质疑我:那我们的百公里还怎么计算啊。我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并对自己取巧的想法深感惭愧。于是,大家义无反顾的行走,意志坚定的行走。大家此时感觉最亲的就是冰和冷饮。于是我们放慢了推进速度,在沿河口村进村买冰棍儿和冰可乐,我外加一瓶冰啤酒。如此行如此走,在下王大台走上公路到向阳口村这段原计划会快速推进的10几公里的公路上,我们实际用了一下午的时间。

大概1800点左右大家来到了向阳口村。原计划在这里进农家院吃一顿正餐呢,但大家觉得还是趁天黑前再走一段为好。在这里只是稍事休息,吃了西瓜,又匆匆上路。

向阳口村到马套村要翻越一座垭口,按村民说法垭口东8里地到马套村,西8里地到向阳口村。这就是八公里没走完,天就完全黑下来了。出现新的状况是,11和咖啡的双脚都打了水泡,行走起来异常艰难,好在两个人意志品质都很坚强,并没有叫苦叫累。到马套村,我们有需要补充水了,正巧走进了一家经营性的农家院,有吃有喝,在这里买了水,要了冰可乐,吃了方便面和粥,11有轻微中暑,这在里经过休息,症状得到了缓解。修正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再次上路,开启了夜行模式。

 七、百公里穿越的夜行模式

   



来到马套村,行程已经过半了。但剩下的路,有一大段公

路要走,对我们不会很舒服。还有房良村南侧的山和韩台村到妙峰山的山要爬升,这是两个难点。与此同时,经过60余公里的跋涉,大家都感觉到了疲劳,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说的我们此时的状态。即使这样,大家每人很累没人想到退却。从农家院出来,大家打开头灯,顺柏油马路走起。此时我们4个人不再分前后,一起往前走。但由于11和咖啡双脚中泡,慢慢的,我们四个人分成了前后两组,我和小孟在前面,咖啡和11在后面。行走中,总听到后面两位有说有笑的,羡慕的前面我们两人也各自讲了一段自己的经历。如是走,如是行,穿过了大村,穿过了杨村,半夜时分,我们来到房良村。这里是要翻山进入白瀑寺路口,启航做轨迹时特意跟我说,他是根据路网画的轨迹,肯定有路。但我们走在路口,隐约看到,山虽然不算太高,但比较陡峭。我凭直觉认为,这条路走的人一定很少,有路也被荆棘长严了。翻过大梁,到了山的另一侧,只是白瀑寺西侧的沟,要去白瀑寺,还得向东横切一道沟。这种地形,深夜翻越的确有潜在危险。我把这些情况向三位小妹妹一说,大家都觉得有困难。于是我们继续沿公路走,到了思台翻越小垭口,直接进入白瀑寺那道山川。从房良村到了思台这段公路,上坡,盘山道,又臭又长。我们由于疲劳,行进速度比较慢,休息几次,喝水,吃东西。特别是11,她穿的是轻便徒步鞋,两只脚都走出了大大的水泡,走起路来像脚心有一个水囊或者微型气球。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发活动选人的重要性了,如果三观不合,性情矫情,放弃忍耐,整支队伍就很难办。但11一直没有吭声,坚持在走。在进入白瀑寺峡谷以后,沿沟边路下行以后,到了白瀑寺庙边上休息时,11问我,刚才的路是不是都是崖边路?我说不是,是沟边路,右侧都是荒芜的梯田。我心里很明白,她有那种感觉,说明她已经视觉恍惚了,谁说当下的年轻人不能吃苦,那是有意志力的年轻人没让他遇到。

八、33个小时中,我们睡了半个小时

在白瀑寺,我发现一个半地下房间,很大。大概是庙里存放物品的地方,我说进去睡会吧,咖啡不同意,她说不是说好的一直行走么?于是,我们水泥路向下游行走。说实话,我这个时候也只靠意志力支撑着行走,我已经感觉意识模糊,说不定啥时候就会行走中睡着了。大概又走了有一公里的样子,路边有四个长凳,我对咖啡说,我是真困的不行了,咱们睡半个小时好不好。这时咖啡终于恩准,说那就睡会儿。她定好闹铃,大家一人一个长凳躺下,瞬间都睡着了。其实这种情况我是不需要闹铃的,只要预想几点几分醒来,我一定能醒的。半小时以后,我没听到咖啡的闹铃响,但按时醒来,此时大概凌晨4点多点,天已经方亮。一有动静其他人也纷纷坐起,随即行走。

最后完成的时候,我们总用时33小时,休息用时8小时,这8小时,其中就有我们在长椅上睡得这半个小时。

   九、韩台村到禅房村钻了林子

   

走完白瀑寺这道峡谷,清晨我们进入韩台村。韩台村应该

地处门头沟和昌平两个区之间,到底隶属哪个区我也不没搞清楚。我们进入村子以后,村民看到我们都觉得很奇怪,纷纷问我们:“你们怎么这么早呢?”村头广场,有十来个人正在等公交,这应该是头班车。我对11说,你要坐这趟车回去,两个小时就能进城了。我的意思是说,你都那么难受了,下撤算了,但是11不为所动。然后,我们找到村里唯一的一个小商店,补充足水,吃了早饭,然后按轨迹往禅房出发。很快找到上山路口,原来这是一个以拜佛为主题的景区。可能景区已经废弃,但佛事不减,猎猎经幡,挂满整个山谷,上山的步道,向山脊延伸有两公里左右,最后在半山腰有巨型观音塑像和以岩石随山就势雕凿的巨型佛祖像前终结。佛祖像以后,道路不甚明显,即使有路,也被荆棘长严了。顺着小路蜿蜒向上,需要时时的看轨迹。但不知在哪里出现偏差,偏离了轨迹,走高了60多米,最后艰难回归到轨迹上,但路仍然难走。这条路的确是有,但很就没人走了,基本废弃了,特别是夏季走,很艰难。当来到一个山岗,我立定观察一番,发现妙峰山还在很遥远的左前方,小孟看了一下轨迹,距离脚下大概4公里多。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了,还有那么远,望而生畏,确实让人崩溃。此时咖啡说她的双脚第二轮水泡又打出来了,行走更加艰难。但咖啡说,无论如何也要走到大觉寺,坚决不下撤,走完百公里。这里坚韧鼓舞了大家,稍事休息,继续披荆斩棘前行。大概10点左右,终于爬上了六峰、距离禅房有1.5公里的山脊道路。

从韩台村到禅房这条路的确难走,而且应该是越来越难走。回来后我有研究了一下路线,有个优化方案:从房良村翻山到淤白村,然后到泗家水村,从泗家水村上到孙家山,并入六峰的路。但这样,需调整时间,在翻阅房良村的后山时避免走夜路。泗家水村上到孙家山的路应该是很成熟的了,我曾经看到有亲子团的从泗家水村上到孙家山。

十、四个人以两种方式完成百公里穿越


在禅房村,咖啡到买水点补水,小孟和11商量妥当,11在禅房村坐公交下撤,咖啡补水以后与小孟我们汇合,继续沿六峰的路上妙峰山。在这种安排以后,11发现禅房的公交车要下午5点才到,同时她发现从禅房到涧沟村的那条车行道,看看距离,如果走那条道到涧沟村,她的百公里穿越也能完成了。于是她又买足了水,沿柏油路从山腰切向涧沟村,准备从涧沟村乘坐公交车回家,最后她以这种方式,完成了百公里穿越。

我、小孟和咖啡,上到妙峰山以后,沿三峰的路走完阳台山、北尖(我走了横切路),下到大觉寺。在阳台山附近咖啡又遇到了熟人,获得了慰问和补给,小孟则是助盲跑团的小伙伴们专程来三峰迎接,在冷风口相遇,最后和我们一起下到大觉寺,并在大觉寺为我们三个人买了西瓜。

从下马威到大觉寺实走106公里。累计爬升5700余米。参加活动4人,全部完成百公里穿越。对小孟、咖啡和11来说,这是首个百公里穿越。和平年代,不是比赛,不是情势所迫,没有补给,没有团队保障,靠自补给,自愿坚持完成,尤其难能可贵。对身体,对意志品质都是一次淬炼。双脚打出两轮水泡,还能一瘸一拐的坚持到目的地,这种情景值得一生回忆,而且将升华为精神因素,在人生旅途中起到正向作用。这些都是个人所得,这种获得无法馈赠给别人,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只堪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带你去转山发表于2021-06-22 21:21  
分享到 
赞过
(3822次阅读/12个评论/12人赞过)
    坐着不如躺着
    强震撼!!!我也来膜拜一下大神们!!
    弱水三千
    真的牛!佩服
    星河列车
    震撼!!!!!发呆强抱拳胜利鼓掌
    北国
    强
    心在远处
    强强强
    荒谷
    不是一般的牛逼!
    妙笔生花
    膜拜
    程程
    佩服 佩服!!!
    God Bless Me
    赞赞赞~~
    塞外客
    万分佩服!强膜拜了抱拳
    Suki-孟
    你们咋都那么优秀强强强
    十一同学
    膜拜大神!强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