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记忆》


     那年深秋从黄山下来,去了60公里外的徽州古城——屯溪。
    屯溪就在新安江边,是原徽州地区也是当时黄山市的治所。深秋的江南一片葱绿,美丽的新安江弯弯的绕过屯溪老街流向远远的杭州,中间留下那段有名的富春江美景。屯溪的老街、老桥和皖南特色的民居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我个人的记忆是在下面两点。首先是一碗面。走在屯溪街头,注意到当地居民尤其是老人中午吃饭不在自家屋里而是在室外阳光下。看一眼屋门板里面没有阳光的幽暗空间,明白这是为了取暖。我在路边一家小店点了一碗热汤面,那碗面很简单,只是几片肥瘦相间的新鲜肉片,几颗碧绿的小青菜,铺在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上端了上来,但味道的鲜美,原料的新鲜为我在北方所少见。店家收费三元,让我在心里又是一番啧啧称赞。第二是小娃娃。在屯溪古桥边看到一对小姐弟在玩,姐姐约十岁、弟弟两三岁左右。和小弟弟商量:叔叔能抱抱你吗?小家伙一下藏到了姐姐身后,结果被爽快的小姐姐一把拉了出来:让叔叔抱抱。呵呵,真是可爱。
      2015年初冬,和女儿从黄山下来再次来到屯溪。距上一次来这里已经十一年过去了,屯溪变化不小,城里正在热热闹闹的全面翻修老街一带的街道。没有找到当年那家小店,但还是吃到了一碗热汤面。面仍然是当年的那种新鲜,只是价格变成了8元。在屯溪老街一家特色毛豆腐店遇到一位返乡创业的女大学生,不禁浮想会不会是当年那位小姑娘的人生新篇?那个长大的小男孩如今又在何方?
       在接近十度的气温中漫步城中偌大的徽山公园,感叹当地人有福气举步就可以在家门口登山,不像我在北京要坐车两个小时才能到山脚下。沿着徽山一条下山的小路直接走到了有名的徽州老街,鳞次栉比的徽派商家建筑尽显昔日徽商的荣光。新安江上的古桥历尽沧桑,千年岁月积淀的徽文化就是从这里走向四方。在街边一对下岗夫妇的小店吃晚餐,五元一碗的馄饨味道很香。路旁公园有人在低吟浅唱,从这里走出的徽班进了北京,才有了后来被称为国粹的京戏。徽州古称歙州,其一府六县的格局始于唐代,旧时的州治也不在今日屯溪,而是在距屯溪二十公里外的徽城(今徽州区)。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从徽州安庆各取一字称安徽,这成为今日安徽省的起源。在这里了解到今日本地人心中的一种痛和一个遗憾:这痛就是今日婺源被划归了江西,这遗憾就是由徽州到黄山市的改名。愿以后的历史能抚平徽州儿女心中的这个伤痛。
      祝福徽州美好的未来。庚子雨水
一直走发表于2020-02-20 17:35  
分享到 
(461次阅读/2个评论/0人赞过)
    伊森Eason
    好地方,有照片来几张
      谢谢伊森关注,我的照片上传遇到些麻烦,你先自己百度一下屯溪老街和戴震公园图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