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三险最便捷的穿越线路
红螺三险最便捷的穿越线路
红螺三险去过两次,印象深刻,但也感觉没有传说的那么惊险。最主要的是走那条线路太长,翻宝金山,出坡峰岭,翻上翻下,进出不太方便,所以多年没有发那条线。
这次发红螺三险活动,是因为群里新队友增加较多,许多队员没有走过红螺三险,希望我发一次活动。而跟其他队他们不放心,感谢队员的信任,决定发一次红螺三险活动。但我又不想走传统的从泗马沟翻越自由石岭走药王谷去红螺三险,回来翻越宝金山从坡峰岭出来这条折磨人的线路,我选择从杏黄往返环穿红螺三险。这条线路算是休闲级别,爬升不大、路不长,还能享受红螺三险的刺激,而且一路景色也要好。
线路设计好,发布了活动,就是找车。去杏黄村的村道只能通行38座客车,50座以上比较困难。周四报名人数就满了,车辆也好找,现在是旅游淡季,现抓车都有。进入杏黄村梨园时,坡度很大,队员全部下车徒步,司机把空车慢慢弄到村中的停车场。我们徒步上去,司机的车也到了。在停车场收拢好队伍开始出发。
杏黄村的柿子那个多,我们无心暇顾,杏黄村是以梨著名的,但今年的梨不是很好,地下一层,多数树上是光秃秃的,少数有梨的树上,梨也大部分是烂的。杏黄村主人许皇上说,今年天热,梨在树上呆不住,都烂了,再一个前几天那场大风,都吹掉了。所以今年想去杏黄摘梨是不行了。
穿过梨园,慢慢爬升到第一个景点:不掩门。不掩门就是高耸石壁上的一个豁口,像一扇打开的门,还有门坎。山形漂亮。四周奇峰高耸,如锥如柱,绵延起伏,恰好轻云飘过,雾锁峰颠,如梦如幻。转过不掩门,就可以看到垭口的高压线塔。查看轨迹路网可以看到穿越红螺三险的环形路网在西边的汇合点,这里路标密集,注意走逆时针,这样是上红螺三险,顺时针就是下红螺三险,那个危险系数可就高了。过汇合点不远是个平缓的山岭,这时注意看左侧远处的山崖,那里的断壁就是红螺三险。如果有大队的驴友穿着红红绿绿的冲锋衣在那里攀爬,目标会非常明显。我到达山岭时,看红螺三险处的情景:绝壁中的一条石缝,一队驴友在排队攀爬,崖顶上又是一队驴友拍照休息。站立处的崖呈哑铃形,是整个一面立崖的边缘。
通向红螺三险的路并不下到谷底,而是从半山腰沿几乎平行的山腰小道弯弯绕,其中有一段石栈道,与第二险的石栈道是相连的。第二险就是上一个陡坡,到达凌空突出的石栈道,这个石栈道就是三险中的二险,第一险说是一处乱石陡坡,因为山洪冲击,现在已经无法确定哪里是第一险了。我们这次直接越过前两险,直奔第三险。路过三险下面一处建筑,在绝壁下开出很大的平地,建有房舍,形成一个很大的院落,如果是住家,当年进出可够艰难的。如果是修行僧侣,此处远离尘世,绝对幽静恬淡。
我到达红螺三险时,已经有几个队员上去了,我带了绳子,本想从上至下贯穿系上,但绳子不够长,只能系到半道中的树上,上面的险境只能靠自己努力。
这条三险石缝当中生长着一颗胳膊粗的树,是攀爬当中的安全依靠,多数队员会在这里休息一下。石缝下面是个小平台,可以站三两个人,石缝中是先人用石块垒砌的台阶,这台阶不规则,可以落脚的位置很少很窄,只能说是个垫脚点,必需有双手攀抠才能保持平衡。垒砌的石阶上,每个突出来的位置上都落满了碎石子和尘土,增加了扒抓和踩蹬滑脱的危险。每攀一步都十分小心,直到手抓住那棵树,才能放心一些。以树的根部为依托,站在那里休息一下,平复一下狂跳的小心脏。再上面的所谓台阶更陡,而且不是一个平面,要寻找攀登点都很费事,最害怕的是手扒抓的位置不牢,或手一滑,那就是万劫不归。攀爬这里就是感觉手没有地方抓,不像抠岩石那么结实,手扒在石阶上总感觉抓不实,心里怵怵的担心打滑。我虽然有十多年的户外经验,但在这里一样感到危险带来的紧张,每落一脚,每扒一石,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一丝疏忽,最害怕有哪块石头不吃力,稍一晃动,那就真真吓死。
我很想将这些碎石和尘土清理干净再往上爬,但我身后是一串儿跟着攀登的队友,要清理就会弄他们一身,所以也不能进行清理。我万分谨慎地一步步向上攀扒。石缝的顶部横着两个石条。钻过石条就像钻出了洞口,好像钻出了地狱一样的让你豁然有种解放的感觉。洞口石阶上有比较大点的石块,如果有人踩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将石块进行了清理,先把石块扔到上面平台,再把石块摆到安全的位置,免得有人踩下去伤人。
从红螺三险上去遇到一个巨石崖,巨石上没有什么可以手抠倒脚的地方,虽然有驴友在此拴了铁链,但单人上去依然非常困难。十多年前走这里时并没有感觉这么难,当时脚下垫的土和石块有三四十公分高,就像一个台阶,稍用力就能够到上面崖楞,上去并不太困难。现在脚下的垫土被踩得很虚,下一场雨就冲下一层土,以后这里可能就是红螺四险了,或红螺三险将重新命名。
三只山羊站立岩上,看着我们艰难的攀爬。石崖上面是个平台栈道,还有个小庙正对道上来的石崖,左侧有块平台,可以看出平台上曾经盖有三间房舍,房间石壁当墙,还抹了白灰泥,这里曾经住有人家。沿右侧石栈道而行,可以看到一个山洞,里面有很小的泉水渗出。继续走在一山坳处有废弃的院落,两面有房,还有灶间,再往上盘折不远,在一处向阳的宽阔的石台上有废弃的小院,老树枯藤,两面临崖,一眼千里,千山万壑。当年主人坐崖边,听风涛,品佳茗,看云海,赏落日,红霞披身,云雾拂面,生活是首诗,动静皆入画。
在这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有四户人家,当年这里看来并不寂寞。山间的梯田也说明这里曾经有人长期劳作。可在地广人稀的古时候,人们为什么要跑到这么偏僻的深山里来生活?为了躲避战乱?还是放羊人的临时住所?
离开这户废弃的山顶人家,沿山腰小道走不远就到了照片唬人的悬崖绝壁路。直立的崖壁离地不过一米,但能拍出绝壁凌空,万劫不归的危险境地。为了拍出那样的唬人效果,还要摆拍,做出夸张的姿势。当年我用在这里拍的照片唬人,他们都吓得够戗,说我胆子太大,这要出事可就没命了,但看到从上面拍的全貌,我身边站着好多人时,大呼上当。
穿过这个能演戏的悬崖,后面的路就没有什么特点可记录,就是一般的山路。直至与来时的路汇合回到杏黄村。到村里时间还早,大家纷纷上树各显神通,梨没有可摘的,柿子摘了不少。
2019年11月19日星期二
不掩门
演戏的断崖
从上往下看红螺三险
红螺三险
唬人的演戏断崖
红螺三险
红螺三险
-
-
2019-12-10 09:43伊森Eason从杏黄走不掩门夏冰湖沟的线路走过一次,期待再走一次。抄近路走奇妙的思路思考。回复
-
-
2019-11-29 13:35rice看起来比较危险,安全第一回复
-
-
2019-11-29 13:21尔悦贺队文笔漂亮 仿佛身临其境回复
-
-
2019-11-29 00:17芝蘭君子回复
-
-
2019-11-28 14:12梅花雪吓死算了回复
-
-
2019-11-27 20:14陈凯-3哈哈,只有羡慕的份了。回复
-
-
2019-11-26 21:23好好生活好险峻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