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天山上

在天山上行走

——穿越蒙克特古道游记

行走,证明活着!

居庙堂之高也好,居江湖之远也罢,只要活着必须行走。

行走方式因人而异,登山无疑是生命强悍发出的最强音!爬雪山、过草地、淌河流……遇山登山;遇水搭桥;迎着风雨顶着上;遇到黑夜架灯行。不畏酷暑,不畏寒冷、不畏冰雪……不断向前行走……

喜欢登山的驴友,似乎“成瘾”,每有假日,抛亲弃情,整装出发。或重装或轻行,或近或远,因假期长短而定。“喊”一声,或几人成伴,或几十人成群;或公交、或租车、或坐火车、或坐飞机等,蜂拥而至!

2018年的这个十一假期也无例外,“山舞社”一行三十一人,不分男女、老壮,背上几天吃、喝、拉、撒、睡的行襄,重达三、四、五十斤,相聚在乌鲁木齐,穿越天山,吃、喝、睡在路途中,行走在蒙克特古道上……全程80公里。

2018102日凌晨6点多,当火车到达乌鲁木齐站时,半睁着眼的乌市还在假睡中,急忙下了火车的驴友们,似乎还未来得及感受一下乌市的冷暖,几人一组不等,便招手上车,去乌市南站附近与先期到达在宾馆里休整了一夜的部分驴友相聚。

八点多,八辆SUV小车一字排在马路边,领队分发了气罐,四人一辆上车出发。途经风景如画的独库公路(新疆有名的自驾休闲路线,七八月份的时候公路两旁景色最佳),或偶有小雨飘过,或偶有小雪飞扬……为枯燥的路途增添不少乐趣的同时,也让忐忑不安的心同时提到嗓子眼里了——未见天山真面目便遇雨雪,如真上了天山岂不更暴更虐?当车行进到有天山路标时,驴友们似乎把路途的小雨小雪所引起的担忧抛到九霄云外……惊呼着纷纷下车拍照留念(如图1)……

      

1                                    2

到达进山口(反穿路线)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四十分左右,整装后,大家拍完合影(图2),打开六只脚轨迹记录,沿着蒙克特古道迈开了几天行程中的第一步。第一天的里程并未规定具体数目,但领队交待,以前队七点半扎营为准,行到哪算哪,结束一车的行程。三个半小时的行军,意味着十五公里以上徒步“自虐”的开始,领队的话落刚落,前队已经开拔了,等到后队磨磨蹭蹭(比如:路上喝吃什么,穿戴什么等等临时准备)就绪时,前队已经只能望见其模糊的背影,“菜驴”与“强驴”的差距,一目了然。细节决定成功,成功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着,生活也是如此:菜与强,更多的是显示在细节上,拖泥带水者,准备不足者,岂有取胜之理?

出门在外风景的好坏,在于心情。起始的路宽广而曲长,牛粪羊蛋、杂石烂木、水坑泥洼穿梭伴行;路边顺高而下的河水一路原歌重复不止;堆积在青黄参差不一的草滩上的草垛(牛马吃的),像一朵朵巨大的麿菇别有风骚(如图3),左右屹立的雪山似乎是一排排站岗放哨的士兵,肃穆而古板,遇见驴妹也未见“淫笑”一下,自舔一下舌头呗,讨厌啦……(如图4)古道的风味与原始、古道的幽深与神秘,自从踏上泥地的那一刻起,已经沁于心肺。高原少氧,但路途的别样风景令人无法止奋,免不了要狂喊几声:蒙克特古道 我来也!

3                            图4

当时钟转到七点半时,前队从手台里传来了在二十多公里一个叫温泉地方扎营的信息,查看一下六只脚的距离,意味着最后一名队员如果要在前队扎营的地方安顿下来,在九点前到达就算不错。尽管新疆的太阳比内地晚两小时“下岗”,但此时上空已经飘起了一阵阵小雨,加快了天暗的速度,穿多了热,穿少了冷,增减衣物都不“安逸”,加上部分队员29日从北京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已经三天三夜一路舟马劳苦,未曾休整,十分疲惫。在八点的时候,天蒙蒙浅亮,次前队只好选择一块地平水近依靠雪山的地方安营扎寨(如图5),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比前队少走了近三、四公里,当最后一名队员赶到营地时,已经用上了头灯,放下背包连哭的心情都有了。第一天六只脚记录行走了近二十公里。

真是有病!正如SUV司机说的那样,你们从北京跑到新疆来爬山,有病吧(玩笑话),花钱找罪受……听到此,驴友们只是哈哈一乐,附和道:是有病!没人去辩解,司机只能想象到驴友的“自虐”与“残暴”,但他无法感受到驴友登山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俗话讲:智慧的人从不去和傻子辩理。行内人如果去跟行外的人的辩解什么,用广东的话讲:鸡对鸭讲喽……

 

5                                   6

第二天的拔帐时间原定九点,但八点左右便有驴友起床生火做饭。冷清冰凉的草坪上断断续续地热闹起来,五颜六色的帐篷一顶顶拔地而起,令人想象与仰望的新一天从九时开始。行至途中,一场不大不小的冰雹不期而遇(如图6),当最快的队员赶到昨晚前队扎营的地方时,已经是十点多了,达板……望起来似乎不算高(海拔3300多米?),但皑皑白雪,已把一座座银山,如巨峰般地压在驴友的心头,或是缺氧,或是兴奋,冰冷的外衣无法抑制沸腾而狂热的“驴心”,写在苹果红般的发烫脸上(哎……老来聊发少年狂,沉不住气!)

今天的行程是天黑之前必须翻过天山达板(所谓达板就是爬坡的意思),赶到小木屋扎营。初步算来二十多公里。但此二十公里非彼二十公里,雪地里爬坡“强驴”速度快的每小时平均也只能在二公里左右,而“菜驴”何时能到达营地,那只能靠天护佑了。

也许是早晨刚起帐筋骨还没有活动开的原因,第一个约200米高通往达板的路必须越过的小爬坡。要么直拔,距离短。要么走“之”型,距离长。而此时天空下起了毛毛小雨加冰雹,为了追求速度,省下每一步路,多数驴友选择直拔,结果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累得气喘吁吁,把昨夜休整过来的精神劲,一下子打回到原型。好在爬上坡后,有相当长的一段似乎感觉不到的爬升的缓坡路,让人松了一口气。尽管如此,但脚下雪化的泥水路艰巨        

   

图7                图8

难行(如图7)。行至途中,老天又没经过驴友同意,“霸道”的洋洋洒洒地飘起了一场小雪,而脚下的山石路由于被积雪覆盖,坑洼不一,何处是“坑驴”陷阱难以辨认,深一脚浅一脚,用登山杖探路,小心前行(图8)。远望的“马帮”(图9),让人心生“嫉妒羡慕恨”,真想蒙面“持杖”(手中唯一的武器只有登山杖,新疆安检太严,无法带刀)劫下马匹,扬长而去。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艰难行走,终于翻上了此次登山行程中的最高峰——达板。回望

 

图9               图10

(图10)经历的路程,在太阳的照耀下,山峰映雪是如此美丽壮观。

站在达板的最高峰,心中顿生无限的感慨。爬山如人生,当你坚定地勇往直前翻越生活中一道道“达板”后,还有什么能让我们停下脚步去追求美好生活?还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

   翻过达板后,后面的路几乎一直向下,相对爬坡来说,能省下不少的力气,使人暂时轻松不少。然而,此时劝君别得意的太早,因为下坡的路多为碎石铺道,或者污泥坑体,滑得很。弯弯曲曲不说,而且高低不平,尤其被马匹踩过的路,被大雪掩盖后,稍有不慎可能那一只脚滑了马蹄坑了,身体一下失去平衡,轻则扭伤筋体,重侧有骨折风险。风险之外,还有一个迷失路标的风险,当你低头看路走着走着的时候,也许不知那时走岔了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来回折返,耽误时间浪费精力,折腾死“宝宝”不新鲜!

   到傍晚的时候,高山的气温下降很快,除了速干内衣外,此时加一件抓绒的外衣,稍有些冷,如果套上一件冲锋内外套,又有些闷热,此时是考验个人身体“耐寒”与“耐热”关键时刻,寒与热应付不得当,随时有感冒的可能,而在高原地区感冒,严重威胁生命!

   下午六点四十分的时候,望眼欲穿的小木屋终于模模糊糊地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此时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双肩上还有四十几斤重的背包,一路小跑冲到木屋附近,找了一块平坦的草坪,放下背包,重重地喘了一口气。简单地算了一下当天的行程,花了近十个小时,走了近二十公里,作为前队队员之一来讲,应该为自己点赞!

   帐篷营地顺河流而扎,河水冰冷刺骨,眼看天快要暗淡下来,抓紧时间烧水洗了脚。为了犒劳自己的辛苦,奢侈一把,晚饭做了一道洋葱炒火腿肠和蛋花汤,主食是煎热的烧饼!

吃饱了,喝足了,脚也泡的舒服了,赶紧钻进睡袋,真美!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下“嘴上无毛、办事特牢”的年轻领队苍穹之昂,他本人的体力并不弱,但他是最后一个九点钟时回到营地的,因为三十多人的队伍,避免不了有“菜驴”,他很负责任的把最后一个“菜驴”“押送”到营地。户外多年,领队见识不少,但这么年轻负责任的领队不可多见(卡祖户外领队紫龙算一个),每次外出都有备选的路线,所做的轨迹从未出错。而那些自以为是,只为了嫌钱,不管不顾队员感受、爱树立领队“权威”的领队,其实什么都不是,成熟轨迹不用,自己做轨迹时喜欢“标新立异”,错误轨迹曾把最前面队员引向海拔5000多米的断崖处(一路碎石,稍有不慎会出人命),后在马帮师傅的指引下,才回到应该走的轨迹上。面对累得精疲力竭返回来的队员,一句抱歉的话都没有……

关于领队好坏的区分,我建议大家看看每次活动时队员情况,老队员越来越多的,不断有老队员带新队员进来,说明这个领队靠谱。新队员占了主力,说明这个领队靠“蒙事”过日子,“蒙”一次算一次,驴友跟他一次就够了,所以老队员越来越少!

   清晨的阳光,“冷静”地照在帐篷上,八点多,我不得不起帐做饭,滴水成冰的夜晚把堆放在帐仓里的餐具变成了坚硬的冰块。帐篷的防雨层(外帐),也贴满了薄薄的“玻璃片”,在晨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在帐篷旁边不远的地方,看到前行者留下的深深灶坑,我拾了

11 12 些干柴火,确保不会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生起了火,烧水、洗漱、做饭(如图11)。做完了起帐后该做的一切,用河水彻底浇灭了一遍火后,再次出发时,已经是上午近十点钟,今天的目的地是激动人心的美丽仙女湖。穿越过两道河流(我和另一顶帐篷是在河流的另一边扎营的),迎接我们的是一条顺河流而走的草滩路,青黄相间的草丛里,时不时地绽放出零星的不知名花朵,“采花贼”争相奔走“巧取豪夺”,嬉戏玩闹,好是自在。皮光肉粗的“牛粪羊蛋”排列着延伸向四方扩散……走在上面像走在地毯上一样舒适柔软。弯弯曲曲的河流时而湍急直下,掀起阵阵浪花,时而平流如镜,“一条大溪向低流啊,哎哦呀……”弯弯曲曲的河道,穿插在弯弯曲曲的河流旁,抬头向前、回头向后,蓝天无云,(图12)都与雪山凝目相对,“哥哥妹妹走河道呀,莫回头……”

   快速穿过草滩路,需要面对的是一处十分陡峭的爬升路,路的下面是断崖,断崖下是河水湍急的河道,如有恐高症的人那怕抬头向下望一眼,双腿会不会发软没人能保证。好在此路段很短,只有二十多米长,“逃离”危险之地后,一路上开始以碎石相伴,多数时都是奔走在河流边的斜坡上(如图1314)。“宁走十路平,不走一里斜!”驴友们不怕行走,怕的

.    

13                           14

是斜坡路(尤其是碎石斜坡路),附着力差不说,脚板底下始终是扭曲着别着劲,走长了脚趾头挤出水泡、磨出血泡后痛苦难堪,久而久之,双腿无意之间形成了夸张的大外八字,以致平常走路,脚后跟稍不注意就“侵犯”另一只的脚踝上,轻则红胀,重侧“蹭去”一块皮肉,造成血肉模糊的“惨景”。

为了纠正“残体”现象,走路时必须有意识地“强制”地把外八字腿压致内向,最好的办法是,走在一条宽二十公分左右,离地二十公分高的平坦实体上,双脚尖直行向前,多训练几次,是改变外八字的最佳方案。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一片碧绿的“玉体”,神圣而安静地呈现在眼前,难道这就是驴友们顶礼膜拜的“仙女湖”?面对“仙女湖”,我实在找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它的惊艳与美丽,如果说“必须的”话我只能用“冰碧玉洁”四个字来概括(如图15161718)。

“仙女湖”名出何因不详,但取美丽圣洁之意是无须考证的,这也看出驴友对“仙女湖”的喜爱与狂热。她坐落在四面群山包围之中,聚天地日月之精华,汇三面山流之玉液,如一位恬静美丽的待在闺中少女,羞涩地迎接来来往往的远方驴友。

在湖的上游接壤处,是一片平坦的沙石地,流水大师独特的画风,妙笔左弯右拐,或轻或重,天然生成一幅幅绝世佳作“流沙画”(图15)。沿着湖道步行几百米,从高处下撤到湖的左侧,穿过平坦沙滩上的一条小溪,停下脚步,零距离地感受仙女湖的“呼吸”。轻轻捧起清澈透底的湖水,指缝间,粒粒珍珠纷纷洒落飘飞……心旷神怡的刹那间,那种感觉似乎让人回到洞房花烛揭开“红头盖”时的激动。遐想时的场景越来越近,一翻狂风暴雨之后的恩爱,天作被,沙滩作床,“仙女湖”是否大大方方地在洁白的月光下,来到沙滩上“玉体横陈”,小憩片刻?

勿礼非视,此时的我,早在帐篷里的睡袋里呼噜如雷……

然而,哥哥非柳下惠,必须开始“嫉妒羡慕恨”了,凭什么“独脚”的已经作古的胡杨林,侨扮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肆无忌惮地光秃秃地窥视这一切?(如图1617),艳福不浅嘛……

 

15                             16

 

17                                18

为了“晚节”能保,不敢长时间停留在“是非之地”,俺不得不恋恋不舍地与仙女湖说声再见,说声再见容易分离难啊,“小贼人般的”利用眼前的杂木打掩护,偷偷地回瞅了一眼(向毛主席他老人家保证只有三秒钟),我心中的仙女湖呀,远去的雪山啊(图18),还会再见吗?回到北京的日子我担忧害相思病啊!

离开仙女湖圣地,准备在湖的下游不远之处,找到一块平坦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以此来“平复”一下俺与仙女湖约会时的一颗“春情躁动”的不老之心。然而一路直下,除了碎石路外,还是碎石路。弯弯曲曲的河流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各种杂木(图1920),根本没有合适的营地,为此我们前队只有“崩溃”般地继续前行,走出离仙女湖大约七公里之处,原以为“碎石重复疑无景,那知后有胡杨林!”

胡杨林的出现确确实实地给我一次很大的惊喜,“浑身尽穿黄金甲,染得遍地满秋色!”,

 

19                            20

穿越在美丽如画的胡杨林中,仿如行走在金黄色的大道上,此情此景,绝非风景区里的景点能与之比美的!只不过胡杨林下多为碎石、灰粉土堆积,没有碎石的地方而且离水源较远,仍然无法扎营。但一路上各种胡杨林,尽显枯、青、黄本色(如图21222324),千姿百态,横竖卧躺风情万种,各占风骚!

 

21                                 22

 

23                                24

沿着胡杨林继续前行,左挑右选,终于在离仙女湖八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处离水源近,地势平坦的林中安营扎寨。安顿好后,当我烧了热水洗脚时,悠闲地等待着后队在日落之前前来“投靠”营地,但后队传来的消息,让我再次“崩溃”,他们要夜宿“仙女湖”沙滩,观赏仙女湖“日落而息,日出而起”的美姿!我能想象到领队一边目瞪口呆地欣赏美景,一边流淌着口水的色样,气得我只能枉然地大叫一声“领队你太不地道了,俺要强烈抗议!”

  

25                                 26

第四天的行程,相对于前三天来说,稍显轻松,按照六只脚记录,估计大约有15公里的路程,相对于后队来讲,要少走八公里,起帐时间推迟到中午十一点。刚走出胡杨林不远,迎接驴友的是倍于前面难度更大的陡坡路。难走不说,走着走着,塌方了没有路,必须下撤到河床,绕过危险之地,又要从河床直拔到陡坡路上,(如图27),一路上不断地从手台中传来后队队员焦急地询问前队怎么走啊?大有哭爹喊娘的架势,但后队无法回答前队的任何问题,因为前队根本不知后队走在什么位置,后队队员所形容的陡坡路几乎是今天要面对的“正常”路(如图27),都是“如比”的难行,应该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改成“陡坡难难

27                              28

于下地狱”!驴友们几乎崩溃般在地狱中行走,只盼心目中的那座铁桥啊(如图28),快点出现在眼前!只要跨过红色的铁桥胜利就属于勇敢者!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前队八人欢呼地跨过了铁桥!把帐篷驻扎在盘山公路森林管护站旁,也是第二天上午十点接驴友的车辆约定的地点。

到晚上六点前后,全体队员归位,部分队员含着泪水欢呼着、惊叫着……胜利啦!

龙哥   /

孤独客发表于2018-10-13 22:35  
分享到 
赞过
(1753次阅读/2个评论/2人赞过)
    一直走
    咖啡
    庄悦
    文笔真好,写的真美,犹如亲临仙女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