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重走长征路第3天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天气晴朗

路径:信丰——古陂——油山镇——大余

行程: 200公里

时间:  早9点——21点

房车露营地:

 

我们今天来到了信丰县古陂镇,因为我们要寻找红军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烈士的墓碑,洪超是彭德怀元帅的爱将,1934年10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开始长征。部队在安远、信丰间突破第一道防线时,他奉命率第四师攻占固陂圩。亲临前线指挥,挺身向前,激战中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彭总在含冤去世的前夕还不忘告诉身边的人不要忘了他的老部下洪超师长!我们这次长征要拜祭的第一位红军烈士就是洪超!

在古陂镇政府当罗老想找人问路的时候,巧遇了25年前给他做向导的人,他们的见面非常具有戏剧性,2人四目相对一下都愣住了,仿佛在相面!向导说:你不就是罗,罗,罗开富吗?名气好大哦!罗老回答说:我是罗,罗开富。那人接着说:你当年就写我们古陂灯火辉煌!

25年前为罗老徒步走长征路做向导,如今相遇,2人都非常激动

今天再次为我们做重走长征路的向导

前往洪超烈士纪念碑的路是非常难走的,

应该用爬山涉水来形容,尤其是我的车,做为后勤保障,我的车上装满了东西,一路走的过程中用祝大哥的话讲:人在到处乱摇,就听的车上到处乱响,是车上的东西都掉下来了,后来听不到声音了,不是路

好了,是东西都掉地板上了!

有个坡我冲了3次在最后冲了上去。罗老亲自动手帮我指挥,抱草垫路,(图片要看连接的祝贺的博客)

当年 为躲避国民党,公路大陆都是国民党,连小路都是民团,红军长征的路必须要穿山而过,

红军路现在也还是很艰难的,开始的7公里我们就开车走了45分钟!

这就是当年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3军团左翼,掩护中央纵队的,就是从这条小路上突破第2道封锁线的。

在用了2个多小时后我们才走了20多公里,来到了洪超烈士墓前。

洪超  

190981日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幼失双亲,与祖母相依为命。为谋生存,当过童工、学徒,并一度沦为乞丐。192610月,革命烽火燃烧到下新,他才得救。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开始担任本乡儿童团团长,带领儿童团员,坚决与湖霸作斗争。19274月赴省城,参加了武汉教导团。七一五蒋、汪叛变革命后,随部队去江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参加红四军,任班长、排长等职。19291月,调红五军司令部,任参谋。同年下半年,红五军党委派何长工、李灿率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开辟革命根据地,洪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十三大队中队长,随部队进入鄂东南。19308月,升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四师团长。1932年,红三军整编,接任第五军第一师师长,10月,任第三师师长。19337月调红八军,任四师师长。193410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开始长征。部队在安远、信丰间突破第一道防线时,他奉命率第四师攻占固陂圩。亲临前线指挥,挺身向前,激战中不幸牺牲。

 

 

洪超烈士永远的长眠在蓝天白云下,笑看漫山杜鹃。

自古英雄多磨难!“古来忠臣良将都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用采自山坡上的杜鹃花和松柏献上我们对英雄的敬意,在烈士墓前鞠躬默哀!

 

在村政府简单的吃点午饭,我们去了村里的小学校,个书包

 

 大山里的孩子们

 

 

她们需要大家的帮助,为她们建立个图书室,为她们提供实验器材

(历史标语)

 

这是一座老旧的房子但是却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墙面上还保留着很多红军时代和长征出发的标语,

据罗老研究分析至少有4个时代的标语,北伐战争时期,中央红区,红军长征出发时期,解放战争时代

 

最早是北伐时期的

长征发表于2009-04-15 19:29  
分享到 
(1427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