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1580挑战记录第一段:带你遇见最美的户外精神,走出最暖冬季徒步线路
原谅我时刻这么多天才来写游记,因为有一个非要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在修照片所以发帖时间比较晚……
诺,非要做这个像模像样的宣传图……↓(说实话还是很漂亮的……)

取材自本期第一段环北1580探行活动:
活动路段:贾山-唐指水库-茶棚村-峪子沟-龙湾屯
活动强度:全程12.6公里,上升550米,下降540米
自从《环北1580》这个活动正式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驴友的推崇与喜爱,也让我们这一群人变得对这个公益事业更加具有信心,如果你还不清楚什么是《环北1580》请点击传送门,来看看,环北1580有五千多人都在关注着,其他网站也有千位驴友共同响应支持,还有提及众筹的,在这里我统一回复一下:环北1580目前阶段不接受众筹,待活动形成规模以后才会开启众筹模式,费用也基本用于无法公交抵达路段和一些参与者的装备损耗上。
【当日活动路径】
12月16日活动一共百余张图,我精选几张给大家展示一下……
其实,几百张图我也有选择恐惧症,每一张都像放,可是又特别长,怕你们看不下去……
先放上一张活动轨迹图,以免你们不清楚初期的强度……

我在这里说明,每一期我们都会在出行完提供共享轨迹图,环北1580的公益宗旨就是为全体驴友建立一条环北京超长的徒步路线,这条路线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所有驴友的,我们只是探行者,前期并不发布测绘的轨迹图,考虑有几点,1、户外安全因素的不确定性;2、以防商业之嫌收费利用(禁止任何商业队以环北1580名义向队员收费);3、没有保障团队个人探行危险系数大幅度上升等……我重申一下,环北1580是我们的残梦老师早在几年前就先行提出过的概念,由户外某网站曾投资过几个试行段,但是后期出于该投资方种种原因最终搁置到今天从新被我们挖掘出来并梳理、策划、规整之后形成了统一的、有逻辑的、更有安全保障的公益建设计划。
然后我们题归正转:
老孟作为《环北1580》的御用摄影,这细节和拍照水平功力,真的不是盖的……
让我选几张带细节的供你们欣赏……




然后我开始搬运工作,由于有人喜欢较真,我给你们提供一些文字搬运和基础的本期队员介绍
按那位喜欢跟细节不过不去的同志的话,我应该这样来介绍
我们先把环北1580第一弹队员列探路群英榜单展示亮相↓↓↓
第一位:爱笑大帅锅:小腾(你确定是这名字么,我怎觉得不像……?)
【上传图片真慢,是因为太帅导致网卡了吗????】

第二位:女超人收队兼高颜值美驴,夕月(老熟人了……)
【夕月同志的责任心着实让我们那位喜欢较真儿的中年老同志惊艳了一把……】

第三位:慢慢悠悠却走的很快的,翼逍遥
【逍遥,翅膀,多么洒脱和快活的名字啊……老同志这照相水平一绝,这光……】

第四位:听说当天零下4度所以穿多了的,麦子
【麦子这属于全副武装系列的,武装到牙齿了……】

第五位:行走的诗人:顾城!哈哈错了他其实叫:王敏
【嗯,以后回顾贴的事情应该交给他来负责……】

第六位:我们拍照老艺术家告诉我唯一遗憾没有近照的同志,艳艳

第七位:某户外网站的资深老驴,行走江湖数十载,但是有一个人记不清的名字
到底是叫九九81,到底叫99,还是叫81,老艺术家说他也不清楚了……

第八位:喜欢沾花惹草的,雅典娜,嗯,跟我们的老艺术家爱好相同,甚好,甚好!

第九位:很有公共精神的,超超,老艺术家不爱夸人儿,这个评价很高呢……

第十位:嗯哼,允许我严肃点,嗯,正式介绍一下,60岁的高能领队,残梦老师

然后呢,老艺术家没给自己拍照,我也就不放了……
顺便说一下上方排序不分先后
人呢,介绍到这里了,文字呢,我从老艺术家那里搬运吧,较真儿,你没辙,太文艺范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会适当在里面吐槽的……)
前方高能文艺范小心……
天气预报今日零下4度-6度,按山区温度低于市区温度3-5度算,很可怕,所以后来发现有的同学穿多了,这是满载着顺义人民的730公交车上随拍情景。

下车之后因为第一个到达,天寒地冻的站着冷极了,所以百无聊赖的拍几张当地照片,新农村建设多少年了,却也还能找到岁月的一丝丝痕迹。(←瞅见没,这才第二句文青范就开始了。。。老艺术家就是老艺术家,写文字得有深度,嗯,天这么冷,还得带点温度……)

生锈的铁栏杆,刷过好几遍漆的墙壁(老艺术家对细节的把握其实令我佩服不已……我行走时就是眼朝前,心朝地,旁若无物的直线抵达目的,很少留意周遭细节……)

摩托车专业维修(这句我改一下,带着沧桑与斑驳痕迹的古老牌匾上依稀雕刻了几个字,带着浓浓的时代感……怎么样够文青么……)

墙角的几只大白鹅,我这点就没抬闹明白,没有河的地方干养鹅是咋养的?(这个我就得批判我们的老艺术家了,谁告诉你城市,没喝水就不养鹅的,你不知南锣鼓巷有一只大鹅贼出名么,每年夏天都出来遛弯,弄得跟皇上微服私访似的,熟视无睹的行走在那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中,不幸的是那家大白鹅的主人还是我朋友……)

空气是冷的,但清晨的阳光耀过疏离的柏树枝桠,还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点点心理上的温暖(嗯,对于植物这一点我们的老艺术家颇有研究,而且对于野外的享受方法独有一套研究……)

拍了一张简易篱笆墙,感觉不挡风,只是为了挡目光……

【活动正式开始】

和雅典娜聊了一会天,她教我使用百度地图的某功能,聊着聊着,在地铁俸伯站集合的同学们就来了,惊诧看着我的满面阳光的那个是翼逍遥……(算了,有代沟,至于APP这种东西我就不吐槽了,反正百度会让人撞墙……)

我们沿着轨迹需要顺车方向走500米,路过一个奇葩公共厕所,前面关闭,后边开放,哈哈,向前的空档,雅典娜和领队走在前头并肩聊天……(我们的老艺术家捕捉细节的功力已经达到一个“丧心病狂”的程度了,连厕所的形状都要留意……让我等凡夫俗子望尘莫及……)

我们,开始在山村小道--洋灰路上热身

蓦然看见,前方围起来一座小山头,放眼望去树丛间有积雪,其实是白色石头(少侠,哦不,大师,好眼力!!)

往左,就这弯道左拐过去,有山林防火的扯着嗓子说话:不能生火啊!不能有打火机,不能抽烟....

小阶梯,慢慢爬,大家一路有说有笑

这家伙,开始撤掉了围脖,有点微微的发汗了(老艺术家的关注点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世界观……)

九九同学很轻松的样子。。。

唐指山水库,远远的看,秋冬季节规模很一般,盛水期会好很多……

山顶有一个小亭子,残梦老师发表了一点感言之后继续上路

拍了两张人像,她对着我抿着嘴笑了笑,代表礼貌,当时并不知道她叫麦子

各种得瑟和欣赏(装备貌似很齐全……)

继续走,继续冷

穿过小山,过木排桥之前,拍了一张茅草叶子,阳光下很美(老艺术家对于静物的捕捉,真是我这等学渣需要仰望与学习的……)

超超抄着手,跟在残梦老师的后面……

再后面,是长龙跟随

四人帮,正缓缓朝我走来,很有,气势!(老艺术家就是老艺术家,这词都跟用不怕被河蟹么……)

过桥,吃米线

走上一道小土梁,有点风萧萧的感觉

九九老师自觉断后,看

大帅就是很凸显(这颇有些行军的架势啊……)

草,和包,有点小意境,说不清道不明(哲学,太哲学了……我想说这构图好!!!)

三个女人交流香囊的前世今生

继续向前,红得鲜艳

在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一个休闲象棋台座,两名红衣主教兴趣盎然得上去杀了一盘(题外话:象棋,是我儿时的噩梦,我爸,我爷象棋高手,你们对一个五岁孩子真下的去手……赢了我一遍始终不肯罢休,知道折磨到我对象棋彻底丧失了兴趣再也不来拿象棋烦我,这爷俩下象棋把全胡同的一圈胡同都给棋友都给折磨怕了,就来折磨一个那时候年仅五岁的孩子……由此可见我应该不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经过村庄,围起来的院子里居然还树挂着苹果,路边随处可见不要的山楂,摇一摇(我下意识的要拿手机……这什么毛病……)

队伍很集中,防止被狗咬

小上坡,小意思
未完续待……
环北1580挑战记录第一段:带你遇见最美的户外精神,走出最暖冬季徒步线路(2)
XY的鞋,我们一度认为他穿的皮鞋,所以我给他讲了个菜鸟第一次去爬海坨穿皮鞋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我,那是在04年……(又是海坨山那点事儿,今天上午老艺术家又给我讲了一遍,但是我没告诉他的是,今年五月我们一起出门他讲了一回,七月他也讲了一次,十月大概也隐约提了一次……今天,算了……)

超超,虽然走得很悠闲,但他老皱褶眉头,想心事

这个步道除了立了个围栏之外,基本上保持了原样

就是,这样

爬过山脊,回望一眼,还不错哟,虽是大北京,也可以有,田园梦想

前方的山会让人感觉的此次徒步穿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路就在脚下,谁说的

草,就在脚边呗

九九正迈步向前

残梦老师说,下边的那个避风处我们吃饭休整

往上一点看,左侧就是我们要走的上升路,然后下降到谷里,在上升走右侧的山脊(仔细看图,这完美的细节控,真令人恐惧,要不是我清楚老艺术家的生日在四月份,否则我真的以为他是个处女座的……)

所以跟老艺术家出和残梦老师一起出门的人可以放一百八十个心,绝对安排的妥妥的
管他呢,先敬五脏庙(这是老艺术家游记原文引用)

小小的火锅腐败以下,江湖儿女,随地就坐

开干(冬天这一顿,我看着就感觉到爽哉爽哉,快哉快哉!!!)

其实没吃饱,就是吃个热闹 (山间行路,不宜过饱,您忘了么……)

收拾停当,上路,先进双佛山山野步道

其实休整得蛮不错的

有一块带雪的石,仔细观瞧,这地方怎么老是视觉欺诈(您不都练就七十二变外加火眼金睛了么,还看不穿这一是块“顽石”么……)

阳光下,步道给人的感觉,像新疆的缩小版五彩滩

看,人家的鞋可真不是皮鞋(百用不厌的梗,今年的段子新梗绝对不是胡可他爸的冻带鱼,应该是老艺术家的皮鞋……)

这是噱微有点点累的感觉

不知名野草(细节捕捉控又附身了……)

和不知名巨石

回望我们下来的吃饭点前的山,先爬到最高尖塔处,在横切往左,之后直接下来,避风吃饭

继续往前,阳光刚好照在,那道山粱上,一袭红衣,配以荻花

驻足美景,他们在说些什么

看这扭腰的翘臀,哈,旁边的那谁,瞅啥

栏起来的一道梁,长相不俗

再回头看站在高处的99老师,多么的意气风发

几柺几不拐之后,蓦然发现,一旁自然风化的石头纹理,是真的漂亮

下坡,也可以算下撤点

美女殿后,不愧是女超人

回望一条山谷,发现人们都在平原里

一次小小的探洞,据说深不可“侧”(又触碰到老艺术家的兴奋神经点了……真是一次不期而遇的“惊喜”)

回望山脊上休息的长廊凉亭

再看即将攀登的曲折回廊步道阶梯

经过此处门楼,之后一路攀升

左右的山峰不算雄奇,但也颇有气势

之字形的步道回廊其实还是很考人的耐力

猛然间冲过来几个大个子,爬得飞快,还问我,你们是专业的吧?哎呀!我这一头汗

到了仙山洞洞口前,应姑娘的要求拍了这张果子,左侧的可以食用,我和翼逍遥亲侧,我叫它屁股果,因为两个果实是连着的,右侧那个不知名,可别下手……(老艺术家这幽默细胞,总是时而冬眠,时而在静寂间觉醒……)

一行人开始准备合影,我以为,合完影就要下撤了,其实不然

大诗人大才子开始拍照

大家伙都知道要好好表现

这个是我拍的帅哥,在逍遥洞前

此处为重要分水岭,往上走属于未开发野坡,首先需要翻越栏杆

看这个角度,知道攀爬的难度,可能有些人不屑,但因为我们沿途渲染了前两日在棺材山徒步摔死了一个女驴友,所以速度不知觉被拉慢了好多。不过也好,户外处处有风险,有时候出事的地方,不见得要多难爬,要多陡峭,往往一小段不注意就有生命之虞,不可不慎。

回头看我们拍照那个逍遥洞口,其实算个天生桥

开始采取四驱模式了

这一刻,我看见了户外精神

到了顶上,往右边是悬崖,原本有条路,领队和夕月都过去看了,最后也没寻见,所有查轨迹改为走右侧,看看前边的山脊就是我们计划中的下撤路线,最后因为诸多原因选择了走山谷不走山脊,最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冬季5点,天就看不成了,如图:1是原定计划,2是临时计划

到了顶上,往右边是悬崖,原本有条路,领队和夕月都过去看了,最后也没寻见,所有查轨迹改为走右侧,看看前边的山脊就是我们计划中的下撤路线,最后因为诸多原因选择了走山谷不走山脊,最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冬季5点,天就看不成了,如图:1是原定计划,2是临时计划

看夕阳下,我们闲庭信步的大才子!这点强度,对他来讲小菜一碟。
环北1580挑战记录第一段:带你遇见最美的户外精神,走出最暖冬季徒步线路(3)
时间紧迫,开始下撤

岁月鎏金,你我共此时

夕阳为证

请称我为背影大师

还有好多个背影

半人高的野草,因为在山顶得以留存

大帅哥,回过头来看看后队行进速度

回望我们走上来的步道,白色为上山实际线路,圆圈处是一个透穿山崖的天生桥,如果下撤就按照红色线路即可返回起始登临处,顺沟出去乘车,我们是继续上行路线.

正前方左侧的倾斜山谷

太阳彻底落下去了,不过我们的心就像衣服一样依旧红润鲜亮

侧卧安睡的猩猩在和夕阳赌气

不断的爬低走高

哪里都是黄草梁

又接近下撤点一步

果然路是人走出来的

很多地方屁股着地才能下得去

请注意看,我们的下撤点,在画面左侧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个穿绿衣服的那儿,他提前过去做了个“记号”
然后我们就和太阳比赛,我们翻了围墙,我们被林业部门逮住,然后他们居然开车送一行人去就近的公交车站,还是好人多啊!

祝贺《环北1580》第一弹有惊无险完美收官,你是否,看到了你要的户外精神?别着急,我们一共有100多个分段期待着与你共舞。随时欢迎参与,共筑史册

《环北1580》简介:凡事都得有人去做,生活在北京,工作在北京,或者某种原因漂泊在北京的我们,各种说得出说不出的无奈左右着紧张的日子,就像与命运抗争虽然胜者渺渺,但并不代表就不去尝试,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去丰富自己的人生。
爱好徒步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需要一个精神的印记,需要某事某物承载我们的被生活有意无意的孤立起来的那颗心,于是好事者在北京周边规划出一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山地越野步道,希望集合北京优质的户外资源及身后的户外驴友群体共同实现这一梦想。

这是一条正在勘查中的户外线路,起点为北京顺义的唐子山水库,终点为北京香山邮局。整条线路以逆时針走向,围绕北京周边地区,穿行顺义、平谷、怀柔、密云、延庆、昌平、海淀、房山、门头沟等九个行政区域。跨越梨花顶、古北口、云蒙山、暴雨顶、海坨山、燕羽山、八达岭、蟒山、八达岭、髽鬏山、灵山、十渡、大小西山等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山地区域。线路总行程1500公里以上(含部分分段的下撤路段)。

倡导、勘探并创建京郊1500公里徒步穿越大环线步道,是一次对社会有益的尝试,是北京乃至中国可持续文化建设的创举,不亚于当年崔健第一次用沙哑的嗓音在工体唱起那首《一无所有》
我们仅仅作为发起者,而推动这个事情还要靠广大的徒步爱好者们群体力量,所以1580全程均为AA制,为什么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香港有麦里浩径,美国有阿帕拉契亚山道,新西兰有汤加里罗北部环线.......说起来是步道,中国有什么,作为中国国都的北京有什么.......
目前来讲其实完全处于一种理论的设定.......好多地方需要设计完善,弹更迫切的是得有人开始去测量去考证,去身体力行,庆幸的是我们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未完正改动
欲知更多详情,请QQ:1508010711 (这是老艺术家的联系方式,我的是love594486877)

ペ◆黑色ジ发表于2017-12-22 18:14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