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村,现实中的乌托邦
时间:2017.06.10地点:开化龙门村天气:雷阵雨人物职业:旅行规划师:彭倩我要走遍浙江每一个我想去的村庄!
我已深深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曾经出行前总是担惊受怕:要去何处,怎么去,吃什么,住哪里。现在却经常临时改变计划,于是来到出行前从未听过的龙门村。
客运站乘坐开化前往马金的班车,到达马金后转乘前往钱江源的班车,齐溪镇下车。车上,一个阿姨和一个大叔闲谈菜价,得知两人所付价格毫无偏差,便笑笑停下了谈话。短暂的一幕,让我倍感温馨:小小的镇子,简单的场景,朴实的人群,无关痛痒的话题,平淡无奇的一辈子。我喜欢在农村遇见陌生,喜欢城市昏暗的路灯,喜欢在没有任何安排的时候,躲在房间,直到淡忘自己是谁,为何生存。

后来,我也和车上的人聊天,发现有对父女和我同行。女孩叫娟子,也是今天从杭州过来的,回乡探望生病的亲人。她得知我来探路,告诉我可以去找村委,而他叔叔就是村干部,还开了农家乐,可以住在他家。由于下车后离目的地还有好几公里,我和她一起坐她叔叔的车子前往。一路上,他跟我普及了很多龙门村的相关知识,原来龙门村不是一个村子,由好几个村子组成,而我计划去的是外山古村。

其实,我本没那么害怕,每次出行都被妈妈叮嘱到神经敏感。想到曾两次穿裙子被非礼的情况,再也不敢身着长裙单独出行。于是每次都尽量打扮成中性,唯独一头长发出卖了自己。如此热情的一家人,让我内心有点恐惧,自己会不会从此丢了性命?可我宁愿相信我遇到的是善良的人,收起那令我惭愧的戒备心。事实上,我多虑了,这确实是温暖的一家人。叔叔家门口装饰得很精致,我参观了三层楼所有的房间。我把行李放下,叔叔让他的妻子和儿子陪我一起去外山古村,而他则继续钓鱼。

与途中巧遇陌生人的感觉略有不同,刚开始觉得甚是尴尬。庆幸的是,这个小名为苗苗的男孩十分开朗,自来熟的性格让我觉得非常亲切,我们很快进入有说有笑的状态。我原以为是盘山公路前往外山古村,没想到大多是台阶,有些地方坡度甚至大于75度。

路过貔貅,往上前行,一路上是造型奇特的古朴小桥:钟离桥、果老桥、龙骨桥、彩虹桥、鹊桥……每座桥似乎都有故事,就像这条山上通往山下的滑道,记载了多少人的欢笑。

苗苗总是跑在前面,我和他妈妈则边走边聊。
我:他好活泼啊!
婶婶:他经常带客人来玩,那些客人都夸他厉害,都是自己爬上去的。
我:没想到这么小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游了。
尽管婶婶说他调皮捣蛋,尽管苗苗一直叫她肥猪妈妈,但她一定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

走在前面的苗苗总会回头看我一眼,或干脆跑到我身边说一句:阿姨,快点!等我走到他身边,他会给我一个笑脸,然后问我有没有拍下照片。虽然内心抗拒这个称呼,却因他的可爱开心地回应。

苗苗是个挺喜欢拍照的小男孩,总是特意在我的镜头下摆造型。

同样的动画形象,让我想起台回山稻草打造的光头强系列。苗苗的小辫子也是很大的亮点,我偶尔会忍不住摸一下他的迷人“长发”。
还有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出现于此,我感觉自己仿佛误入了西游记五指山下。

山林里出现蜘蛛、青蛙也不奇怪,但这只青蛙竟在离我手5厘米以内的地方,一直保持这个姿势,纹丝不动,难道它知道我在给它拍照?

婶婶说7月份这里会举办亲水节,其中一个项目是捡青蛳比赛。她指着下过雨的小溪流,说:你看,水面好多青蛳,这个只有开化有,我们有时候捡回去,做给来这里玩的游客吃。说着,她已经走到溪边,开始捡那些我小到我根本没看清的青蛳。
走在丛林小路上,我发现婶婶一直盯着水面,她想捡更多青蛳。这样有趣的体验,如果我穿着凉鞋,或许也会加入她们的行列。

清澈的水流,清脆的瀑布声,此时此刻,我放纵自己在深山老林,再也不问生活琐事,更不惧岁月沧桑。

婶婶摘下一片树叶包住捡来的青蛳,除大小和颜色的差异,我未发现与螺蛳有其他的区别。

旁边的一片叶子与其形成对比,是生命与凋零,是陪伴与孤单,却都有对家的回眸和归盼。
突降大雨,幸好我们都带了伞,路过另一个瀑布,走向更高的台阶。我故意走在后面,希望留下属于这对母子的有爱瞬间。

路过竹林,快到古村的时候,一条蛇窜入草丛,我大叫一声“妈妈”。出行前小叶让我注意,这个季节蛇比较多。没想到,真的遇到了。姐姐说这叫乌梢蛇,无毒,吃了对皮肤好。上网一查,真是传统中药。然后,苗苗就开始嘲笑我居然被吓得叫妈妈,自己想想,也是挺搞笑的。

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山顶外山古村,村子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房屋少且并不整齐,阴天之下总感觉拍不出原始古朴的美感。婶婶带着苗苗去洗脚,我则继续穿梭在古村的泥泞中。

他们在认识的奶奶家驻足聊天,我一个人在风雨中,想尽可能去发现这个村子不为人知或并不被在意的美。这里的房子,有时形单影只,有时三三两两,一个老人坐在门口,目光凝聚在我所在的地方,不知他是否觉得我很傻,冒着大雨拍着他并不觉得美观的房子。

仔细去看,便会发现空气中的雨水,滴落屋檐的是故乡的缠绵。

当灯笼在风吹日晒中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当曾被用于某种用途的铁盆完整不再,当钥匙锁住了谁与谁的过往,当虚掩的门只透露出隐隐的悲凉,我感觉,开化总喜欢用下雨的方式,对我讲述村庄的故事。或许只有我能听懂,或许正好你想诉说。
我看见有个小孩曾在这张凉席上蹦蹦跳跳,我看见有个爷爷曾穿着这双鞋挑着竹簸箕在地里风雨飘摇。
当我知晓你的故事,雨停了,两个阿姨靠在桥上说着什么,坐在门口的爷爷仍看着我。

还记得上次去青田栀子花基地,却未在栀子花开花期。这次意外收获香气四溢,内心是满满的欢喜。奶奶见我喜欢,让我摘几朵带回去,我也就不再客气。

婶婶也摘了几朵栀子花,我们便与老人作别下山。这次下山,我和婶婶似乎多了一些话题与感想。
婶婶:我们喜欢住山下,他们喜欢住山上,换一下,我们都不习惯。政府想让他们搬走,可她们不愿意下山。
我:肯定是有感情的,我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也不愿意搬家。
婶婶:他们平时还要下山去摘玉米,挑回来喂猪。
我无法想象,陡峭的路段,长时间的攀爬,年纪大的人,怎有这番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在这里?

我和婶婶又聊到龙门村的农家乐,这里农家乐数量很大,我记得叔叔说他家是从村口开始数的第21家。
我:我本已经做好了不能洗头不能洗澡的准备,没想到你们家装修得这么好,和酒店一样,还有独立卫生间。
婶婶:我们今年才营业,客人和我们有共同话题,都相处得很好。我们家很多东西都是我在淘宝上买的,包括灯具和卫浴。
我喜欢卫生间的洗手盆和桌上的花束,仅仅是因文艺情怀而触发的喜悦。婶婶说这是她的手工插花,花瓶装饰也是亲手制作。我也买了很多插花的玻璃瓶,却因忘了买麻绳被我打入了冷宫。

快到山脚的时候,婶婶给叔叔打电话,让他过来接我们,叔叔说他还在钓鱼,要一个多小时以后才回家。挂了电话,婶婶埋怨叔叔太迷恋钓鱼,每次钓不到几条,到家也不好好收拾工具。虽然如此,总觉得婶婶的话语间仍带着些许甜蜜。晚上,我们共进晚餐,这是我在探路经历中最丰盛的一餐,也终于品尝到开化青蛳。喝着饮料,叔叔时不时和我们碰杯,却唯独漏了苗苗,直到叔叔跟他碰了杯,他才作罢。奶奶一会儿拿咸鸭蛋,一会儿拿炒豆子,一会儿又问我要不要喝米酒。我并不喝米酒,但盛情难却,且红酒做的米酒,还是挺新鲜。

叔叔说家里客人多的时候,是他和奶奶做菜。他得知我妈妈是个配菜师,便猜测我的厨艺也不错。我说我很喜欢做菜,特别是有人想吃的时候,就更有动力,别人说好吃,就特别有成就感。叔叔说他也是这样,我们居然有了烹饪方面的共同语言。想起最近翻拍的《深夜食堂》,虽然评分不高,但我想和黄磊那样,有一家小店,客人不用很多,但很固定,他们喝着咖啡,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我用一杯果酒换一个故事,我可以写出很多书。我希望自己的摆盘让人赏心悦目,我希望我的食物可以治愈人心。

饭后,我们打着伞看露天电影,想起小时候很多人一起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哭得稀里哗啦。回来后,苗苗从身后给我变出一根香蕉,婶婶帮我套被子,这辈子,可能只有叫“妈妈”的这个人会不厌其烦地为你做这件事。我感觉这里就像自己的家,这里的夜晚很安静,对我这种特别容易因为一点声音而失眠的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而龙门村就是我梦中的乌托邦。

我想,那些老人之所以不想下山,不想离开年久失修的旧房,也因为那是他们的乌托邦,他们拥有一个远离人群,没有纷争的小世界。我初次来到龙门村,得到善良人的帮助,这里就是现实中的乌托邦。
6月4日,我在地铁1号线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年轻男子,哭着蹲在地上翻自己的包,嘴里说着一些我没听清的言语。原来,他从四川来杭州找工作,被骗了钱还被打,身无分文无法回家。他打电话报警,警察不理会,去找救助站,救助站也不管。有人给他送了吃的,有人给他钱买票。他一直说谢谢,说每个人在外面工作都不容易。我也曾经历两次大骗,有段时间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单纯到愚蠢。但是,青春,就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他冒险孤身到陌生城市闯荡,我则一如既往地倔强:即使被骗被伤害,仍然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每天从地铁出口走到公司的那段路上,经常碰到一个有腿疾的男生。他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我总默默走在他身后,生怕超过了他会让他感伤。我想,以后每一次相遇,我都会这么做,希望他永远也不知道,有个女孩,对他的这份关怀。
其实,只要你选择了善良,你的内心,就有一个乌托邦。就算乌云密布,你的眼睛,也能看到夕阳。

百文文发表于2017-06-19 11:12
(216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