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驼梁两日流水账
作者-熊
不写游记好多年,我一定不会告诉你,写这一篇是为了安抚一颗躁动的心。
听闻驼梁好多年。早早在五台山的东台顶,听着友人朝着延绵的山脉感叹驼梁的美丽,虽然我至今也分辨不清驼梁到底在五台的哪个方位,可当时已是心向往之。这几年年年去五台,却一次也没去过驼梁。种草种得太早,哪想一颗种子的发芽等了这么多年。若不是赶上小五封山,让我不得不另寻佳境,还真不知这一段念想何时能解。
听闻驼梁好多年。早早在五台山的东台顶,听着友人朝着延绵的山脉感叹驼梁的美丽,虽然我至今也分辨不清驼梁到底在五台的哪个方位,可当时已是心向往之。这几年年年去五台,却一次也没去过驼梁。种草种得太早,哪想一颗种子的发芽等了这么多年。若不是赶上小五封山,让我不得不另寻佳境,还真不知这一段念想何时能解。
周六一早,起大早赶晚集,东北到西南,穿越北京城去公主坟赶车。那一面蓝色的队旗,那几张熟悉的笑脸,恍若如梦,嗯,我一定没有睡醒。七点半到两点,六个多小时车程,超出预计的路程时间。主要原因应该是临下高速路口堵了近一小时,好在沿路介绍、唱歌、午餐,加上各自对美景的执着向往,一路也不算太无聊。抵达农家院,略做修整,看见院里浅粉色的大理菊和大红的虞美人开得绚烂如火,虽然院落简易甚至些许破旧,却也别样风情。

轻装上阵,我依旧执着背着大包上山,主要原因是我太二,没有详细了解行程,没带小包,其实所需东西不多,水和少量食粮足够,只是包本身体量吓人,为了撑颜值我还放了一个瑜伽垫来维持包修长的形状。no zuo no die,奇怪的偏执,如同第一晚非要去把速干裤洗一遍一样,执着地不想第二天穿着满是泥点的裤子,结果洗干净第二天出发不足半小时又再次沾染泥点。别人眼中毫无意义的坚持,换来我一夜心安,仅此而已。 出发就奔着山谷去,像极了上次清晨的白石山,路边一大片牛群,遇到好奇宝宝的队友,牛群惊慌躲避。不过前段时间连续的降水,山涧水量充沛,哗啦啦的水声几乎掩住了我们双耳,队伍在别样的静默中前行。

多难得,在北京参加户外,能走这样有山有水的路线,驼梁果真不算辜负。先前我一直诟病北方山体过于硬朗,岩石山居多,植被略显单薄,经常露出白花花的山体,加上没有水的滋润,显得格外没有灵气。这次驼梁溯流而上,倒像是填补空白。 不过福祸相依,水流湍急,雾气升腾,靠近水边都是寒气逼人,同时由于水量太多、水速太快,山涧甚至有些慌不择路,侵占了我们上山的路。

不记得上山穿行了几次山涧了,一切安好,全靠几位领队及同行的帅哥的帮助。探路、穿行、尝试、搬垫脚石、递包,甚至在那冰彻骨的涧水中站立数十分钟,只为搀扶每一位队员平安抵达对岸。

最后一次跳跃成功,不由得与这调皮的山涧合影,数次穿行导致整个行程极为后延,可如此寒意也让你生不得半点火气。大概是已穿行到山腰,树林间偶有阳光洒落,照得山涧金光点点,只可惜树林过于茂密,否则这升腾的白雾怕是会呈现出一道彩虹吧。 随着逐步爬升,山涧渐渐在丛林中隐去身形,一段上升,到达第一个垭口。

眼看着它起浓雾,眼看着它吞山吐云,眼看它步步紧逼。刚站稳时,还能隐隐约约看见近处的几个山峰的身形,稍稍喘口气,就白茫茫一片,连刚刚露头的太阳也不见身影。走吧,走吧,往上走追追太阳,说不定能看见云海呢!这么一忽悠,大家马上像打了鸡血一样,又蹭蹭往上爬。没走两步,忍不住再回首,雾气已然开始试探、进攻,尝试越过这个垭口继续前行,若没大风救驾,怕是后队的亲们要进迷雾森林了呢。。 继续前行,植被开始有明显变化,杂木林渐渐变为统一的桦树林,刚开始以白桦为主,偶尔掺杂的红桦也随着海拔渐升而逐渐多了起来。

也不知是什么因素影响,红桦也红得各有千秋:有的不过一抹水红,淡然而立;有的颜色偏橘,像是个混血儿;也有的红得热烈,好似下一刻就会燃烧起来。抬头看景,低头看路,路上也是景。哪怕是脚边都能看见不少蘑菇,各种形状、各种姿态、各种颜色,只可惜没有辨识的能力,只能咽咽口水,留张倩影做个纪念。

遗憾,太阳好似捉迷藏,偶尔洒下几眼让你惊艳这桦树林的多姿多彩,偶尔又藏起来,再多颜色也不过黯淡无光,让你只能专心赶路。没能长久地欣赏这份美景,偶得的一瞥惊鸿,已是天赐。如此说来,太阳倒是一片好心,只有一眼的机缘,容不得你在路上耽误半点时间。 再有记忆,就是登顶了。大石头,驼峰,2281。

虽是一大片金莲花,但不由得还是有些许失望的,想必是花期已近尾声。


倒是旁边的一片白花如海,极成气候,也不知叫什么名,看着像家里做米酒的酒曲花,人蹲在花丛中极为出彩。

只是黑云压城,也不知是天欲雨还是天欲黑,远处天地迷茫一片,看不见半点绵延的山脉,虽是顶峰却无半点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天色渐晚,等不及变化,只能略失望中下撤。 蜿蜒的木栈道,登山杖使不上半分力气,腿部乏力,下坡越发难以控制,好在坡度平缓,穿行下山似乎也是眨眼之间。

出景区大门,看到哗啦啦的瀑布,虽然算是人工修葺,但水量惊人也是一景。

原本可乘坐小面回农家院,却因山洪毁路只能依靠11路下撤。沿路数处踩水而行,刚开始大家还试图水上漂护住自己不湿身,只可惜路本身坑洼不平,溪水清澈光线渐暗也辨不清深浅,一个大坑坑得好几个人水花四溅。后来大家干脆不避不让、不躲不绕,既来之则安之,防水登山鞋的亲们基本可以护住自己,诸位旅游鞋的同志早已把这当做一次戏水活动。哪有什么走不过去的地方?

明智的领队最后还是给我们找到了一辆豪华敞篷车,呼呼啦啦一车人,还沿路捡帅哥捡妹子捡回农家院,明明最后下山,反而先人一步回到院里。

大锅菜、大锅饭已经等着了,店家定是心疼我们一天奔波出汗,山野美味都可劲加盐,反而失了鲜味。饭毕,洗澡、洗衣、洗鞋、洗袜,昏黄的灯光,一行几十个人就这样在一个小院闹腾着。原本已是温馨万分的场景,领队仍觉得少了点味道,于是几位领队一合计,做出重大决定——生篝火烤鞋烤袜子!院门口的马路边,一小片柴火堆,十几双鞋整齐码放,绕火一圈;十几双袜子,挂在树枝做成的烧烤架上跟火焰共舞;十几个人席地而坐,看守着鞋袜别被飞溅火星策反,估计每个人心里只有感叹:这味道,太酸爽,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

入睡之前看了眼天,略有星星,量不惊人。虽是进山,却恰逢雨季,没有风雨作伴已是万幸,哪敢奢望星空璀璨?
第二日一早,睡眼朦胧,路过一只挂着铃铛的山羊,没来得及细看它就躲在树后不肯现身。只闻其声,不见其羊,大概还是没睡醒,我仍是犯困,人又开始恍惚。 才略上升一小段,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山谷中完全被雾气笼罩,就像一口沸腾的锅盖上了玻璃锅盖,只见白雾不见其他,甚是有趣。

再往前,依旧略有山涧挡路需要左右穿行,但较之前一日,轻松许多。进树林,爬升,原谅我太困了实在记不得什么,大概记得进树林前有一处溪水被太阳染成金色,连冉冉升起的雾气也是金色的,明晃晃的让人睁不开眼,好似下一秒就是仙人现身。大概是丢了魂,再有记忆的时候,就是已经上了垭口,一侧绵延青山到天尽头,另一侧云海翻腾如仙境。从来未曾想过,在一个地方看到这样别致的两种景色,自己所站立的这一方山脉,如同南天门,分开人间仙境。若是有的选,你往哪边走?

嘚瑟,拍照,然后休息,出发,然后我继续失忆。 接下来的两个休息地印象极为深刻。一个是中途的一个峰顶回首,发现刚刚翻越的山体实际不过是个半边山:一侧是正常的山坡,身披树林,另一侧原本是悬崖峭壁,现在却完全被雾气掩盖。雾气填补空白,半边山反而变得完整,一侧白雾、一侧绿林,一白一绿颇有点八卦阴阳之意。随着风力渐强,山体甚至呈现出流动平衡的卦象——这一侧雾气暗潮涌动,跃跃欲试想翻越山体,只是风儿遇到峭壁阻拦转而往上,这雾气也只能随着越升越高,如同一个气急败坏的白胡子,只能看着另一侧干瞪眼。

另一个是翘出的一块岩石,如同匹诺曹调皮的鼻子,坐在鼻尖跟背后山体水墨画合影,人在画中。 边嘚瑟,边休息,边吃东西,不知不觉落到队尾,此刻还想登顶怎么办?只能奋起直追,路过一片红色花海,瞥一眼就离去。实际这片花海近一人高,洋洋洒洒半个山坡都是紫红色,比前一日的金莲花都壮观,若是站在花丛中,也是一幅画。

偶尔有几株野百合躲在角落,鲜亮的橘红色也不输于人。
只可惜一心赶路,匆匆赶到下撤点,放下包拎着水和相机往上冲。其实到顶,不过身在云海之中,身在云中不见云,也不见天地,而且雾气越来越咄咄逼人,作为最后一个登顶的队员,也就瞅一眼就下去了,甚至没有欲望拍一张到此一游。有时候,风景并不在最高处,只是,不去走过看过,又怎么知道呢?
这一日的下撤更为艰难些,若说上山是溯流而上,那下山几乎就是连滚带爬地顺流而下了。连日的雨水浸泡,下山路几乎就是雨水下山的河道,要么就是泥土松软一脚下去泥土浸没半只脚,要么就是泥土被冲刷殆尽,只余大大小小的石子林立,一脚踩下去力度稍有偏差比轮滑都带劲。自己只带一根登山杖反而不好掌握平衡,干脆腾出双手,由着惯性往下滑,偶尔借树减力,毁膝盖也就这一次,拥抱一下地心引力也不是什么坏事。话说,我真的应该增加一些无氧锻炼,太懒了,这样下山的时候老是下肢乏力并不是长久之计。等我在过山涧的时候,超过领头的领队时,我自己都惊呆了。难道说,我从最后一个赶到最前面了吗? 再次踏上水泥路,就知道归途不远了。路过的村里买点西瓜吃口,再没多远就看见大巴车了。溪水清澈,洗把脸依旧是彻骨冰凉,不由得敬佩这两日站在水中为大家护航的领队。溪边树下,聚众午餐,估计香气袭人,引得蚂蚁饿极还咬我一口。

这次行动太快,不到一点就全员集结启动返程,6点左右已抵达公主坟,还能容我好好吃饭,好好洗衣,甚至看看照片。闷热的北京城,说要下雨也没下下来,一点都不讨喜,更不知比山里闹腾多久。可再不喜欢,每次离开终究是回到这里,周而复始。
你那么小,天地那么大,着什么急呢?这么几年,海坨、灵山都人满为患,不复当年盛景,可至少这次驼梁,不算令人失望。尤其是老天爷极为给力,憋了两天愣是没给哭出来,要是冒雨前行,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呢,总还是要心怀期待,草是要种的,也是要剪的,许下的愿景,总归是慢慢去努力的。 哦,还有,游记估计越来越难写了,不知是因为人傻,还是太困,若是没有照片提醒,怕是路途上半分景致都记不得。记忆不复盛年,总归也算是无法逆转的过程。
-阿诚发表于2016-07-26 21:15
(2212次阅读/5个评论/11人赞过)
-
-
2016-08-23 10:57丫头.下次一定要和你走一次回复
-
-
2016-08-20 14:06爱美爱自然文采飞扬回复
-
-
2016-08-19 16:28小毕难得看一次游记,没想到你文采飞扬,读起来身临其境~给你的文笔大大的赞!回复
-
-
2016-07-27 10:49水梦儿jiao主熊二姐姐棒棒嗒!阿诚棒棒嗒!回复
-
-
2016-07-27 10:16三丰-阿炜我一直在说:文字是最好的记录方式,等我们回首这段点点滴滴,是那么美好~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