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箭扣入囊中

去年五月走了西箭扣,北京结段让人心魂俱飞,风景却是好得让人难以忘怀。这次队长发了从箭扣出发往东到慕田峪的路线,走完了,那么箭扣段长城的精华也就都看过了。

东箭扣的重点位置在小布达拉宫,缩脖子楼,正北楼和牛角边四段,终点便是慕田峪。

 


去的时候是阴天,对于拍照不占优势,但对于爬山来说体感最好。早晨在健德门候车的时候,将包撂在车上,跑马兰拉面找雪姐她们聊天,意外吃到了雪姐跑奥森采摘的榆钱做的玉米面团子和苜蓿苗做的肉包子,口感真是不一样,真是太幸运了。到点上车,身边多了个美女,原来是上次镇边城同坐的兰花姐带的两个小妹之一小阳,今儿却只有她一人来了,就约着路上做伴了。上车就睡觉,睡到箭扣下的村子,满目都是虹鳟鱼和金鳟鱼,口水先流一地,但是这和路线无关,就看看算了。

 


从村里上到箭扣的位置,其实爬升相当高。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会觉得很累。一路上攀岩走石,虽然是正经路,但却很有挑战性,不小心的话会崴脚的。别看小阳瘦瘦的,因为平时常运动,所以爬山还是能跟上。不说特别快,但比起一般的新菜来说,强大不少。

到箭扣的最后一关是用铁丝和木条做的梯子,当地农民伯伯做的,收费5元一人。我们装学生,2.5元蒙混过关了。(我觉得我真是太坏了,但后来才发现队长已经全交过了,顿时求心理阴影面积。)

 


所谓箭扣,是一个两山之间的垭口。两边特陡峭,中间相对较低,样子就想拉开的弓,所以才叫箭扣。我们所看到的位置,就是箭扣的起点。从图来看,往左手走就是西箭扣,前面部分并不特殊,到了鹰飞倒仰位置就是完全崩溃的长城,不能过(有人去硬闯,挂掉了)一般都会从悬崖下找别的路通过,前往北京结。而右手边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路线。但是因为崩塌严重,我和小阳选择走旁边一条小路上去,就不去和别人挤着凑热闹了。

 


登到第一座烽火台,已经崩塌,是个平台,可以看到第二座烽火台。长城蜿蜒起伏,雄姿在此。

 


回头看来时路,确实走了很远。阴天拍摄还是差了颜色。山,已经绿了。

 


登上第二座楼,回头看来时路山峦起伏。

 

这一段其实并不好爬,回头看到了悠风。

 


到了下一段,就是著名的险地小布达拉宫了。给妮妮姐在这里来了一张全景。这里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旁边绕上去,一边是攀岩上去。我想了一下,选择了攀岩。

 


攀岩之前和美女小阳合影一张。

 


这条路真心不容易爬,不过队里大部分都选择攀岩。

 


为了安全起见,队长一直在上方监督,给予指导。

 


上来了,赶快留念一下。

 


在飞翔的雪姐。

 


 

东箭扣长城的形势,真是雄奇啊!

 

种种地貌,带来难题,终归还是能摆平的。

 


在正北楼之前,有下沉的山势,其中有两座敌楼特别矮,要从下面穿越,不小心还会被撞到头。这里叫东西缩脖子楼。

 


到达缩脖子楼之前有一处非常险要的地方,长城断了,要从悬崖上过去。但是只要不是抢着上下争斗,平心静气就走过去了。

 


到达正北楼下,一一座风化严重的烽火台。向上一段的长城已经沙化,很难走。但是有农民伯伯在这里设了第二道楼梯,还是五元一个人。小阳走得太快,花了钱。后面跟上的贺队谈了个团体费,所以我们后面都没有另外掏钱了。

 

正北楼相对完整,地势极高,所以气势雄浑,是东箭扣第一风景。在正北楼下又造了一个梯子,依然是收费5元,也给队长摆平了。

 

过了正北楼是比较好走的一段缓长城,很多人在这里吃饭。这一段是最轻松的一段。和小阳在这里扫荡了食物,然后继续前进,却迷了路。好在旁边有队里的,借手台一问,才确定是走牛角边到慕田峪。其实可以抄近路走树林,但是没有走过,心里没底。再就是牛角边是东箭扣名段,不走似乎对不起自己。

 


牛角边是绕着山的一个大弯,形如牛角。上还好,下却是因为陡与滑,相当刺激。

小阳此时已经有点累了,就放慢了速度上去。山上杏花特别多,可惜大部分开败了。要是能早点儿,那这里真是太美好了。

 

下山的时候我把手杖给了她用,借助长城的边沿和中间的树木往下走。还好,比较顺利。

 


来到这里,可以看到葱葱郁郁的慕田峪。看来慕田峪被建为景区是有道理的,这里的风景确实比起其他段更加有色彩优势。

 


路边有一棵老梨花树,非常绚烂。雪姐忍不住有在这里美了一番。

 


下山的路上,好多人都在采摘,一问才知道这叫木兰芽,可以包饺子。这不是木兰树,是啥树忘掉了。看到弧度姐采摘了好大一包。弧度姐长得特别高大,有一米八二,以前可是体育健将呢!此时蓝天白云,天气极好,拍照亦佳。不过看小阳累得不行了,也就没在路上多拍,一路带着她下去了。

 


东箭扣之行的胜利结束,标志着今年第一个有挑战的长城祭结束。以后,大概还有更多的新的挑战吧!期待着!

桃叶小书生发表于2016-04-25 06:25  
分享到 
赞过
(869次阅读/4个评论/14人赞过)
    O不说也罢O
    洋洋洒洒
    塞外客
    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