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万里游之五

 

Day8816日)海拉尔(呼伦贝尔)--柴河

今天要去看樟子松了。

网摘:红花尔基林业局始建于1970年,是呼伦贝尔市直属地方林业六局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与呼伦贝尔草原相毗邻,处在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之间山地与高原、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属大兴安岭森林生态体系,是国有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生态区。林业局管辖国家级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樟子松森林公园,是国家天保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区。红花尔基林业局素有樟子松故乡之称,因生长着稀有珍贵树种──沙地樟子松而闻名中外。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嗜阳光,喜酸性土壤。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

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兴按岭西麓、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南端、与红花尔基樟子松自然保护区相接壤,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南与阿尔山市、蒙古人民共和国毗邻。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800'~4812',东经11956'~12003'。公园总面积6726公顷,以四季常青的沙地樟子松森林系统和浩瀚无垠的草原湿地景观为主体,兼有连绵逶迤的湖光山色、银装素裹的北国冰雪、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景观资源,是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科普探险、野营狩猎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84%。园内既有近50年人工栽植的数万亩樟子松林,更有大面积的天然樟子松林,天然林占林分面积的70%;在天然林中,参天大树散步其间,树龄高达300500年,千姿百态,树冠枝披叶漫,浓荫蔽日。与森林公园联为一体的樟子松自然保护区林带,连绵数百里,如绿色的大海,无际无涯,成为园内最为壮观的景色。园内植被丰富多样,生有高等植物886种,并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树种钻天柳和自治区级保护植物10种。由于林相地貌较为复杂,野生动物众多,是300余种飞禽走兽繁衍生息之地。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兽类4种,国家级保护珍禽类26种,鸟类92种。常见野生动物有狍子、野猪、黄羊、狼、狐等。森林公园内有道

勒古河、浩迪力河,与公园相邻的有伊敏河、红花尔基河。园区有水面近20公顷的翠月湖,天然湖泊2个,水面积均在10公顷以上,湖面碧波粼粼,蓝天白云倒映其间。周围绿荫、松林相得益彰,是游人垂钓、观鱼、观鸟的最佳地,也是水鸟珍禽栖息繁育的理想场所。 

红花尔基森林公园东侧,是大片的樟子松林地,山顶上有个漂亮的观景台,这边现在还没开始收费。站在观景台可以俯瞰四周,西北方向是镇子,正西方向是森林公园,正南是大片的樟子松,正东远远的山峰是大兴安岭山脉,正北是个水库。山下是个发电站。

 
 
 
 
 
 

 

我们在沿着木栈道往山上走时,看到大片大片的蘑菇,好兴奋啊,大家一起采蘑菇啦。

 

 
 
 
 

 后来当地人告诉我们这种蘑菇叫粘团子,因为没办法带走,住在柴河是送给当地老乡了。

 离开红花尔基,向阿尔山方向进发,返回到阿尔山公园,不过不用买票,从旁边的路走,领了单子,直接穿公园奔柴河,虽然天气并不晴朗,但一路景色也让我们几次下车,拍出来看还有些诡异哦。

 

 
 
 
 
 
 

因为天色已晚,没时间,也看不到月亮天池了。就直奔月亮小镇柴河了。

 

Day9 817日)柴河--巴林右旗

  告别柴河之前去看了绰尔河的山水岩壁画。

网摘:山水岩壁画笔直地矗立在绰尔河岸边,气势恢弘,浑然天成。据介绍,山水岩壁画系由千百万年前地壳运动形式的地质断层所致,是由玄武岩熔岩流堆叠而成。山水岩壁画的高约70米,长约300多米,画面上呈黄土色,无任何人工痕迹,堪称天造地设。山水岩壁画断层朝北,久不见阳光,玄武岩熔岩流上的裂缝中生长着一簇簇很有规律的绿色灌丛和苔藓,就像画布上着的墨,色彩极其丰富,远远望去犹如一幅挂在半空中的巨幅泼墨山水画卷。

     河水清澈,河边清静,除了我们一行人没有别人。这是个可以喝茶发呆的好地方。

 

 
 
 
 
 
 
 
 
 

 离开山水岩壁画,一路仍旧美景不断,上到一个坡顶,路边有个敖包,名为古日敖包,蒙语意为有猎之岭,立敖包祭,年代无可考,古日敖包意为猎物敖包,为萨满教祭拜山神之所。
网摘:祭敖包即对自然界万物之崇拜,杀牲祈告,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平时路人亦手持石子,自祭台顺时针走三圈,默许心愿。将石子抛至敖包,以求愿望实现,每年农历六月初吉日祭。此敖包为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与柴河分界点。

继续向东行驶,就进入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地界了。

 

 
 

后面一路到达巴林右旗,这里因巴林石而著名。


网摘:巴林石,巴林矿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早在800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不过也只是被那时人们将它用于生活用品,如石碗、石臼。巴林石大面积开采的历史较短,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才将巴林石矿列为我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目前的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Day10 818日)巴林右旗北京

 无话,只是要小速。

 因为手懒,回来没有及时写游记,时隔9个月,记忆有些模糊了,细节记得不那么清楚了哈。

清风明玥发表于2016-04-11 21:26  
分享到 
(313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