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莲关至神堂峪残长城穿越

    

    亓(qi其)莲关也叫莲花池城关。据说以前这里的山沟里原有泉水涌出形若莲花。而亓即男子15岁为笄(亓),象征成年。亓莲应该是莲花开苞的美好时节,是个寓意优美的城关。



    亓莲关一端与慕田峪长城相连,而另一端与神堂峪长城相连,1972年为了修路拆掉了古城关,如今莲花池桥的位置是当年的亓莲关遗址。如今两端还残存有烽火台,就如同一病虎口中残缺的牙齿。虽然破损,却依稀能看出它年少时的威风。

    我们七点半从健德门出发,走京承高速公路北上。此处长城比平时去的远郊近得多,所以还来不及在车里组织介绍,一觉就小睡到了目的地。下车的时候看见一个可怜的小城楼,写着亓莲关三个字,因为是新建的我都懒得拍照。开始以为往上走是厕所,虽然肚里没货想着在山上太暴露还是尽力解决一下,结果上去却没有,一路走过去了。好在确实也没有货,不然就尴尬了。 沿着残长城行进到第一个山包处,视野开始开阔,回头望对面山头,长城蜿蜒,据说是通往慕田峪。

    亓莲关至神堂峪一段长城坍塌严重,城墙基本上没有成形的,唯有用砖堆砌的烽火台,不知是修复过还是怎么的,虽然有的残缺严重,有的却还行。整体来说,我走过的长城保存较好的是箭扣的部分段落,而这边和古北口一样残破。这段长城虽然只有10公里,但是长城随山势起伏与山脊上的巨大岩石连接,长城借助地形起伏不定,时有时无,有的敌楼之间隔沟相望却没有墙体连接,路况相当复杂,反复爬升下降,伴有峭壁断崖,给穿越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比起古北口长城来说,这个长城段是比较难走的。虽然没有箭扣长城因为坍塌造成的风险指数高,但在悬崖上飞来飞去,还是难免产生疲倦感。当然,去年秋天一边走一边吃酸枣,比较娱乐,而现在春风不度,风景还是苍凉枯燥,这也许影响到了心情,继而加速了体力的损耗。因为一路上都是沿着长城走,不存在绕山路,所以迷路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因为有些路径必须从悬崖上侧面手脚并用过去,行进要慢且小心。

    登上长城往正北方向看,便是“莲花山”,也有叫“龟石山”,简直就是西游记里面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平顶山,立刻脑补了大王叫我来巡山。大约用上30-40分钟可以行至第一高处的烽火台叫“午睡楼”。 从“午睡楼”直接向北上“龟石山”,看上去比较近,但需要攀上很多巨石,十分艰难。正确路线是沿至谷底“挡沟楼”的城墙下降,再沿对面山涧直奔垭口。虽然路途远些,但相对安全好走(实际上因为这里走的人多,出了路径,其他的路径早就被灌木给覆盖得差不多了)。从“挡沟楼”顺着山上流水冲出的痕迹,手脚并用,向上爬到垭口大约一个小时。从垭口看到的一座直立在山巅的烽火台就是“小站楼”,小站楼,接着是没了顶的“四壁楼”,一般到了这里就想要找地方休息,吃个路餐什么的补充一下元气了。

    从“单门楼” 到“双眼楼”小路是上下起伏,即便是能远远望见神堂峪那几个插着五星红旗的烽火台,还得走两个小时才能结束长城的穿越。

      现在我们跟着照片来回顾一下旅程吧!

      开始的一段相当陡峭,在登上长城墙体之前一段队伍就拉得很长了。

      我爬上一段续上的城墙,就有木实老师在这里给我来了一张,背后山上的的长城就是通往慕田峪的长城。我站在登上的高地往回看,后队已经拉开距离,稀稀拉拉了。

 


长城的旁边有一块气势磅礴的大石头,我也上去玩玩。


 

被风化得残损的长城墙体。

 


多云天,太阳时出时入。其实从这个角度,远山背景之后便是青蓝的密云水库,但是因为雾霾重而拍不出来。这是上山遇到的第一座相对完整的敌楼。这里的烽火台和古北口,箭扣的不一样,是有高高的砖基的,也许是因为城墙崩溃了才显得突兀出来吧。

 


过了这个烽火台,便是往下的山路,可以看到下方有一个烽火台。这段路城墙已经完全崩溃,也可能是并没有修,下到沟中是很辛苦的事情,前面推进很慢,塞车了。我们便站在后面看风景。因为一路上尘土践踏得弥漫,银杏姐蒙上了面纱。

 


休息的时候,尔雅挥舞着队旗。蜗牛在一边扮酷。






休息的时候看对面的山头,感觉要爬到对面的远处烽火台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艰不拆的痉挛感。

 

 

沟里可以看到刚才来时路,看上去简直是没有路一样。

 

下到沟底下以后,有一段好走的平缓山路,然后又变成直上从山沟上山,陡峭难行。有些地方必须手脚并用攀登山石上去,重装的人就可怜了。在这种地方,手杖都是累赘。

 

爬到山顶,可以看到雄伟的山头。

 

和新入队的小伙伴们来张激情燃烧的合影。


看啊,已经爬到了刚才看到的那个令人眼睛发黑的敌楼了,其实还挺容易!

 


到了上面相对好走了,没有那么多起伏,沿着城墙或者旁边的小路一路前行。因为高,天也感觉蓝了。这个敌楼里面坐满了我们的人,在里面用路餐。

 

这些小伙伴们在一处死胡同的石头后面用餐。


总体来说,没有大规模可以用路餐的平地,我们也只不过在相对空阔一点的地方简单吃了点东西。我连坐都不坐,吃了蜗牛的鸡蛋,源源的豆干,银杏姐的馕和香肠,用了尔雅的湿巾,猛然发现,今天我是不是不需要带路餐?

往前走是上一个鱼背一样的悬崖,手脚并用其实还好,就是拿着旗子不方便。尔雅逞能,带着旗子就爬上去了。

 

一般长城都是三个眼,唯有这一处只有两个眼,所以被称为两眼楼。




 

快到两眼楼的时候,可以回望来时路,长城从山顶一个接着一个。而往前方看,已经远远可以望见插有国旗的烽火台了。

 

再往前走,就要过悬崖了,手脚并用,挺惊险的。我担心落后的小伙伴不会走,在这里等了一下,全部人都过了,才过这段路。

 


路上有一处分岔路,往前的小路不知通向哪里,往上有红布条,锋利的有倒刺的铁丝网,我虽然很小心,还是扎破了裤腿,裤子洗干净以后需要找个缝纫机修一下了。

新伙伴当中有一个小胖哥很少运动,走到山顶的那个时候已经很吃力了,有一个蓝衣伙伴带着。前面三个女生却很强壮,但是因为不能落下他而时走时等。


 


烽火台千姿百态。

 

这段长城的烽火台破烂得千姿百态,倒是别有意境。

 

我们悠悠走到第一座有国旗的敌楼。


 我摇着旗子来了一张。

 


合影一张。

 




歪眼居然说楼梯可以上去。上帝啊,这个敌楼只剩下一面墙,上去还是一面墙,坑死我了。从上面往下看,若是我年少时一定会恐高得发黑眼晕。


 

下一个烽火台保存完好,在里面得瑟了一下。



过了这个烽火台,长城就一路往下 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往下降的时候,可以看到神堂峪山沟里的冰还没有融化。我下到车前,别的没啥,就是下坡太累,脚掌有点儿发酸。

连老队员三寿,因为三个月缺练,感觉都有些吃不消。而万万没想到,飞翔的蜗牛回去居然感冒了。看来即便是老驴,也要认真重视自己的身体情况啊,在体质未达到良好之前,还是不要勉强为好。

这次行走长度不到10公里,上下海拔起伏是600~700之间,但是因为不断上下变化,连护膝都没工夫戴,消耗也是不少的。虽然体感上不是很累,但是休息却是必要的了。

(此文系个人观点,部分情节是为了故事的流畅性而编造。如有错误,当以事实为主,不以文字为准。)

桃叶小书生发表于2016-03-20 20:09  
分享到 
赞过
(2489次阅读/4个评论/14人赞过)
    ningning0011
    这条路线是不是很危险?弱驴能去吗?
      不危险,写得夸张了一点。这条路线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鞋子要防滑,因为下降的部分不少。
    O不说也罢O
    书生以后写我说的话一定要核实,不然别人说我胡说八道了。去慕田峪长城的残长城我没有走过,不知道路况,不会说太好走这样不负责任的话,这次没走,不是以后不走,要选适当的时间走。再说神堂峪长城被承包收费之事,我不会说无赖、敲诈这样粗俗的话,这样的话显得我修养有残缺。
      额,内容是个人观点,为了讲故事将您也放进去了,抱歉抱歉。我错了,未经核实编造的部分我去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