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登太行雪满山
不知不觉,六个周末的加班已经结束,后面已经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双休了。赶紧联络不说也罢队长,看周末还有空缺没。这个周末是发小车进房山,从榆树窑村翻越大山到另外一边的六渡去,上升700多米,行程大约12公里。
队长本来只发了一个小车,不过这个线路第一次走,他也没走过,结果来报名的五年以上的熟驴特别多。那么一合计,得,加一辆车,凑了五十多口人,周六早上七点半就吭哧吭哧从公主坟出发往南去了。
跑了将近2个小时,终于到了。这天城里雾霾弥漫,我们出发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逃跑一样。进山里面,好,雾霾都被隔在外头了。榆树窑村是一个
深山里的山村,公路只有一条,进出在一起。送我们进来的小车掉了个头,往山那边等我们去了。这就是一般的穿越的好处,不需要走回头路。
这次是住在张坊村的小叶姐推荐的线路,请了附近的老驴老蔡带路。虽然没有走过,但队长大概估算了一下难度,属于休闲难度,所以他还背上了锅,准备在山上腐败一下。
这边的山是太行山北边的余脉。那村里面几乎没有居民,柿子都冻在树上,触手可及。队友摘了一个给我吃,看到那柿子已经冻得发黑了,咬开来吃,是一种半干的状态,有点儿像柿饼了,当然,还不够干。口感非常甜,是很不错的。
吃完柿子,我们沿着村里的小路开始登山。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队里这位大爷,看起来有点儿像李鹏。
从刚开始上山那一段爬升是比较快的,一些队友挂上了防滑的冰爪。我虽然也配备了,但是觉得难度太低了,不想用。
鱼贯而登~那些熟驴们飞也似的跑得没影儿了,可是我不想跑那么快,我想欣赏一下山中雪景。所以慢悠悠吊到队尾,和收队的灰鼠两口子同行。
上到山腰,回头看村子,就像是一个雪窝窝。
今年多雪,但是是暖冬,当阳的山上雪都融化了,背阴面依然白雪皑皑。
我们往左行到尽头是一个垭口,再从右边下山到另外一个小村,有一家三合院的房子。需要从这里穿越。门是关的。
到这个房子需要从悬崖边小路走过去,不过并不算很高,也可以走得很稳当。溜溜跑在前头。
到了房子前,歪眼哥多手,扭开门进去转了一圈,拿了一个木头的模子出来,我一看,应该是手工印冥币的东东,感觉很恶心。谁知道他居然还想带走。我见劝说无效就先走了。后来他追上来,说他又放回去了,因为那上面还有人的名字,怪渗人的。这个,还有一间房他没有进去,等到回来以后,队长告诉我说,还有一间房里面摆了一口棺材~~谢天谢地,歪眼哥没有顺走那个东东,不然晚上……
山里少人的地方,雪依然是很厚的。
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所以,这也因为下雪且人少的缘故,路径不是那么容易看清楚。我们绕啊绕绕到对面山上去了,回头一看,还是那棺材小木屋!
变成美中不足的遗憾了。
登顶以后,大家都在这里吃饭。这时才发现,前队的那群猛驴已经几乎快跑到结束的地方了。原本的休闲看景行变得匆匆,本来计划的一个小时喝茶煮面时间变成了蜻蜓点水。和一群不解风情的老驴同行,难免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即便是如此,吃饭还是得吃的!
小叶姐并没有和老驴们一起疯跑,她还是比较注重爬山和享受兼顾的。你看,她采集了这么多黑枣呢。
从顶峰往前行是渐次下降了,走过一片松林,白雪皑皑的,颇有意境。
往上走是积雪的山路,但是比较宽,所以完全不需要冰爪。后来回想起来,只有开始攀登那段陡崖有难度,后面都比较休闲了。
看到这山中雪景,天空中盘旋的老鹰,又让我想起元好问的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一线斜坡下去都是松林,在夏秋的时候,想必会有很多蘑菇呢!
穿越松林,俯视山谷,下面有村子。
在这里来一张!重视保护环境的我们,垃圾都在塑料袋里呢。
在往前就是向下了。大家纷纷挂上护膝。
在这里可拥有暮雪千山的感觉。
像水墨画吗?
回头看,那山谷里数只老鹰在盘旋,十分凶悍的感觉。
往前走,是盘山公路,我们沿着公路走,结果走岔了。队长远远看着,没喊得应,最后用手台呼回来的。我因为拍照吊在队尾,结果反而变成这一支小分队的队首了。
从那不是很明显的三岔口下山,是一片山谷。
拐过一个弯,感觉还是有雾有霾,若是仅仅是雾,那就有些黄山的感觉了。
这边有很多这种圆锥形的山峰,长得像螺蛳一样。
再往下走,都是各种石头路,有点绵绵无尽的感觉,有些枯燥。但是比起上次的美利坚峡谷的沙石下坡,今天算是很舒服了。
下到山下的村里面,依然是没有人。柿子也是没有人收。
树上挂满了冻柿子,摇一摇就掉下来,破了。捡起来将就着当场吃吧,非常非常非常甜!
我们的队长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伟大的饲养员~~
仰头看山,还是很漂亮的。
好了,第二波掉队的菊姐也来了,也吃了点柿子。
虽然才三点半不到,但是太阳已经开始降落到山后面了,可见太行山有多高,连余脉都这么吓人,也难怪苏东坡写的《雪浪石》那么雄阔。
我们走过铁路桥,发现铁路桥的桥墩是正方形的,队长说是文革的产物。文革时代还是比较注重质量的,而现在,反而不如从前了。我们一起坐上了后一辆车,在五点多钟回到了满是雾霾的城里。这次活动就算是带领我们远离雾霾,到远郊休息了一下肺。不过,今天的雾霾不算严重,因为抬头可以看见月亮,而且轮廓并不虚。
这次活动算是比较成功的了,如果前队不是那么赶就更好了,这样我们会有很多时间采柿子吃柿子,休闲,拍照,而不用那么急匆匆的,以至于那么早就返回。想起来觉得真有点美中不足。不过,怎么可能一次让几十个人都充分满足呢?至少大家都还是很开心的,吃到满脸甜浆~这次活动是2015年倒数第二次活动吧,眼看就要完美收宫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