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京西杨家峪

杨家峪一直想去看看,自由队曾组织去过一次,因为有事没去。昨日,12月12日随队一行12人,在苹果园乘车到达军饷,徒步到杨家峪,爬山至大寒岭关,下撤千军台返回。满足了心愿,留下了感慨。
杨家峪是门头沟斋堂镇内的一座自然小村落,位于大寒岭西北麓,建在高山下的坡谷地带,四面环山,植被繁茂。据一明残碑记载,该村始建于辽代,最初为杨姓族群部落,兴旺时的清末民初,人口也不过百户。正因其地处深山,据说当年鬼子离村五里而没被发现,使村民免于一场灾难,少受历史动荡,也成就其为斋堂古建民居保存完好的村落之一。村内延续明清风格的原始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5年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转型,政府大力培育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全面展开旅游示范村建设,杨家峪原住村民全都被迁出,据说村民的每间房子补几万,每人一万三的搬迁费,迁到了斋堂。随后开发商拆除了老房子,在老地基上重新打造钢筋水泥材料,明清建筑风格,白墙灰瓦的古村落。来到杨家峪见封堵了进村的路,在村头见到一位村民,自称全村只剩他独守,言谈话语流露出对村子改造的不满而又显无奈。绕道进村,只见到一处老房子,据说原是村中的地主之家,原村内碾坊墙壁上还留有当初写下公约,除此,便是新建的院落,没有安装门窗房子,院内外长满的荒草,没有一点古村落的味道。看来政府大力培育发展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全面建设的旅游示范村,其实是一片荒凉。













大群发表于2015-12-14 14:08
(358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