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邯郸》---2015年51节游邯郸涉县王金庄等地

《夜宿》
午夜驱车进邯郸,赵都酒店大堂蔫
可怜今年首滴血,成全饿蚊过节餐
名称邯郸年3000,古今中外不一般
他日我若为青帝,不叫邯郸叫含丹

《邯郸市树》
邯郸有市树,遮荫又护路
其实非法桐,更非梧桐树
俗名叫英桐,二球悬铃木
注:
邯郸城主街道(如中华大街、人民路、滏西大街、光明大街、陵园路、展览路)行道树多古树大树,言称法国梧桐,实为二球悬铃木。我国栽植的悬铃木计有三种,以悬“铃”为特征,分一球悬铃木(美桐)、二球悬铃木(英桐)、三球悬铃木(法桐),我国在晋代随佛教由印度引入三球悬铃木,后由法国人从中国引入法国,再后又由法国重返中国,栽植在上海法租界,名字也移花接木般“洋化“为“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为一球和三球杂交树,1646年在英国伦敦培育而成(一说166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首次栽种),后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其特征是树皮大面积剥落,树身显白色。我国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青岛、西安、郑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树的便是这种二球悬铃木(英桐),特别是南京,真正的法桐几乎绝迹,一球悬铃木也主要在中山植物园及南大校园等零星地区,现街上大面积种植的是树叶宽大的二球的英桐,而非法桐,其实,也不是梧桐,完全不同种。
有智者为调和矛盾、把法桐说成是二球和三球的泛指,民间也确实如此,但不晓得,为什么屈服于错误,而不是拨乱反正?呜呼!糊涂!

《五一游邯郸城、太行百里画廊、129师师部》
樱桃好吃树难栽,千里迢迢邯郸来
回车学步黄粱梦,胡服骑射上丛台

烟尘滚滚古战道,层峦叠嶂鬼斧开
太行巍巍锁秀色,岂知出入关兴衰


------注:
1、邯郸为3000年历史古城,其名3000年未变,为中华地名之特例,并有"成语之都"之美誉,产生了多个著名的成语,如:将相和、负荆请罪、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胡服骑射,后人因之保留或演绎出了回车巷、学步桥、丛台、黄粱梦景区等多处景观。

2、涉县百里画廊在晋冀S322-S213之间,八路军总部及129师师部旧址便在这条路上。此线北通山西左权,西南转通长治,东南通中原,作为兵道、官道、商道、民道,沟通山西与华北,当年左权民歌的“开花调”便是129师挖掘并发扬光大的,本世纪初的原生态民歌潮也与此类民歌有直接关系,“樱桃好吃树难栽”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出入关兴衰”,指战争及商业往来。
《五二游王金庄梯田》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石屋石头路,毛驴好过车
夏秋水奔涌,湖渠荡清波
庵子雨棚子,歇脚唠唠嗑

宋元来此地,辛苦不用说
开出二亩地,暂时止奔波
明清人丁旺,拓地讨生活
石堰围成田,渐渐成规模

60~70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力搞建设
积极兴修水利,渠坝窨井配套,愚公移山不辍
一亩700工日,7年劈山换土,岩凹奏凯歌


计历朝历代,围堰3000里,围出1万5千块,成亩8000多
梯田一层层,松柏一棵棵,小米玉米花椒,味香油也多
旱作农业典范,名声已远播,引来八方宾客,高挑大拇哥!



《五二游涉县卧佛、饮酒东山》

远望太行直曲线,线下横竖是金田
顽童欣然台上站,举杯相邀卧佛干
人云:好酒好菜一群好汉
我曰:新人新友八方新欢

佛说:明知酒肉俺不沾,成心考验卧榻边
汝若练就真把式,站上俺的脚趾尖
我言:甭急,耐心等俺500年!

注:
照片选自《安一队》2015年51节邯郸活动相册
拍摄者:不说也罢、想玩儿、云淡风轻、老顽童

参考资料:
老顽童发表于2015-06-11 22:36
萌娜丽纱的……梦里那啥
结,有一丝吉利……婚,女的都昏迷啦
邯郸没去过, 有啥好吃的, 好玩的么?
哈哈
最近正在琢磨 子弟书
有空向你请教一下
纵是沿路芝麻碎
巧手一挥超有趣
历史地理随粘来
古今中外一锅烩
出口就是好文章
还说辛苦算个P
顽童顽童俺爱你
一看掉进蜜罐里
大师啊!
每一组都是那么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