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寻福

恭王府寻福

情人节
情人节,觉得那
应该是年轻人的节日,是浪漫幸福的日子。是离我太远的。
2015 年的情人节,我不知为什么,竟然有一些期许。
值班的,去单位;补习的,去学校。前两天走亲戚,哥哥也接走了母亲。平日里忙活的我,都难得有一天的闲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竟然就一个人落单了。
难得的安静,独自享受这份寂寥。 听着歌,心不在焉的看着电视里的画面,想着的是自己的那份心事。
虽是喜欢静,但这个特别的日子,总该有些不同。总是要和心近的人在一起,才是节日,虽没有时尚的浪漫,但也要百姓家享受生活的快乐。
每每享受生活,就会想到腊月,想到腊月,就是享受生活般快乐的感觉。想到了腊月,我总是幸福的。
我们相识有两年了,是在一次旅行的路上认识的,初次见面,就是久违的感觉,渐渐的熟识,就是亲人了,虽没长我几岁,待我如亲姐妹般的呵护。认识她,觉得是自己的福。
想起前些日,相约去恭王府,那就在情人节约着我的福,快乐幸福的去恭王府寻福吧。
原本是坐地铁的,和腊月见面后,就坐了公交,从宣武门外到大红罗厂西口,不远的路,公交车好像总也没能开起来。
路过西单文化广场,不知何时,那只竖立的高大的风筝不知何时搬走了。想起那也是一个春节,带着孩子来,还和卡通熊合了影,那时孩子还小,要是算下来,好像也是多年的样子了,不觉中,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是呀,那只大大的风筝是不会飞上天的,但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也是希望他高高的飞起,自由自在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无论怎样,
在他累了的时候,母亲如同那根线,都会安安稳稳的把他收回到家的港湾。在年来临的日子,有多少漂泊远游的风筝,都是要落地回家的,又辛苦了一年,也该回家陪陪父母妻儿,自己也该歇歇了。
西单大街上,总是人来车往,拥挤的人流,华丽的建筑,时尚的橱窗,都凸显着年的气氛。
在倒车的时候,看到洁净的橱窗,透着水果的诱香,又没能抵挡住那种大自然植物色香的诱惑,就买了最喜欢的柚子。
柚子原本是想小歇时,坐着打发时间吃的,但拿着又是沉,也就拨开来吃了。冬天公园吃水果,就想到了他,那时是我们初识的时候,我们是在冬天认识的,在我最喜欢的季节。也许是因为我们相识在冬日,才喜欢冬,也许原本就是喜欢冬的。那天去的是陶然亭,头一天,还下了雪,游了兰亭,在公园长长的木椅上,坐着两个年轻人,在啃着手里的苹果,边吃边赏景,边相互看着边相互笑着。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两只青青的苹果。后来,回来后,一起去吃了热热的火锅,就如现在的日子,红红火火。
昨日是和他,今日是和腊月。都是我亲近的人,开心幸福的笑荡漾于心底,流露于嘴角。
边听边剥离着柚子厚厚的皮,掰下大大的果瓣,撕开白色的皮,水多肉美,吃到嘴里,微甜而爽口。我和腊月也是边吃边相互的看着;边听边相互的笑着。小时候,是喜欢吃橘子的,母亲说,橘子不能多吃,会上火。那时是不相信母亲的,认为水果少,不让多吃。就想,什么时候会有一筐的橘子,放到床底,想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成。那是我对水果的最终梦想。
没有橘子的季节,会买橘子水果糖吃。后来,长大了,物资丰富了,见到的水果品种也多了,和橘子差不多的还有砂糖橘、橙子、金桔。但最喜欢的,还是柚子,水多,甜而微酸,果肉饱满,要按个来算,一个总是吃不完的,总会剩下,这种让你一次吃个够的感觉,真的挺好。
 

恭王府
到了恭王府,购票进府时,已是15:20了。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建于1776—1785年,原为清代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贪污于嘉庆年间治后,此处私宅便赠给了庆王(其第永磷)。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訢(奕訢道光帝六子,咸丰帝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而成为恭亲王府。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
恭王府是来过的,在我的记忆里,一进门,就是后花园,最先看到的,就是藏宝楼的后墙,前面是单位办公的地方。在网上一查,是对的,恭王府前面的大殿,是08年修缮后,才对外开放的。
进门后,有带着团队讲解的导游,也就随队跟着听了。
导游是个北京的小伙子,讲解的语气,那也是什么都不是事的北京人的爽。听着讲解,也是一种兴致,感觉就是那个理。
恭王府后花园
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
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
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
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
西路为湖心亭,
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符合风水学敛财的之说。
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游客慕名而来,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在诉说的如烟往事。
跟随着导游走,也是顺着中轴的大殿,走偏门,顺势先游后花园的,也是把后花园作为游园的重点。
先看到的是后罩楼,也就是藏宝楼的后墙,在这里,要看的这个二层楼的窗户,
每个窗沿都有着吉祥图案的精美雕花,寿桃、蝙蝠、书卷,人称 什锦窗。共有44个窗户,每个窗户的花纹、形状都不一样,代表窗内不同种类的宝物,具体什么窗户代表什么宝物,大概只有和珅一个人知道了。当时和珅被抄家后,据推算,和珅的全部财产,约值白银 8亿两。 大致相当于当时 5年的国库收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导游说,和珅是贪官,但他也是个聪明人,有自家的买卖,坐银票生意。
西洋门进花园,西洋门是恭王府三绝之一。是仿造圆明园大水法造,而如今,真品已毁于战火,而它却安然而存。
进门后,就看到一块太湖石,独乐峰像一条鱼,而转到前面,又像一个手中抱孩的女子,这就是它的妙处。
独乐峰后的一汪池水,形状形如一只蝙蝠,也就是福池了。
福池的后面,是安善堂
曾是恭亲王奕訢宴请中外重要宾客的地方。
站在安善堂大殿后面的台阶,一定要好好看看那座
太湖山石磊建的假山,假山之上,会看到形如龙首的山石,而山石的洞中,藏有恭王府三绝之二福字碑,这是乾隆御笔的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的天下第一福,一定要走到洞天福地,去摸一摸,粘粘福气。
移步来到沁秋亭(流杯亭),这种建筑仅在中南海、故宫乾隆花园等少数几座皇家御园以及恭王府才可以见到,潭柘寺的流杯亭算是在民间稀有的一座。亭后假山中老井的水潺潺流入小亭内的沟渠。园主人在初春、盛夏、深秋时节邀客来此,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也是昨日的事了。亭内彩绘有二十四孝、白蛇传等故事。
边上就是艺蔬圃,是主人家的菜园。
垂花门门前有两棵古龙爪槐。进门就到了竹子院,似潇湘馆。院中的明道斋,现在已是故人去,换做了展厅。从院中的圆门进去,就是牡丹园,冬日
牡丹虽没开,但幽静的小院,也是别致。
从牡丹园的侧门走,去了东五间、香雪坞,像是花房,这里没游人,静幽幽,进入套院,屋前道边,竟是含苞怒放的腊梅,叫着腊月,执意让她在此照相。想着,要是雪天的冬日,一定再约腊月,到此寻梅。腊梅是淡黄色的,并不惊艳,但飘来的是淡淡的香,悠然的淡美,真如我的游伴腊月梅花开一般,人如其物,花如其人。
顺着路,去了曲径通幽的假山,顺着路,登上假山,静幽的山上,在冬日里,没有景致,是站在高处,换个角度,欣赏园子。 
依路下山,就是
大戏楼,是三绝之三,是别致的一个封闭建筑,是木制榫卯结构,没有一个钉子。为了起到音响效果,还将室内的地挖空,置入大水缸。
走右边的旁侧,是听雨轩,多美的名字,是主人听戏小歇的地方,要是在夏日的雨天,坐在长廊上,听雨,也是惬意。
后面就是梧桐院,没什么游人来,显得冷清了许多。梧桐院中梧桐树,梧桐花开,谁是赏花人?
出了石头搭建的梧桐院的小门,看到的是蝠厅,原是主人后花园的书斋,
登上正厅前面的假山小道,回望,蝠厅房屋的建筑形如展翅的蝙蝠。
假山之上,就是邀月台
这里是主人夏日纳凉赏月会客的地方。邀月台大殿的后门有“招财进宝”的字样。邀月台两边的斜廊应该是向上走,取步步高升之意,不往下走。
邀月台的右边就到了澄怀撷秀屋前有海棠数株,每年暮春海棠花开,主人带领全家到此赏花,故又名海棠轩。恭王府的海棠在京城十分有名,花月玲珑即指这里海棠花盛开时的景色。现在这里是卖纪念品的地方。
前面,是一弯湖水,水中有莲藕,有鸭儿在湖中闲游,湖中有湖心亭,有石坊船可登湖心亭。
沿着挂着灯笼长长的长廊,走到头,是
棣华轩,因悬挂咸丰皇帝御书棣华轩匾额而得名。
走福池边的渡鹊桥,就又到了独乐峰,向右走,就到了妙香亭,是座上园下方的别致的建筑,上了旁侧的假山小路,小山上面是山神庙。妙香亭的旁边,就是榆关,榆取嘉峪关之意。出了榆关的门,就看到挂满红色福牌的龙王庙,取水中有财。
至此,恭王府的后花园就游赏完。 
恭王府府邸
恭王府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
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
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
二十大罪之一)。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
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王府府邸的房间建筑真可谓是宫殿,我们游览府邸时,有的大殿已上锁关门,踮着脚,门上高高的窗棂,无法看到屋里。这一扇扇的大殿门,又曾关闭住了多少的尘烟往事,门内,又曾发生过多少不被人知的故事。
关门了,我们也就随游人走了

恭王府虽不是很大,但也是一处值得你停留的地方,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你不妨找个雪后的午日、滴雨的午后,或是晴朗的艳阳天,来这里寻寻昨日的繁华和那日的故事。

烟袋斜街
沿着前海的河边走,
冬日的傍晚,太阳刚刚要落下,余辉照在冰融的河面,映着岸边的柳梢,是黄昏黯然的美。河边是别有情志的各色酒吧,咖啡厅,是浪漫的情调。穿着红色棉服的男孩,站在河边,卖着手中的鲜花,提醒着路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过了小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的银锭桥。就到烟袋斜街了。
街道没有大黑,狭窄的街道两边的商铺已亮起装饰的灯光,琳琅满目的商品,透过灯饰的橱窗,诱惑着游人的目光,滞留着路人的脚步。
吃着炸灌肠,如同品味着这条老街的味道。
这里有昨日的饰物,也有今日的时尚,来往的行人,是不同的逛街的心情,购买物品,就如购置自己的心境。
来这里逛街,好像不是为购置东西,而是在此而寻找一种感觉,寻找一份随性,寻找昨日的我和今日的你。跟着腊月逛街,是悠然的舒适,随着她的节奏,就如同随着自己的心,从来不知如何和别人说起的事,而同腊月说,就如同和心底的而外一个自己倾诉,流露的是那样的自然。说着一个久违朋友的事,好像在说许久许久以前的故事,是故事的开头,而她讲完了整个的故事内容。
出了烟袋斜街,就看到了鼓楼,想起以前来过,还吃过馄饨候的馄饨,一看,果真有,还是原来的那家吗,自己只记得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平房。腊月说,等她回来,再来钟鼓楼,那就下次再寻访吧。

南锣鼓巷
去南锣鼓巷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沿街的路灯都亮了,在夜色的衬染下,街道商铺的灯光,渲染着黑夜迷离的美。
身旁擦肩而过的人,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而有腊月相伴,在年前情人节的日子里恭王府祈福,又是几世缘;不觉的想到和我同行的朋友,也是千年的缘更加珍惜,在新年的日子里,祝福你
夜色中的南锣鼓巷,街面就是一条小吃街,路两边亮灯的商家,兜售着各色小吃。脆脆的焦圈,就着浓浓的豆汁,是老北京个性的味道;吃着鱿鱼烤球,是奶香的美味;而卤煮卷饼,该是浓厚的沉香。
南锣鼓巷也是一条非常特色的酒吧街,胡同里的酒吧,在四合院小平房里,门前高挂的小红灯笼,传统、朴实,这里的酒吧大多是安静的,是一种身居闹市却远离喧嚣,贴近于生活原本的你。
而这里,也有许多名人故居,下次,一定要再约腊月,在朗朗的白日,追寻昨日故人的故事。
情人节相约友人,恭王府寻福,前海看黄昏,烟袋斜街感受心境,南锣鼓巷觅美味。
满满的一个冬日的午后,寻到满满的福气,装了满满的幸福,等待着年的到来。

这篇文章,年前就开始写,但没写完,是不愿还是不能,自己也不想说清,也许心底,就是想把带到新的一年吧。
    
                                    游于:2015.2.14
                                    写于:2015.2.26 




龙王庙



多子多才多寿多田多福的“天下第一福”
anan1025发表于2015-02-26 14:08  
分享到 
(800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