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游细说欧洲威尼斯

国人早早认识了威尼斯,十有八九是借了朱自清先生的光,课本里一个《威尼斯》,能望其项背者至今未现。与其班门弄斧,不如追随着先生的脚步看景来得正道。下面和酷旅行一起走进威尼斯看看这座水城的风景
“圣马克方场”的钟楼可以登高望远。“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

“圣马克方场的主人”——圣马克堂“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

圣马克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五个圆圆的大屋顶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4000平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

“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

“‘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

“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这座建于1603年的“叹息桥”,因桥上死囚的叹息声而得名。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电影“情定日落桥”就是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朱自清先生很推荐“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可惜腾讯不支持插入音乐 [委屈] ,但是威尼斯的面具也算一种可以看得见的独特“夜曲”吧 [耍酷] 。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是极少数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这专属于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包塔”(Bauta)......不过现在是21世纪,威尼斯的面具也已经从威尼斯人脸上退居橱窗招揽游客了......

酷旅行发表于2014-07-25 14:30  
分享到 
(944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