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伦贝尔旅行日记
2010.9.10
原计划2010年的10月重走一遍甘南川北线,从兰州出发一直到稻城亚丁,为的是追着季节寻觅那最美的彩色世界。然而不经意间,呼伦贝尔的绚丽画面让我再一次被毒倒,虽然曾在07年夏和08年秋分别
去过2次呼伦贝尔,但还是感觉没有过瘾,更没有赶上呼伦贝尔最美的黄金季节—每年9月中旬,于是乎下定决心,这个9月再走一遍呼伦贝尔,先抓住眼前的美丽再说。
几个更为具体的理由:1、正是色彩过渡的最美季节;2、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3、大兴安岭基本处于原始状态;4、旅游旺季刚刚过去,性价比高。
这次的线路安排,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基本各半,后一半是走过的,大兴安岭除了阿荣旗至牙克石段、阿尔山到扎兰屯段外,以北的部分还未走过,而资料显示这一线路亦是十分精彩,不过网上可查的资料十分稀少,正说明影友们来的还比较少,希望这次能记录的详细一些,为今后的影友们开辟出详尽的线路。说句实话,就是影友leeyg在满归的照片和游记把我毒倒,欲罢不能,为此也一定要让我的照片和游记给今后的影友们以更多的帮助。
此行程一旦被大家知晓和者甚多,报名者甚众,到今天(8月28日)止,已明确了10人(5男5女)一同前往。
9月12日 海拉尔
早晨7点26分,火车正点到达海拉尔。一下火车,除了感觉气温较凉外,天空给人的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出得车站,抬头便是雨后层次丰富的云层,远处甚至隐约还露着半个彩虹,令大家兴奋不已。
小王如期来车站等候,把提前买好的返程火车票交给大家。看上去这是个言语不多很实在的年轻人,后来的8天之中的接触也确感如此。
小王的车子是苏州金龙海格14座,今年5月买的,很新。他拆掉了最后一排座位,有了一个很大的行李空间,使得大家的行李可以很容易的安排妥当。然后正好有10个座位,每人各得其座。
在海拉尔一个小店吃过简单的早餐后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根河,沿途要拍摄好几个风光点。
第一个拍摄点在海拉尔与牙克石之间的五泉山,这是从网上资料查到的景点。由于外面的风光尚可,根据小王的介绍,大家一致同意在外面拍摄,免了20元的门票,不进入景区。从海牙路到五泉山一路上大片的樟子松林感觉很不错。
之后在牙克石进城之前的一个农家饭店吃午饭,价格不算贵,有海拉尔农村特色。饭后转向去往根河的道路,经过乌尔其汉,开始进入大兴安岭的腹地,道路两旁开始出现并不算太高大但却很茂密的树林。
路过一片正在装车的土豆地,大家停下来拍摄。逆光下一个个土豆袋子的光线轮廓很好,很大一片刚收割过的起伏的小麦地与远处的森林形成不错的构图。与收土豆的老兄一聊,原来是山东青岛的,由于这里的土豆又大又好,每年专门来这里收购做种子的土豆,每斤一元,而食用的土豆每斤只需6角。他这次装载了两大卡车,每车大约装运四、五十吨。
拍过土豆,继续前进,经过库都尔、新账房,又陆续拍摄了一些路边的景点。天慢慢黑了,而根河还有百余里,于是乎不敢再停车拍摄,连续赶路。经过图里河和伊图里河之后,大约在晚上8点终于到达了根河县城。
这个季节根河的宾馆价格还都很贵,经过几番寻找,住进了一间普通的宾馆,每标间160元,可以洗澡。根河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温度明显要比外面低许多,这里九月一日便开始集中供暖了,晚上这是很需要的,但中午又让人热得出汗。这就是早晚温差巨大的大兴安岭。
今天的行程大约400公里出头。
9月13日 根河—金河
早餐过后,前往有名的根河断桥拍摄。百闻不如一见,断桥虽然名副其实,残桥仍在,但风光只能说很普通,甚至比不上沿路的许多风景。但拍摄不是目的,过程就是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清清河水还是很让人陶醉的。
离 开断桥,前往木屋度假村,这是一个几乎没人听说的景点,尚在建设,不收门票。小巧秀丽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很有些坝上桃山湖的风韵。面积不大,但湖光山色 与小木屋形成一幅世外仙境般的感觉,令人流连往返。踏水同学在这里奋力一投,将好不容易采集来的彩叶丢成水中一坨,令众人开心哄笑不已,以致引来了林业局 管理方的人员,经过说明后才不再干预。
中午返回根河,在供电局宾馆午餐。午餐后继续前进,前往下央格气和上央格气,这段路程一时难以说清,干脆把计划书上的一段词顺手拈来如下:
“去 乌力库玛和下央格气林场。从乌力库玛出发前往下央格气,便开始有了盘山公路,这段路程也许可以说整个行程中最美丽的部分了。从地处山腰的盘山公路放眼望 去,因为视野开阔的缘故,你可以看得到连成一片的被林木覆盖的温和的群山,而那些宽阔而深邃河流,也终于第一次如此清楚地展现你的面前。一些因为老去而被 山水卷入河流中的枯木像岁月的印记一样斜插或横隔在河流之中,竟是那样沧桑的一幅姿态。上央格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林场,却是根河秋色最浓的地方。金色的 树木沿着山坡蔓延到寂静的河床,树林深处便是天然的画卷。近处是弯曲的河流,纵横交错穿梭在群山灌木林中,那种美丽无法言述,让人陶醉其中。”
还是别人的词好啊,我这缺少感情色彩的流水账记载连我自己也难以满意。下面的描述中一定要注意适当的夸张、忽悠和情绪化,把人侃晕菜为准。
去往下央格气的路正是顺着根河往上游走,都是沙石路面,路很窄但路面情况尚可,很少有车经过,我们一车人独自享受着大兴安岭的 深远和博大。往往一个河流的转弯就是一处令人惊喜的风景,水流肆意的冲刷着山林,森林大火烧过的黑色树木依然伫立,看不出岁月的年轮,但却留下亿万年的味 道,像处女地一样的原始,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安详,一切是那么的久远,我们毫不吝啬相机的快门(电子时代已然没有了胶片时代的谨慎),尽可能留下这从远古走 来的记忆。
按计划,从下央格气转往上央格气,但森林的岔路太多,又没有明显的标志,一个不小心,走错了一个路口,便走入了通往金根公路的小路,与上央格气失之交臂。等到从蜿蜒的小路中出来时,几乎又返回了根河,到达距根河大约30公里以北的柏油路上。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去了下央格气,却经过了偃松林景点,在这里知道了什么是偃松,也拍下了第一幅合影。
下午到达金河镇。大兴安岭与 小兴安岭一样,这里的县城无一例外的都是当地林业局的驻地,而镇子或者村子就是林场的驻地。金河镇则是金河林业局的驻地。镇上唯一的宾馆—金河宾馆正在接 待防火会议全部住满,我们只能先到镇子边上充满垃圾的小河旁随意拍摄,老帕和小王去镇子里找住的地方,最后找到的地方大致上就是一个有着三层楼的大车店, 女同学们需要五个人挤在4个人的房间里,每人20元。而我和司机小王则真正的需要住到附近的大车店里。
条件虽差,但众人多是经历过些许艰难困苦的,尚能坚持,只希望明天到了满归能够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并不曾想满归的条件居然还要差些。
今 晚值得安慰的是饭店里28元的丰收炖:用排骨把土豆、倭瓜、玉米等一锅炖上,惊人的一大盆端出来,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很快将倭瓜一抢而光,动手慢些的则采用 深挖洞广积粮的分针仔细找寻旁人剩下的倭瓜,不时会有惊喜的新发现。尽管如此,众人尚未饱口福,于是乎再如法炮制一盆,吃他个够。我是一如既往的喜爱这里 的土豆,细腻如泥,又深得排骨的惊华,百吃不腻。
晚上在大车店,拉过充斥着臭脚丫味道的棉被,无可奈何的躺到了床上,默默地念叨着我出入江湖的一贯口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倒也睡的香。
今天行驶大约近200公里。
9月14日 金河—满归
继 续向北,沿线的里程碑都是极富特色的白桦树做的路牌。沿线在数个不知名的路旁,在有着小湖泊的地方,都有着值得停车驻足拍摄的美妙的风光。如果记不错的 话,应该分别是可爱白桦木路牌的116公里处和123公里处。在123公里处右侧有水面较宽的河流,应该就是牛耳河,因为再向前百余米就是牛耳河大桥。
根据小王的推荐,在到达阿龙山之前有一个叫做奥克里堆山的地方,据说那山虽不算高,但山顶一年四季都有积雪。在百度上搜索,关于这座山的描述是这样的:奥克里堆山海拔1523米,是大兴安岭主脉北端最高的山。奥克里堆是鄂伦春语,意为"秃顶子山"。它的山形浑圆而又对称,酷似日本著名的富士山,在群山的中显的出类拔萃,卓而不群。据说它即使到了六月份山顶上仍留存着积雪,当地人干脆叫它大雪山。每年五月,山脚下杜鹃如火,山坡间松桦青翠,山顶上冰雪晶莹,独立于云霞林海之间,其景酷似日本的富士山,因此,又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富士山。
不 料的是,去往奥克里堆山的小路极其狭窄崎岖,而且永不见尽头,小王的14座金龙车行走起来十分困难,并常常托底。小王虽有满腹悔意,无奈是他提议的景点却 不好说。我见路实在难以行走,继续走下去只怕调头都困难,遂提议调头返回,此议正合小王心意,遂调头而返。虽未到达奥克里堆山,但路上的风光却也精彩,特 别是在一处残破的木制小桥处。
中午到达阿龙山小镇,选一处小馆子开饭。老帕一口气点了9份炒面,上了一大桌子,为了配合他,大家都吃的肚子鼓鼓的。
从阿龙山镇继续北上,刚刚过了阿龙山大桥之后的阿龙山河边的155公里处,风光十分壮观,当时想着回来时还可以拍就没有停车,事实一再证明这种想法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回来时天上已是大雪纷飞,乌云密布,无法再找到去时的景观了。
下 一个预定的景点是鹿鸣山。这里已接近满归的地盘,但仍属于阿龙山林业局的地盘。经过一路询问,在一个叫做阿乌尼林场的地方转入小路,过阿乌尼大桥,之后转 入林间小路。不过再走了很长路程之后还没有见到目标,早已经过了林场人所说的3公里。只好调头回返。但沿线风光亦是不错,便一路拍摄原路返回去满归的柏油 路。
百度上关于鹿鸣山的资料:
鹿鸣山的传说:在阿龙山镇北约46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山峰,名叫“鹿鸣山”。在垂直近百米的崖顶上,有一块风吹、人推可晃动的巨石,当地人称“苍狼石”,在山脚下,有一清泉长年流淌,该泉名叫“白鹿泉”。围绕着美丽的鹿鸣山,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大兴安岭里有一只长着美丽犄角的白鹿。她聪明伶俐,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经常帮助林中的伙伴和小动物们,在这片宁静的森林中很受爱戴。在森林边缘的草原上,有一只苍狼,他性情凶狠、残暴,经常残害草原和森林中的其它动物。
一日,他听说森林中有一只美丽的白鹿,就动起了坏念头,欲取她为妻。苍狼派遣使者来到森林,美丽的白鹿知道苍狼的残暴,断然拒绝了使者的请求,这引起了苍狼的悖然大怒,率领他的狐兵狼将杀向森林,准备强迫白鹿屈服。
白鹿在林中伙伴的帮助下,凭借她的聪明机敏,躲过了苍狼的数次围捕。脑羞成怒的苍狼,开始向林中的小动物们下手,吃掉了很多的动物,糟蹋了大片的森林。善良的白鹿看到同伴和小动物因她而无辜地被苍狼吃掉,悲痛欲绝,不忍心再躲下去了,约定在林中山崖上和苍狼以死相拼。
晨曦中,白鹿看到山崖下的莽莽山林 和片片白骨,不觉泪如雨下。她的泪水在山崖下汇成了一泓清泉,流淌在崖边。苍狼来到崖上,白鹿誓死不从。用犄角挑死狐兵狼将无数,但终因寡不敌众,被逼退 到崖边。白鹿对天引颈长鸣三声,声音凄凉悠远,直冲云霄,不肯屈服的白鹿纵身跃下。这一切,被惊醒的天神后羿看到。愤怒的后羿,拉开神弓,搭上神箭射向苍 狼,将他钉死在山崖上。白鹿化作了薄雾,萦绕在林中崖边,被钉死的苍狼变作“苍狼石”,永远跪留在山崖上赎罪。
在每年的七月七,林中云雾缭绕的时候,人们站在山崖上可听到白鹿的叫声。用手推苍狼石,它会晃动,象是在给白鹿磕头赔罪。在苍狼石的边上有一圆孔,直通山崖下,传说那是后羿的神箭射穿的洞。
现在的鄂温克猎民把这座山崖称为“鹿鸣山”,把白色的驯鹿视为神灵而加以爱护。
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可惜我们当时在现场无法知道这段精彩的传说,没有见物思人的感同身受。。
从鹿鸣山出来不久,就到了满归界,见到那座著名的满归大门。大门非常巨大,标志着满归林业局的实力非同一般。
过了满归大门不久,就进入了满归镇。满归镇的中心广场亦是十分巨大,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座小镇,广场旁边就是事先了解唯一的绿星宾馆,遗憾的是也是因为防火会议而客满。我们这能去寻找那些个人开办的小招待所了。
满归的晚霞火红如炬,可惜在鹿鸣山耽误了时间,不然可以到镇旁边的凝翠山上拍摄满归落日。
入住一家小旅店,标间只有2间,每间90元;其它是大房间,每人10-15元,条件极其简陋,连富有户外经验的老帕也有些受不了了。晚上一行人干脆到镇上的公共浴室去洗澡,每人10元,洗的很干净痛快。
今天行驶约200公里。
9月15日 满归—莫尔道嘎
早晨天蒙蒙亮向窗外看去,一片雾蒙蒙的,又是一个阴沉的早晨,甚至还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尽管如此,早饭后仍按既定计划前往最北边的一个目的—伊克萨玛森林公园。
从满归镇沿砂石路大约30公里就到了伊克萨玛森林公园,远远就见到了那座标志性的木头大门,在大门前100米处,就是一左一右美丽的姊妹湖。
姊妹湖,这个在网上的游记中把我毒得不轻快的美丽小湖,就是它使我2010年秋季这个重要的拍摄季节的行程由甘南川西改到了大兴安岭,今天终于到了她的面前,看到的却是蒙上一层阴雨面纱的姊妹湖。小雨还在不停的下,天上雾蒙蒙的,一左一右两个小湖虽然依然美丽,但却没能散发出她真正的魅力,这不能不是此行最大的一个遗憾。
经过伊克萨玛的木制大门,才发现原来可以上去,老帕已经爬到了上面,不过木栏杆太高,根本探不出头来。
从大门沿激流河大约3公里,便到了久负盛名的月亮湾。汽车转过山口便爆发出一片惊呼,这里的确让人惊喜,虽然小雨下得更大了些,仍然不能阻挡月亮湾的魅力。
这里比河面大约高出了50米,不仅可以完整看到月亮湾的景色,更可以一览大兴安岭茂密森林的壮观雄伟,这才是真正的大森林,雄浑壮美、气势磅礴,让人激动不已。还有那个神似的脚印湖,静静地躺在激流河的岸边,印证着大兴安岭历史的脚印。
如果不是大家都有离开之意,我真想在满归再住一晚,因为我计划的行程里有一天的机动。但看到大家都心存去意,加之满归的住宿条件实在无法恭维,只得按原计划调头南下去莫尔道嘎。
回程时,由于潮湿低温,小王车子的前窗总是有擦不净的雾气,告诉他到镇上去找一点洗洁精擦擦。于是又返回满归镇,在绿星酒店用厕所里洗手液擦到车窗上,十分见效,一路不再有雾。
从满归出发经金河前往莫尔道嘎。
这一路之上老帕话唠一样念叨个不停,除了讲笑话外,因为对摄影的兴趣不够大,还总是念叨着天气不好、阴天下雨、甚至九月雪打灯之类。要知道在这个还算是有些温暖季节下雪几乎是痴人说梦,可就是这样不可能的天气居然硬是让老帕给念叨出来了。
刚刚离开满归,车窗前飘来的小雨就逐渐变成了雨夹雪,后来干脆变成了雪花,大家惊叹之余纷纷感谢起老帕的“乌鸦嘴”来,虽然大雪也会影响拍摄,但洁白的雪景会给大家的心情带来难以寻觅的感受,真是神嘴啊。
达到金河镇,还在那个小饭店里吃午饭,还吃那个28元一大盆的丰收炖,以后虽也吃过几次,但还是一致感觉金河的丰收炖做得最好吃。
饭后出发,从这里向西走上一条砂石路,直通莫尔道嘎。沿路,雪越下越大,周围渐渐变得洁白,几次停车下来拍摄雪景,还拍了一个兴奋的合影,别人都兴奋的伸出大拇指,老帕的大拇指居然是向下的!额滴神。
一路风光十分棒,下雪使得天气冷,路上滑,还是很大的影响了拍摄的行动。傍晚时分,顺利到达了莫尔道嘎镇。
这季节正是青黄不接,游人不多,酒店不贵。在一家条件上不错的酒店住了下来,蛮大的三人间120元还含早餐。
安顿好后,立刻驱车前往附近一座有电视发射塔的小山拍摄落日。这里渐渐集合了二、三十名来自各地的影友,日落的天气虽然还算不错,但也没有出现太多的惊喜。
今天行驶接近200公里。
9月16日 莫尔道嘎—白鹿岛—临江屯
早上五点起来吃早点,天气又是雾蒙蒙的,出发以来的早上一直都没有遇上好天气。纯属运气问题,无法怨天,只能忧人。
五点起床,早餐后前往莫尔道嘎著名的白鹿岛。景区收费每人100元,南大门还躺着睡觉的看门人一点不含糊的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收钱,不打折扣。不过后面还有2个查票的门,他说了也不算。
穿过南景区的几个景点,简单拍摄后直奔白鹿岛。
白鹿岛离莫尔道嘎镇还有100公里,从纬度上看它与满归几乎在一个纬度上,但因为没有直达的道路,我们必须向南转一个大圈。白鹿岛的河流也正是满归的激流河,只不过位于下游,这让我们有机会再见激流河。
白鹿岛的风光的确美丽壮观,但美中不足的还是天气,满天还是云层密布,几乎看不到蓝天,这使得光比较小,拍不出层次感。相比之下,感觉还是伊克萨玛的月亮湾更大气些。
小王驱车再继续前行不远,到了激流河大桥。这里河面宽阔、水流平缓,两岸色彩有致,起伏不一。下到桥下,沿着岸边随意的走走,检捡石子,打打水漂,放佛回到了童年,十分惬意,久久不愿回头。
激流河大桥是调头回返的地方,从这里再次回到白鹿岛的时候,天气略有些放晴,于是再次登上观景台拍摄。观景台距河面的高度大约只有20余米,明显比伊克萨玛观景台的高度差许多,不过观景台后面有一个森林防火观察塔,虽然有牌子写着不让攀登,却也无人问津。悄悄爬上几十米的最高处拍摄,视野十分开阔。
离开白鹿岛,驶向莫尔道嘎镇的方向,在距镇子大约十余公里的地方向西,便是通往室韦的道路。本来还有一条直接通往太平川的路,不过正在修桥不能通行,所以只能绕道长青林场前往太平川。
印象里到长青的路是一条不宽的柏油路,路况尚可。长青是一个小林场,只有几排小房子。在这里拐入一条窄窄的小土路,一路向北前往太平。
太平川也是一个林场,更是一个完全原汁原味的小山村。这里不仅完好的保存了原始的木刻楞房子和篱笆墙,还有种满大白菜的菜园子,房前挂了许多红辣椒,狗儿在院子里紧张的注视着试图闯入的陌生人,老太太坐在院子里晒红豆,见我们来了,一脸慈祥的与我们搭话。了解了他们的家庭之后我们不禁深深佩服这位山林深处的老人:她的儿子过世,儿媳跑掉,老两口省吃俭用把孙女从五岁一点点拉扯大,直至把她培养成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在那满是邹纹的脸上看到的是善良和信心。
在太平川午餐,饭店老板娘的好口才让一向伶牙俐齿不饶人的老帕居然无言以对了,老帕说一句老板娘能说10句,最后居然答应把老帕留下来,让老帕彻底傻了眼。不过玩笑归玩笑,算账时却一点不便宜,这小山村里精明的老板娘让我们佩服难忘,她是俄罗斯后裔,老公却是山东德州人。不过这里天高水长,物价高些我也能理解。
太平川村外是一片坡地,下面一条小河,破地直连着远处的高山。大片的油菜籽已经成熟还没有收获,刚割过的麦茬地一片金黄,远处森林通向飘着白云的蓝色天边。这里是大兴安岭森林的边缘,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结合了二者的美,形成一种无法描述的美丽。我很喜欢太平川,喜欢这里基本没有商业气息的味道。不过似乎同行的驴友们并未真正理解这块地方,他们并不想过久停留。
继续向西,下一个目标是月亮泡。这一路尽是以月亮命名的小湖小湾,而月亮泡才是真正带着泥土味的名字。临行前下载了许多谷歌地图,其中就有月亮泡,它基本是一汪死水,就像是一个未能完全合拢的一轮圆月,旁边就是额尔古纳河。到达这里是见到了不少从临江过来的影友,只可惜天气过早的阴沉下来,使得光比和色饱和度都大大降低。
从月亮泡到临江屯大约十几公里,一直沿着额尔古纳河走,不过路很烂。这条路还是中苏关系紧张时修建的国防公路,是一条砂石路,年久失修,已经坑坑洼洼,水坑不断。
傍晚时分到达临江屯,入住俄罗斯家庭旅店边宝家。每人50元,早餐另收10元。本来旺季已过价格应该低一些,不过电影《白鹿原》剧组住在村里,包下了几乎一半的旅馆,所以就没有了讲价的空间。
和3年前所看到的临江屯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那些老木刻楞房子,没有了充满沧桑的院落,没有了不知放置了多少年的劈柴柈子,也不见了那些热情好客欢迎你进门喝酒的俄罗斯人,商业化的速度让我震惊,令我失望。我不得不在心里再次强调我那一贯的信念:抓紧时间吧,原汁原味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晚上住宿的房间里有暖气,但只是做晚饭时烧一会,后半夜越来越冷,但尚能坚持。不过司机小王感冒了,身上在发烧,赶紧把我带的药给他吃了。幸亏计划里有一天的机动打算在临江和室韦各住一天,可以让小王慢慢休息,不然还有些的麻烦。
由于连日赶路,比较辛苦,再加上温差极大,许多人都先后感冒,算起来连司机11人居然有6人已经或正在感冒,还好我这次比较注意出汗后不脱衣服,没有患感冒,谁知回家后一点不少的都补回来这是后话。
今天行驶约300公里。
9月17日 临江屯—室韦
预定早5点起来到临江屯后面的小山上拍摄,运气好的话会有地气出现,可是清早的运气总是远离我们,又是一个阴沉的早晨。千斤顶、踏水等仍然到后面山上去尝试,其他人则在村子里随意转悠。
早餐中西兼并,有稀饭花卷鸡蛋也有房东自己烤的面包,还有久负盛名的自制蓝莓酱,不过这蓝莓酱又甜又酸,与我这完全中国化的肚子不很对路。
上午沿国防公路漫步拍摄,老帕他们则租了马骑着一路撒欢的跑,看得我们眼馋,遂穿越两道铁丝网,来到额尔古纳河边。
返回临江屯时,绿色草原上展现在眼前的事大片的白色垃圾,像美丽姑娘身上的癣疾,令人不堪入目,难道这遥远美丽的边疆小村落也不能摆脱城市般的污染和破坏吗?可悲可叹啊。
中午11点在边宝家结账时的一幕令人瞠目。昨天看房间时我一再问边宝房价是否包含早餐,边宝一口答复:都含。可今天结账,老板娘把早餐每人10元单独算了出来,我问她为何,她又问边宝,边宝面不改色地说:不含早餐。面对这样的言而无信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而且连免费接待司机这样常规的做法也不遵守,把司机小王的食宿费也加了上去。虽然我们11个人为此仅多付出100余元,并不能说有太大的损失,但是在临江屯边宝家的信誉损失就绝不仅仅是100多元那么简单了。
回想起三年前在临江屯,随便走入哪一个木刻楞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正吃饭的会拉你一起吃饭,正喝酒的叫你一起喝酒,没事也会叫你进来坐坐。那时的俄罗斯民族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憨厚、爽快、实在。如果说商业化的发展让人们的眼里只看到了钱,那我实在不知道这种商业化对于社会而言是进步还是倒退?就算是摆出了宰人的高价让你愿者上钩,那也还算是商业化的初级阶段,一旦到了言而无信、转眼不认账的地步,市场规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就已完全丧失了。
可能有些人会说,不能为了所谓的原生态就要让当地人民永远的生活在贫穷状态中。的确,我也曾为此自责自问,也曾为此缄口不言,我们没有权利不让别人走向富裕。但是我想问的是,一个虽然富裕但却不讲道德和没有信誉的民族也能叫做进步吗?
想起来真有些可怕,目前,几亿中国人正在争先恐后的奔向中国的偏远边疆、深山老林、雪山草原,戈壁沙漠,一片片美丽的风光被商业化的最大利益渐渐泯灭,一处处原始的风貌很快不复存在,一个个温馨的村庄逐渐变得狰狞,国人正在以惊人的商业速度像蝗虫般的蚕食着祖国的版图,我能做的只能是抓紧在他们之前带着探究发现保护的眼光及早前去,并且对那些原始的地方尽量少做宣传,让它们尽可能在沉睡在千万年的寂静之中,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点什么叫做原生态的教育题材。
11点出发,前往室韦。临江到室韦只有数公里的路途,小王感冒还没有好,入住了娜塔莎家后,他便又开始睡觉休息。这家的价格事先由小王在电话里谈好了,每人40元含早餐,并可以对司机免费。
既然临江都已被彻底的商业化了,那么室韦更是如此。一切与三年前的印象差之甚远,难以寻觅到那个夏天的影子,除了游客还是游客,只有那座俄罗斯小村落依然如故的坐落在额尔古纳河对岸,与河这边形成鲜明的反差,我倒更相信河那边保持了更多的原始面貌,但我方这边村民生活的明显改善也是不争的事实。
额尔古纳河曾经养育了两岸世世代代的子孙,如今它的河水看上去似乎仍然很干净,但却被俄罗斯上游的工厂所污染,村民早已不再吃河里的水,原来要靠花钱买水,现在村里统一送水,并计划安装自来水。不过这里冬季温度很低,自来水系统的施工是一件困难的事。两国共饮一江水的状况并不少见,两国都应该有责任共同对污染治理,祝愿这条中俄界河早日变得洁净吧。
傍晚,正在房东姐姐家看烤列吧,突然看到北面山坡被晚霞染的通红,于是乎迅速
跑到河边拍摄,正赶上一个来自哈尔滨的摄影团请来骑马人还有军犬在晚霞中拍摄,哈哈,这等蹭拍的好机会岂能放过,于是乎拍了个不亦乐乎。
今天行驶不到20公里。
9月18日 室韦—额尔古纳
原计划清晨早起到室韦附近山上拍摄期待已久的地气,但是清晨的霉运一直追寻着我们。5点起来一看,心里暗暗叫苦不迭:四周大雾弥漫,地气倒是没错,就是忒TM大发了。
虽如此,又想起一句天气民谚:早雾晴。今天应该必是晴天无疑。
早餐后出发先往恩和。原计划从室韦就开始走沿江国防公路,但大雾无法看清景色且路也很不好走。临时决定先到恩和再走七卡、五卡的国防公路。
室韦到额尔古纳都是很好的柏油路,全程160余公里,路况良好,很快便到了恩和。天气已完全放晴,正如谚语所言,天气晴大了,几乎没有云彩,阳光直射,这样的天气同样也不适合拍摄。但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额尔古纳临江国防公路,我们从恩和转入沙石土路,一路开始崎岖颠簸。
七卡是个不大的居民点,有边防的驻军,这里再往前就是额尔古纳河边境了。七卡的房子都比较残破,远处一个小战士骑着高头大马疾驰而来,大家很有兴趣的叫住了他,小伙子很帅,自称河北人,给他拍几张骑马的英姿。
离开七卡,便沿着额古纳河的蜿蜒山路行驶,由于天气太好,阳光直射,使得景色变得平平,额尔古纳河湿地的色彩也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中午也不见牛羊吃草的影子,与三年前走这条路是感觉相距甚远。
在大兴安岭森林中奔波了多日,见惯了大森林,一下子连树木也很少见时还真有点不适应。这里已完全是草原地貌,没有树,只有草。山都是秃秃的,气候变得十分干燥,不见村庄,不见牛羊,也不见人影。有的同学开始流鼻血,有的哑了嗓子说不出话来。气温也变得高了不少,虽然几乎都在相同的维度上,但不同地貌造成的不同气候是相差巨大的。
小王接听手机时,显示使用的是国际长途,显示了俄语文字。原来这里没有中国的手机信号,但可接受到对岸俄罗斯的信号,无意之间手机便开始了国际漫游,这让人感到了身处的偏远。
到了五卡的哨所前,一个小战士来检查了所有人的身份证件,以后道路便离开了额尔古纳河,向着黑山头镇前进。早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但一路都没有饭店,只能到了黑山头再说了。大约中午2点左右,越过黑山头湿地之后,终于到达了黑山头镇,一个到处都是奶牛的地方。
在一家小店吃饭休整后,前往黑山头口岸参观。门票20元,一个小战士和一个小姑娘售票,小姑娘自称也是山东人,刚想套套近乎好减免点银子,小战士立马说我可不是山东人,任何证件也不能免票,让张开的嘴差点合不上。进入口岸区之后,汽车只能停在河边一处空旷地区,不能上到口岸的大桥,也见不到界碑,面前只能看到中俄之间的额尔古纳河的一个小岛,而且这个岛还是属于中国,连俄方的人影见不到,真不知道相机镜头该对准哪里。只有江边出租游览船的一老娘们使劲的推销乘船游览,每人要80元。见没人买账,便用抠门小气之类的激将法来激我们,对这号人我们依旧不加理睬,久之她也没了脾气。在无所事事的瞎转了一阵,上了个厕所之后便结束了口岸之旅。
9月18日 额尔古纳—海拉尔
早五点半起床,准备去根河湿地。
尚未出门,从窗子里已经看到东边的早霞红成一片。出来后,却发现红霞只有窄窄的一溜,估计等我们到了观景台,霞光就过去了。
人到齐后驱车前往拉布大林郊区的一座观景山,门票每人五十,由于值班人一会就要交接班,先压了100元在门口。
到了观景台,果然霞光已经下去,厚厚的云层遮住了阳光。在观景台上立着一块石碑:亚洲第一湿地。
这片根河湿地的确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无奈光线被乌云压住,光比太小,对比度出不来,云层的变化也少,无法拍出气势来。等了许久,山顶很冷还刮着风,天气还没有好转的迹象,只好拍了一些到此一游之类的片子打道回府。到得门口。小王与换班的看门人寒暄,答应可以不再补门票,省了银子,由于不给票据,估计看门人也可以小有所获。
早餐后,向海拉尔方向进发。
到金帐汗时,进去一观,这里三年前曾来过并且住过,那时正赶上风云突变,还拍到一些好片子。今天又是万里无云,便没有进去,连车都懒得下了。
其他人花30元进去一观,上个厕所,胡乱拍些则个。
一小时后,继续前往海拉尔。11点余,到达海拉尔,找一家小饭店,吃一顿散伙饭。饭后,踏水即将踏上归程,泓竹等四人去满洲里,老帕和千斤顶明天飞回济南,其余我等三人准备明天去长春再到长白山。
今天行程150KM。
饭后把几个人送到了海拉尔火车站,11人在小王的车前拍了一张合影。8天之前小王在这里接的我们下火车,经过1700多公里的行程之后,又平安的回到这里,这要感谢小王的安全驾驶。这次的司机没有选错人,小王人不错,实在厚道,言语不多,开车谨慎,还是大学毕业的学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偏远地区如满归的伊克萨玛等路况不熟悉,这与他以前较少接待摄影团有关。不过这次他一定熟悉了许多新线路。
顺便给小王宣传下,大名王继伟,28岁,电话13947033633,他的车是2010年5月的金龙海格14座中巴车,有旅游车队手续和座位保险,我刚在海拉尔下火车时与他签过包车合同,一一都仔细看过。他还打算买一辆越野车,希望小王的事业越干愈火。
小王又揽到了新活,晚上要去接机,明天又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