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林里故事多



户外驴行小插曲总是有的,经验丰富的领队也会遇到突如其来的事件,作为领队除了熟悉路程外,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周六驴行就见识到贺队和康队的应变能力,很是钦佩。
 
        这次驴行走的东胡林-冰瀑-莲花坑-老龙窝-上达摩穿越穿越路线。计划路线走22公里,上升1300米。由于遇到护林员封山,路线改从西胡林上山反穿至达摩村,实际行程25公里左右,上升1500米,强度系数1.5。此行可谓一波三折,用折磨,自虐这些词眼也不为过。

        一 、一夫当关,十夫莫开
        这次穿越活动,成行的有37人,康队租了一辆大巴,早7:30在地铁公主坟站集合出发,到达东胡林村是9:30. 透过车窗看到华美的大门楼,飞檐翘角的屋脊,彰显出古老的民俗民风。东胡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辽代时称“胡家林村”,后逐渐发展,明代分东、西二村。当我们正准备下车去欣赏的时候,一辆轿车停在了我们大巴车前面,下来一中年男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后得知因为天气干燥,护林员封山,康队前去交涉,护林大哥态度坚决,陆陆续续下去好多驴友尝试说服护林员放行,终无果而归。护林员工作负责我们也理解,东胡林上山只能作罢。康队决定绕行至西胡林上山。此乃插曲一。

        二、西胡林探路 
        大巴掉头开至西胡林村附近,队友们下车调整开始登山,相对来说,西胡林上山路线不太成熟,但是为了不扫众多驴友的兴致,领队还是决定去探索山路。探索未知路线也是徒步意外收获和乐趣。虽绕道西胡林但是有护林员守着每一个路口,我们只得走野路躲过护林员的围追堵截,在山脚下的田野里,草丛间三十余人浩浩荡荡前行,颇有战士行军打仗的氛围,队友摆出了不攻下这个山头不罢休的架势。终于绕过护林员的关卡,走到了石铺的山路上,当我们兴高采烈的快速前行的时候,祸不单行,小意外又再次降临在一名队友身上,在一急拐弯处,一村民骑电动车迎面撞到了我们一名女队友,队友脚受伤了,无大碍,但是受到惊吓躺在路上动弹不得,村民电动车竟然没有刹车片,看到惹了祸,村民恼羞成怒,嚷着不让进山,康队再次上前交涉稳定了村民的情绪,最后决定康队和两名队友留下照顾受伤的队友。我们继续前行。
     队伍在一水库大坝上收拢,还没有找到反穿到冰瀑的山路,队里只剩贺队和核桃仁两名领队,而且都没有走过西胡林,探索路才刚刚开始。顺着大坝往前走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路程,来到一山沟处,三面环山,路上也没有任何路标,领队分别去三个方向探路,都太险峻,不适合大部分队友穿过。此时已接近11点钟,后面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如果再找不到路天黑前就走不到老龙窝,夜爬不熟悉的山路危机四伏。有些队友开始着急,甚至出现了抱怨的声音。这个时候谁最着急?不是我们个人,而是领队。我们是为自己担心,而领队是为三十个人着急。特别佩服贺队那种坐怀不乱,始终面带微笑的从容。看到贺队的微笑,我们安一队的队员也像吃了定心丸一样镇定。贺队拿出手机寻找轨迹,带领大家原路返回,从水坝处右切上山,来到山脊。走在山脊上视野就开阔了,发现了驴友留下的布条,终于找到正确的山路,队友们欢呼雀跃,十一点钟真正开始西胡林-冰瀑-莲花坑-老龙窝-上达摩穿越的穿越。


        三 、 漫漫长路 
        全程二十多公里,天黑前能走完吗?带着这样的担心督促自己加快脚步。沿着山脊走,一路都有驴友留下的路标,走起来比较顺。从垭口下来,我们很快来到了当地人称之为“爨境大瀑布”(爨,读cuan ,四声)的冰瀑跟前。据说,这股泉水不仅千年不冻,而且在泉下的水潭中还有万年不化冰——从崖下的洞穴——“熊窝”流出的山泉水,凝结成一块底径十余米、高逾六七米的锥形冰坨,经年累月虽盛夏不融,背倚青山如碧海玉蟾,蔚为大观。这池湖水便是西胡林和东胡林,乃至整个斋堂川的水源。此湖专供村中饮用水,水质干净无污染,因此,西胡林人叫它“救命爨境湖”。泉水从石壁上流下来形成了一个水沟,因为是冬天水沟却成了冰沟,需要踏冰而过,大部分队友没有带冰爪,几名队友不甚滑倒。翻过山沟向前不远,远看到几座废弃的房子,此地就是网上颇有名气的“通州峪”。它既是村名,其实更是指它所在的这条山沟。通州峪又名“马涧沟”。在通州峪内有五代的刘仁恭在大安山当土皇帝时修建的通往花园沟的古道。由于这条古道数百年间一直通往山外的州府,因此古道所在的山沟被命名为“通州峪”,而斋堂川的百姓又管通州峪叫“爨境”。贺队本想选择在老房子前面草丛上午餐,又考虑到时间紧凑还是决定继续前行。东胡林-冰瀑-莲花坑-老龙窝-上达摩穿越路线除了路程较长外,险峻也隐藏其中。翻过山沟沿防火道上升来到山梁上的草甸路,草丛长在山脊上,踏平的杂草很滑,稍不留心就摔倒,如果是滑倒在较窄处的垭口处后果不敢想象。这带山脉属于门头沟产煤区,煤炭被挖空后,部分山路下陷形成了石坑,有的明显,有的像野兔洞一样大小,外面还有草丛覆盖,较为隐蔽。我用手杖测量,深不见底,不小心踩漏也会把脚崴伤。走到下午三点,腿如灌铅一般沉重,步伐缓慢,我和秋风,皮卡丘找一向阳草丛处匆匆填饱肚子,补充体力。人的潜能真的是惊人的,由于吃饭耽误了时间和前面的队伍已拉开距离,眼看太阳就要下山,此时我和秋风姐也过了疲劳期,就开始一路飞奔追赶前面的队友。着急赶路,后面的路标和景点就没有留心记下。只知道是经过了莲花坑和老龙窝。紧赶慢赶好在我们只是抹黑走了半小时的山路,到达上达摩村的时候是18点。有惊无险!爬过一座座山坡,走过一个个草甸,穿过一丛又一丛的荆棘,沿途风景真的很美,只是没有时间驻足拍照。终于见识到了强驴的节奏。贺队说我们考试及格,顺利毕业,开心。
 
        四 、一名队友走失
        队友在车上兴奋的谈着今天的路程,领队点查人数准备返程,数来数去,少一人,拿出名单核对,的确一名队友没有归队。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手台呼叫没有回音,领队带着一丝希望拨打其电话。此刻所有的队员都把眼光投向领队的手机。庆幸的是电话拨通了,原来队友走散了,从其他的山路下到了洪水屿村。不管怎样,人是下山了,队友安全,全队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巴车驶往洪水屿去接队友。参加户外一定要提醒自己驴行时遵守纪律,不自作主张。即使跟着领队走错了又何妨,起码还是和队伍在一起,人多有个照应。自己一人走失了,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发生意外。不是一个人担心,有众多队友在牵挂。安全的回来才是我们户外活动的终点。


         东胡林-冰瀑-莲花坑-老龙窝-上达摩穿越,虽然小插曲接二连三,过程也很辛苦,但队友们还是克服困难走完了全程。忙碌机械的生活总是唤起我们对未曾走过地方的憧憬,当每一次在向往的地方留下我们的足迹,禁不住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微笑。对于徒步,我也刚刚起步,有更高的山,等待我伸开双手去拥抱,有更远的路等待我用脚步去丈量。想起一句话与君共勉;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生命不息,勇往直前。
 
        此为记。

    走路线之前没有做功课,稀里糊涂的跟队走完了全程,部分景点介绍摘自北溟前辈博文。
山葱发表于2014-01-14 08:22  
分享到 
(1125次阅读/2个评论/0人赞过)
    山葱
    抱拳 多谢前辈给的建议,走的太匆忙,没怎么拍照,下次发文章配图。
    一直走
    建议配图,这样上首页可以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