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里激情腐败
仙人洞里激情腐败
年底了许多驴群筹备年会,【安一队】的驴友们也提出了过年会,本领队老母亲在家,断不能晚饭不回家,这年会的事就不好组织。但驴友的热情不能不考虑,细想之后提出野外聚餐算作年会,聚餐的地点还要遮风蔽雨,这地方就是我很熟悉的仙人洞。
仙人洞离市区较近,就在香山西北的杨坨灰峪村后的半山上,是个溶洞,洞内平台曾供奉2米高的渡金大士像。据记载在溶洞下边曾经有妙峰山古香道(中南道)茶棚,叫仙人洞茶棚,还有一处庙宇叫娘娘庙,住持是位尼姑,常采撷山中黄芩煮茶,招待往来香客,庙、茶棚和洞内佛像毁1958年的大跃进。仙人洞也是古道上的一处景点,明朝就有驴友点着火把进洞探险,并刻石留名“到此一游”之类,如果仔细寻找,现在还可以找到明朝的驴友刻字。清朝、民国、现代刻字密密麻麻。
仙人洞内石花、石笋、钟乳石、莲花座具存,尤其洞顶的钟乳石保存完好,其他靠近地面的景物均有破坏,特别是上面有一层碣灰,感觉很脏。据记载这些黑灰在清朝已经形成,洞内水滴如雨,接有大瓮,水质甘甜,现在只有雨水旺盛时候可以复现水滴如雨的胜景。
洞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蝙蝠多,仙人洞是蝙蝠栖息地,冬天是蝙蝠的冬眠时间,洞内到处都可以看到蝙蝠的身影,多数蝙蝠倒挂在洞顶,挤作一团,有些挂在侧壁上,还有的就吊在眼前的岩壁上,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我连续四年都到仙人洞,看到的蝙蝠越来越少,以前可以看到洞顶有五六十只蝙蝠挤在一起吊着,有两大团,后来就二三十只,十多只,岩壁上零散的蝙蝠也少了。是它们的食物少了,还是污染问题,还是飞到相邻的将军洞去了?将军洞我还没有去过,以后走一次!
这次穿越从大觉寺上山,是个传统线路,到萝芭地,经冷风口向南,过防火了望塔、高压线塔、尊胜塔(即六郎转塔),至马鞍山,一路山道明显。上马鞍山的小道很不起眼,一不小心就会走过,山道绕着大工村而行。看不到大觉寺方向的村落,就走错了。从马鞍山开始山道就崎岖艰难起来,灌木荆棘茂盛,有的地段双手必须拨拉着护着头部才能通过,有的地方需要蹲着躬着身体才能过去。穿过一个山沟就可以看到沟口有人工修建的石堰道路和一个很大的地坪,那就是仙人洞大致所在位置。
当我到达时,已经看到队旗插在仙人洞口的位置,指引着驴友们向队旗靠拢!先到的驴友已经下洞底参观探密蝙蝠去了,铺地垫、摆食物、装炉具、点火造饭。天使身材背个大炉子发挥了大作用,解决了几多驴友的吃饭问题,我和牧木各带一套户外炉具,只能满足三四个驴友围炉涮煮。大家围在炉边,开始了我们仙人洞年会聚餐。凉菜、热菜、烤肠、炒菜、熟食、肉食、罗宋汤,各种蔬菜、涮羊肉,挂面、面条、方便面,白酒、啤酒、饮料,可谓丰盛。
白酒首先是热场的彩头,军酒、茅台、特种兵、大高粮、特酿轮番出击,大家吃得热情、喝得开怀,欢声笑语在仙人洞中回荡萦绕。
丰盛快乐,激情似火的年会,热烈的气氛竟然让我忘记了即兴来一段【安一队】年度驴行总结报告。嗯,缺项,也没有节目表演,严重缺项。以后有机会全补上!
天很冷,但大家热情高涨,冬天里烧了一把火。
2013年12月18日星期三
看照片,离那座塔不远,大觉寺垭口的南侧,下次去找找。
不敢当,顶多是互相学习。
maotai,...
( ^_^ )不错嘛
这游记写得确实是娓娓道来。
在想,没准什么时候就能看到领队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