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香八拉一一戏说红楼梦源里的“她”
香八拉线路(准确的说应该是香植拉):香山邮局——香山梨园墓——中法大学墓地——望京楼——白家疃——曹雪芹小道——元宝石——梁启超墓园——曹雪芹纪念馆
“西山脚下一台戏”,指的就是香山梨园墓。这里长眠着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马连良、言少朋、周和桐、朱斌仙等。
有趣的是这些戏曲名家墓葬在行当上,阵容强大。生、旦、净、丑齐聚。他们正在为众多的观众,演艺着一台永不谢幕的戏。
玉皇顶因为生长一种木兰树,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木兰坨或大木坨。这里风景绝佳,是一处风水宝地。玉皇顶的西边跟北边都是蜿蜒起伏的西山山脉,好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抵挡北来的寒风。东面是悬崖陡壁,夏天下雨后经常有瀑布。西南方连着鬼见愁,东北则非常开阔、平坦,山下的碧云寺、玉泉山、颐和园也都尽收眼底。
民国中法大学的墓地就选择了这儿,遥望着山下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立于1932年的国民党宣传官员郑国材墓碑。墓志为朱家骅所撰并书,其中有“尽瘁党国弗辞艰,应是有为之青年”字句。这个被保留下来实属难得,是否是因为有“同志”二字。
刘半农胞弟、著名音乐家刘天华(1895-1932)的墓地,文革期间墓地被毁,后重修。
祁耿寰,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人。中国同盟会员,早期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指派的国民党“一大”〔奉天〕代表,曾任广州市公安局督察长,驻粤建国豫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
祁耿寰是辛亥辽阳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遇刺身亡。
刘半农,原名刘寿彭,后改名刘复,后改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于1920年9月4日创作了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小诗。此诗中出现了“她”,在刘半农之前,中国还没有开始使用“她”,也就是刘半农第一个开始使用“她”。
曹雪芹小道是连通寿安山前正白旗黄叶村与山后白家疃的一条山间小道。这条小道途经樱桃沟、三炷香,连接2个村子。据说,曹雪芹当年就是沿着这条小道到白家疃村给人瞧病,挣点银两养家糊口,这也是曹雪芹晚年生活的地方。话说这香植拉早被曹雪芹玩转了。
元宝石 假宝玉
石上松
卧佛寺
一个军阀的墓园,经历文革也没有被摧毁,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梁启超墓地在植物园内很好找,沿途有路牌指示。梁墓占地十余亩,长眠着梁启超先生和他的夫人李氏。墓呈长方形,榫形墓碑高2.8米,宽1.7米,正面镌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背面为民国二十年十月,梁思成等子女名单。墓西侧尚存纪念亭一座, 此亭外观中西结合:屋脊按惯例放吻兽处,刻的是花,亭内顶部仿藻井形制而建,呈葵花形。据说,纪念亭拟放梁启超铜像,因财力不济作罢。墓地还立有两通古碑,西侧碑阴文字尚可识别,有满汉两种文字,碑文显示是康熙四十年立,碑阳无文字。东侧两面均无文字。墓地内还葬有梁启超胞弟梁启雄,梁启超次女梁思莊和三儿梁思忠。
梁启超1929年病逝于协和医院。他一生虽著述宏丰,亦身居高官,然家资不厚,死后归葬多为友人相助,墓的规模均小。后又由其儿媳林徽因设计,重加扩建,成为现在的样子。
林徽因1955年去世,因其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有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二墓区。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
曹雪芹在黄叶村的抗风轩
-
-
2013-12-18 08:17法行回复
-
-
2013-12-17 08:18一直走收藏。回复
-
-
2013-12-09 14:43一直走欣赏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