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西北游

    9月30日原定晚8点出发,直到快9点时,46个人才算聚齐。从健德门桥出发,车头往北一直扎到清河才发觉不对,真够马虎的。起初我也知道方向不对,心想或许是司机另有蹊径,也就一直没言语。就这样又耽误了好久,最终才绕到G4上来。夜路,无话。G4倒G5,1号凌晨2点才到石家庄服务区。原来高速对大巴夜行有限制,2—5点禁行。没事干,溜达、吸烟,在洗车棚下的木床上小睡一会,直到5点,天放麻麻亮。

    1号中午时分过山西清徐服务站不远,路边有两个旅游路标在一起。仔细一看,一个是刘胡兰纪念馆,一个是武则天纪念馆。觉得挺滑稽,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女人,原来,可是同乡?查一下,果然。小小的山西文水县竟然出了两个历史名人。武则天,当然厉害。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换天命,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超常的自信不可能做到。据说武则天在冬天想看百花盛开,于是就写了一首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神看到这首诗都非常害怕,果然连夜开放,只有牡丹花不为所动。第二天清晨武则天去游禁苑,看到百花盛开,只有牡丹还是老样子,非常生气,下令把牡丹连根拔起,把秆烧焦,贬往洛阳,没承想这样一来,却成就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名声。至于刘胡兰,一个年仅16岁的农村小姑娘,为什么会被国军用铡刀像包拯铡陈世美一样铡为两段,具体情况我不想只听一面之词。但我想,除了政治原因,恐怕刘胡兰的性格中或许也有某种十分强硬的特点,因而召来那种惨烈的结局。山西,除了出晋商,也出暴民。据说在土改时,山西的民众对待地主的斗争手段多种多样。例如有“砸核桃”、“点天灯”、“披麻戴孝”,等等,其残酷性令人不寒而栗。

    再往西行,转G20,景色越来越黄。想起那首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只见黄土高原上由于风蚀雨冲所形成的纷杂地貌,奇峰怪岭,千沟万壑,形态各异,目不暇接。看呆了,看傻了,以致竟然没想到应该掏出照相机来。

    2号早7点到西宁。莫家街小吃,羊肉泡馍、牛肉拉面、怎一个“香”字了得。这可是我们两夜一昼以来的第一顿热饭呀。

    出西宁百余公里路经倒淌河,河不大,却是我国少有的由东往西流去的的河。河水蜿蜒几十公里注入青海湖。青海湖,远远望去就是那一望无际的棕黄色高原边际线之上的一条蓝色的线,和蓝色的天连接着。逐渐地,那蓝线越来越宽,那棕黄也逐渐变成艳黄,艳黄的是油菜花田,蔚蓝的是天空,碧蓝的是湖水,雪白的是山顶的积雪还有天上的白云。


 
 
    

    大美青海湖,之所以“大美”,首先须是“大”,进而可延伸到辽阔、一望无际,让人感到天地之苍茫,人类之渺小,才能产生大美的感觉吧。这个海拔3260米的“青色的海”,面积4456平方公里,环湖一周要走360公里。沿湖分布许多景区,有的也就是牧民在自己沿湖的牧地上用铁丝网圈起一道栅栏,留下一个门口,然后就坐地收钱。湖这么大,总不会都被圈起来吧。我们是穷银,穷银是不想掏门票钱的,呵呵。一望无际的湖面十分干净,唯一可见的也就是主景区附近的水面上那三两艘游船,其他没有人和人类活动的迹象,也没有渔船。这里可是著名的鳇鱼盛产区呀,看来的鳇鱼保护政策落实的很好。可一想起那喷喷香的鳇鱼……天哪!口水。
    住在牧民院,便宜。十分简陋的轻体房,一人80。院内扎营30,够贵,好在可以使用盥洗室洗澡。吃的很糟,质次价高是好听的,一小小碗米饭3元,一个馒头1元。扎营是有点冷的,毕竟在3200多米的高原,我的睡袋不够暖,偷偷从住房的队友处借了一条厚毛毯,好多了。
    3号早晨拔营起寨,向北沿环湖公路走下去,依然是雪山、碧海、草原、牦牛、羊群、蓝天、白云。过鸟岛,穿冈察,经若水,翻越祁连山。连绵祁连山高壑深,底部黄草绿树,中间裸石嶙峋,顶上白雪如帽。南梁子垭口,海拔4100多米,有藏庙经幡,是个观看祁连雪峰的好地方,可惜没有停车,也没能抢下几张照片。



    翻越南梁子垭口以后盘山而下,山下一漫坡的肥沃农田,天边和公路之间一条湍急的水渠奔腾而下,独特的荒漠绿洲景象,既具有南国风韵,又饱含塞上风情。真是“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一路下行,海拔由4000多米速降到1000多米。黄昏时分进张掖市。张掖古称甘州,丝绸之路的重镇,甘州边塞曲的发源地。地儿不大,历史名城啊。都是旅游热季闹的,整个城市找不到合适的住处,没有足够的房间,房价也贵的出奇。终于联系上城西30公里外的南台村农家院可以接待,又恰恰在丹霞地质公园的旁边,正确的选择。

    房东老杨,两个儿子都在兰州,一个上学一个打工。杨两口在家经营着18亩土地,主做玉米育种,在旅游旺季兼做家庭旅馆,生活看着还算不错。人憨厚朴实,当我们开玩笑地说起想吃他家的苹果和梨,人家二话没说,拿起个大盆就走,不一会就从门外的树上摘来一盆苹果和梨。紫红色的富士苹果香甜美味,梨的个儿不大却多汁脆甜。他说那梨早年大都出口外国,销路很好,后来有果农用石头混在梨箱中充数,被人家发现后再也不要了。生生地断了当地的一条财路。问起房间有没有蚊子,老杨充满得意:东、西两里之外的村子夏天蚊子很多,唯独这南台村,从没见过一只蚊子。也不知天理何在。

    4号早5点半集合,因为景区6点开门,要看丹霞日出就得赶早儿。天还黑黑的,满天星星。

    张掖丹霞地址公园总面积510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也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奇险灵秀美如画,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它以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景区内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以及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张掖丹霞地貌于200511月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说天下》编委会评为“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尤其是那部据说是“其臭无比”的《三枪拍案惊奇》的电影在这里拍摄外景之后,人们趋之若鹜地纷至沓来,成了张掖市的一个新兴的旅游热点景区。



 
  






    看完丹霞,中午十分开拔,经酒泉,一路兼程开往额济纳。从酒泉到额济纳的一路,景色很是壮观而且变化多端。车移景换,一会儿是宽阔的河谷,一会儿是稀疏的草原,一会儿是起伏的沙丘,一会儿是农田绿洲,一会儿是辽阔的戈壁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前后,茫茫戈壁一望无际,连绵几十公里,平整如坻。越过军用机场的围墙,隐约可以看到那些外形刁钻的新型战机成行排列。大漠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球形的、网状的、以及其它异形的雷达等探测装置。不同造型的军用设施诡异神秘,零散地分布在杳无人迹的天地之间。不由感慨,在那里工作的人们平时该是多么的寂寞。有人说,他认识一个战士,在走出大漠之后看到树木,竟然久久地盯着那些绿色的树叶,呆呆地盯看了好几个小时,傻了一样的。远望发射中心,三四座矩形的发射塔或高或矮、或胖或瘦,远远地,在暮色中反射着暗淡的光线。

    及其漫长笔直的左右两个车道,路肩高于旁边的戈壁,路上车流不断。中间没有服务区,也没有紧急停车带,内急的人们焦灼不堪也只能硬着头皮忍下去。足足有两个小时才遇到一个三岔口可以路边停车,呵呵,谁能想到,在这漫无边际的戈壁滩上,找个停车方便的地方居然如此之难。

    进入额济纳旗政府所在的达来乎布镇时,已经11点。几经周折,直到一点多了才找到一家收费尚可接受的牧民大院。支帐篷、洗漱、喝小酒、数星星。

    看着山水、小灰等人忙碌的身影,觉得跟对了领队真是一种幸福。

    然后,呼呼…… 

 


   

    5号,一早到达胡杨林景区门口,门票很贵,好像是170多,通票据说360呢。一段河流,经过一片荒漠沙丘,两岸长了许多胡杨树,本是当地的寻常景色,也不长别的什么东西,人们只是把它用围栏圈起来,就收那么多钱,是不是太黑?一车人,买门票就得上万呀!踌躇间幸遇两个北京驴友,一对双胞胎两个小姐妹。每人怀揣500元就敢来游额济纳,没有特殊才能万万办不到呀。在她俩的指点下,大伙分成若干小组分别穿插,绕过景区门口,择机翻(钻)栅栏,陆续、全部混进了景区,竟无一人夭折。







 
 
 
    

    胡杨的确很美,雄伟的身姿,金黄的叶片,刚阳和柔美统一于一身。但是,仅凭这些就能够吸引人们不远千里前来一看吗?似乎不是。有人说,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它生活在西北边陲、戈壁大漠,没有温润的气候,没有人类的呵护。有的只是干旱、风沙、盐碱、荒凉,一般生命望而却步,其它植物寥寥无几。而胡杨却能挺立于沙海之中,扎根于戈壁滩上。尤如一个曾被忽略的倔强灵魂,不管世态炎凉、风云变幻,默默地坚守在偏远的荒漠边陲,坚强地抵御着沙漠的侵蚀,无私地奉献着浓荫和清凉。或许,更是这内在的品质才使得胡杨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原因吧。

    还有一种植物也值得一提,红柳。这种灌木或小乔木体型不大,披针状的叶片能有效地抑制水分的蒸发,据说它的根能扎到沙土的30米以下,不但担负着防沙固沙的重要职责,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入秋以来,它那粉红或紫红色的花絮绽满枝头,和黄色的沙、绿色的树相映成趣(说来也怪,好像是为了互相衬托似的,大凡身处红柳丛旁边的胡杨往往不像其他同类那样已经换上金黄的外衣,在这里他们依旧是一身绿叶)。胡杨和红柳这一对兄弟档构成了额济纳荒漠戈壁上顽强生命力的辉煌体现。





   

    出达来乎布镇往南30公里处,哈日浩特——黑城,一座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遗址。

    黑城建于公元9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在当地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中,至今流传着有关这座古城的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哈日巴特尔(黑英雄)的将军,在此筑城镇守。久而久之,人们便称哈日巴特尔为黑将军,此城便称为城。由于哈日巴特尔骁勇善战,深得皇帝欢心,皇帝就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黑将军做哈敦(夫人)。后来,黑将军羽翼渐丰,权势强盛,竟然觊觎皇权,企图一统天下。这一阴谋被公主得知。她便将黑将军阴谋篡权的消息报告了皇帝。皇帝派数万大军进攻黑城,悬赏捉拿哈日巴特尔。但是大军对黑城久攻不下,皇帝请来巫师卜卦,卦象说:“黑城地高河低,官军在城外打井无水,而城内军民却不见饥渴之象,必有暗道通水,如将水道堵截,则必胜无疑。”于是,皇帝又增派一万大军赴鄂木讷河上游的咽喉部位,随着巫师们高声诵讼着《护律夏日毕其格》(法律黄书),军士们用头盔盛着沙土,很快地截断了河水,并筑起一道巨大的土坝。不几日,只见城内人畜饥渴,近城的禾苗枯萎。黑将军命令士兵在城内掘井,直挖到八十丈深还是不出水。万般无奈,黑将军下令准备突围。出战前,黑将军将70多车金银财宝和一顶镇城之宝—西夏皇冠全部投入枯井中。为了不使亲情骨肉遭受入侵者蹂躏,黑将军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倒井里,对他们说:“你们去做财宝的主人吧!”,并祝愿说:“愿来日有个骑秃头青虻牛的人来将我们财宝取走”。随后,封土掩埋。然后命令士兵连夜凿通北部城墙,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北上了。现今在黑城遗址西北角城墙上可以看到一个可容骑驼者进出的洞口,相传就是当年黑将军突围的洞口;在黑城内偏西北的那个大坑,相传就是当年不曾出水却用来埋藏了全城财宝的那口深井;而被当地人称为“宝格德波日格”的那座高大沙岭,相传就是当年大军截水所筑的大坝。据史书记载,黑城于1372年被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随后被废弃。

    由于近年来周围沙化严重,流沙从东、北、西三面侵蚀,黑城的许多遗址已被埋于沙下。

    这座古城让我最感惊喜的,是西北角城墙顶上建有5座覆钵式喇嘛塔。夕阳、荒沙、古城、喇嘛塔,那景色的确很苍凉,很异域,很震撼。







    再坚强的生命也不能完全没有水,这一点在怪树林得到了验证。黑城向西约7、8公里,在起伏的沙丘和平展的戈壁之间,孤零零地矗立一座方方的、小小的锗红色的土城,赤城。太小了,倒像是一个堡垒。“堡垒”的西边约一两公里处,一片起伏的沙地,这里枯死的胡杨“陈尸”遍野,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冥冥之中,渗透出一股狰狞恐怖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这就是神秘苍凉的“怪树林”。据说当年黑将军带领士卒冲出城外后,一路拼杀,最后战死在这里,这里就是黑将军及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














    时至黄昏,夕阳如血,给这片苍凉荒寂涂上一层悲壮和忧伤。



    6号开始返程。出达来乎布往北,然后东折,拾路S312,几十公里的沿途风景不是景区胜似景区。河流、湖泊、湿地,胡杨、红柳、芦苇,沙丘、瓜田、戈壁,万花筒似的让人目不暇接。王进和青竹的相机,机关枪一般响个不停。然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整整一天的戈壁行车,S312转S218,出内蒙进宁夏,晚上到银川。

    银川的晚餐和张掖的晚餐一样的好、同样的便宜。最贵的是在达来呼布,随便一个素菜都要20多元;炖羊肉论斤,一斤七八十;唯一便宜的是哈密瓜,论个卖,一个两块钱。
    银川晚饭后接着赶路,夜宿盐池服务区,依旧扎营。

    7号,早晨6点公路放行,穿陕西,过榆林,进山西,过五台。入河北,上G5,转G4,进北京,晚9点许到六里桥。一路顺畅,居然一次也没有遇到堵车。乃人品乎?看整个行程,六千公里,七天七夜,横跨京、冀、山、陕、宁、甘、青、蒙八个省市,纵观平原、山地、高原、戈壁、沙漠、草原等各种地形地貌,没出任何事故,个个高兴而归,又加花费寥寥,便宜到家。实在有赖于领队尽心尽力,大伙同心配合,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此行,真值!

   


 

阔叶林发表于2013-10-11 14:31  
分享到 
赞过
(2762次阅读/28个评论/15人赞过)
    Sam
    写得很详尽,读完又温习了一遍大西北游强
    老顽童
    好记性!好耐性!好笔头!
    牧马天山
    胡杨节时当地一个标间要850元,还要预定,太宰人了,还是扎营吧.
      扎营省钱心里舒坦,住房挨宰心里别扭
    大瞥了
    强
    多米音乐_8266133
    ji
    酷哥晨晨
    大美青海湖
    517小智驴
    照片再多一些会更完美,已做首页推荐。
    山野清风
    好文!山水是一个绝对靠谱的领队,这次我本来也报名了,后来因有事退出。
    洛水北岸
    真美啊.....
    妖妖未央
    阔大哥写的真好,好详细啊,好多俺原来不知道的又被科普了一下,哈哈。。。还有您带的大白萝卜也应该写进去呀。。。呲牙
    小狼小狼

    写得很棒,很详细地记录了我们的旅程,那些地名我都不清楚

    沙砾
    强很详细,很赞!收藏了哈~ 最高点不是南梁子垭口,应该是大冬树山垭口~
      哦,知道了,谢谢
    清清小雅
    阔叶林大哥,文章写的真好,相片拍的也好,又重温了一下这段旅程强
      呵呵,谢谢夸赞
    精灵公子

    强不错,光线好,照相也不错!

      这是卡片机的,我用大相机拍了许多,可惜程序出错,都读不出来了。苦呀
    snow
    鼓掌
      谢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