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闹市中的墓地----袁崇焕祠墓

上周六上午,在国贸附近参加了某品牌的签约仪式。活动结束后时间还早,一个南方来的朋友说想逛逛附近的景点,我就陪同一起去了。

 

虽然在北京很多年了,对附近有什么景点,我还真不清楚,朋友用手机搜了一下,说最近的就是古观象台和明城墙遗址。古观象台我知道,每次从建国门路过都能看到立交桥西南角上那个台子,还能看到上面摆放着的各种观天象的仪器。明城墙遗址也知道,曾经坐车路过,就在大马路边。可是,如果不是他提及,让我去想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这些景点来的。

 

到观象台时已近中午,那里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一个孤零零的台子,还收20块钱门票,我们没有进去。从观象台向南行不远,就到了明城墙遗址。历史上北京明城墙全长40公里,现存的仅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一段儿,资料上说有1.5公里,我们走过的我感觉只有几百米。这段城墙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边上有保存完好的东南角楼。看完古城墙,同行朋友兴致很高,又开始用手机搜附近景点,这次搜到了袁崇焕墓。我们都感到很惊奇,没想到袁崇焕墓居然在北京二环附近,地图上显示距我们只有700米距离。

明城墙下

明城墙东南角楼---全国仅存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

 

虽然地图上标明只有700米远,但是我们却是颇费了一份周折才找到的。从明城墙遗址那个转角角楼穿过过街天桥后,我们向左走了一段路,看地图快到了,问附近的人他们却都摇头不知。后来终于问到一个附近小区的居民,那位大姐说好像就是在附近,但具体位置也是不知道。手机导航显示就在附近,但周围却都是林立的高楼,后来我看到林立的高楼中间有一块绿树掩映的所在,说这里不会就是吧! 寻门而入,果不其然,那个像是小区楼下公共绿地的一小块地方就是袁崇焕祠。

 

袁崇焕是何许人也?明末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抗清(后金)名将、民族英雄。先后取得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广渠门之战等胜利。己巳之变,后金实施反间计,最后被崇祯帝以通敌谋叛等罪名磔杀。《剑桥中国明代史》称:他(崇祯)相信了谣言,于1630922日在北京杀了他最有才能的将领袁崇焕。很小的时候,我看过一部关于袁崇焕的电视剧,从此,他高大的光辉形象就深深地印在我内心深处。前几年,读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后,对袁崇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又增加了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今天完全没想到,他的墓地就在附近。

袁崇焕祠墓就在这个小区里面

袁崇焕祠门口

袁崇焕祠门口2,后面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牌子很醒目,相信那些被选入宏志班的孩子也会来这里祭拜

袁崇焕祠门口3

四名士请愿书

袁崇焕祠后院的墓


南厢房,管理员办公室

我们探访完,要离开时,又进来了几个学生


袁崇焕是太牛的一个人,为了表示我对他的崇敬,我要再详细说一下他的牛人牛事。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进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

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

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又过了一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

 

实在是啃不动袁崇焕这块硬骨头,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采用了汉奸高鸿中的建议,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直抵北京城下。袁公知后,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与后金左翼大军对决,亲披甲胄,临阵督战,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终于击退清兵。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取得广渠门之战、左安门之战、南海子袭营三战的胜利。

 

后因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明思宗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认为明思宗杀袁崇焕是因为朝廷内阉党余孽的诬陷,皇太极的反间计只是袁崇焕落狱之因。

 

反正,很快崇祯皇帝就罗列了以下罪名:1:托付不效 2:专恃欺隐 3:以市米则资盗 4以谋款则斩帅 5:纵敌长驱 6 顿兵不战 7:遣散援兵 8:潜挟喇嘛,坚请入城。在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将袁崇焕逮捕入狱,第二年八月袁崇焕被处决。

 

而袁崇焕的死法,让我颇感震惊与忿然。他是被磔(zhé)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据载,行刑那天,袁崇焕毫无惧色,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石匮书》)。

袁崇焕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死后的故事仍然感人,他的佘姓随从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将冤死的袁崇焕的首级从朝廷高高的旗杆上偷了下来,埋在自家院内,日夜守护。佘义士临终前嘱咐家人死后把他埋在袁大将军身旁,并要求佘家子孙此后不许为官、不许回南方老家,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此举被后人称为“冒死葬忠魂”。

 

 袁崇焕身后150年,清朝乾隆帝为他平了反。 同时为他及佘氏修坟以旌气节。民国初年由康有为出面,各界人士在袁墓旁建立袁祠。建国后,毛泽东主席曾批文指示保护袁墓,不得动迁。当时每年清明,周恩来、宋庆龄、朱德等都前来祭拜袁墓。

 

我们进去时,袁崇焕祠里面静悄悄的,一个游客也没有。我们进了祠堂,自己打开门口的电灯开关,退出时再悄悄关上。出门时看到管理处房间里走出一个大姐,问我们祠堂里的灯关上了没有。回来后在网上查资料,看到东方卫视对佘家十七代守墓人佘桂芝以及家人的访谈,管理处那个大姐颇像电视上看到的佘桂芝的女儿焦敏,如果是,那她应该是佘家为袁崇焕守墓的十八代传人了。

山野清风发表于2013-07-26 14:22  
分享到 
赞过
(1495次阅读/31个评论/13人赞过)
    爱美爱自然
    原来是两广人士。
    shoo
    这地方是挺难找的。。。我以前就住在花市,每年清明时节,守护祠墓的佘氏后人会来祭奠。近些年老太太身体不行了,清明都是由她老伴代为守灵。
    窗边的小豆豆
    好文,给我们这些久未外出的人丝丝感触强
      这个地方你可以去
    上京白领
    看过相关电视节目。袁崇焕确实让人敬仰。
    redwind大强
    有机会要去看看强
      恩,二环边上交通很方便
    有点苦味儿

    谢谢!

    老鹰11
    不错,没想到在繁华的北京城还有如此的幽静场所
      是,很少人去,很安静
    候鸟
    写的真好~让我想起岳飞
      都很惨难过流泪
      谢谢鼓励抱拳
    一直走
    顶贴。
      呲牙还顶啊,谢老师。
    良知行
    袁崇焕的故事每次听到都让人崇敬无比:文武双全的大智慧,惊天地泣鬼神的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为他守墓的是后世子孙的中国人。

    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永垂不朽。

    鞠躬。
      袁崇焕也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个人。
    彭亦飞
    咖啡去司马台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很强烈的念头:难怪崇祯要杀袁崇焕了!重重屏障之下,皇太极的铁骑似乎一夜之间竟然兵临城下,袁崇焕不是应承5年之内辽人不敢进犯的么?2年后皇太极却攻到了皇帝面前——作为一名手握重兵的大臣,保不住皇帝的性命,你还不该死?……关于袁崇焕的死,还是颇有争议的。例如斩毛文龙,是否太过仓促武断?表面看来毛飞扬跋扈是该死,但斩毛之后却没人能做到毛那样能镇守皮岛牵制辽兵。可以说斩了毛为清军南下提供了顺道!但崇祯赐袁崇焕死却丧尽人道,的确让人悲愤惊怒交加!作为一名文人,袁崇焕带兵打仗却也头头是道,机智勇猛,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一个奇才了!有机会当去拜偈拜偈!
      清兵不敢跟关宁铁骑硬碰,为躲袁崇焕,愣没走东北,是绕道蒙古从山西大同一带攻入北京的。在明末,袁崇焕的军事才能无人匹敌。
      是的,这个是千真万确的,正如袁崇焕是绝对的忠臣一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袁崇焕在有当时无人匹敌的军事才能之外,也有些自身的毛病:粗心自负,刚愎自用等。特别是给了努尔哈赤致命的挫伤后袁低估了皇太极。崇祯遗言“……臣子误国……”,当然也包含了袁曾请命“5年之内辽人不敢进犯”,而2年后直逼城下了。当初袁不立下如此重誓,崇祯也断断不会因为袁立斩毛文龙而心生不悦为杀袁埋下了契机了。当时的历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可能还并不是真相。满清入关定都京城后,篡改了很多历史文献。关于乾隆为袁平反,后人不用乾隆的平反,也当然知道袁是忠臣,所以乾隆为袁平反的真正原因和目的,也是值得推敲的了。

         袁崇焕何需清朝的皇帝为他平反?

         乾隆的这个举措不过是为了迷惑汉人,是崇祯不好,所以我们才取而代之。袁崇焕只不过是他们可以用来巩固江山的一枚棋子,毕竟他们的江山来路不正,否则,也不该在袁崇焕之后才为多尔衮平反……

      嗯有道理!

      不对吧。

      清军入关打的可以给崇祯报仇的旗号。 讲话:天下得自李闯, 而非取明而代之

      那为什么要灭朱三太子,南明小王朝又是谁灭的?
    一直走
    哪天去看看。

      可以带几个驴友

    一直走
    强
      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