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白兔,东奔西顾——绝壁郭亮游
1、姿色
走累了的时候,坐在南太行山的绝壁断崖边喘气,距离屁股不出一米阳光的地方就是百米深渊,断崖面如刀切般平整。
我的眼睛读着几公里宽的空谷对岸,那里是灌满眼的巍峨莽莽的南太行山脉。异军突起的奇巧山峰,层峦叠嶂藕断丝连的拽在一起,远处的王莽岭山巅组成的剪影,异常诡异多姿。近处山西境内的昆山村后的崇山峻岭,仿佛稳坐在水中升起的磐石基座上,而那基座是由十几公里宽的大裂谷、几十公里长的大绝壁组成的。壮观的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这秋收季节,我能看到对面崖上人家,那巴掌宽的薄土地上种的庄稼,都已退去了青葱染了淡黄,一片玉米也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但我估算要想踩上那片土地,起码要花费一整天的步行时间才可以。真是姿色相闻,劳累往来。
也许南太行的恢宏的山峦太宽广了,一时找不到能表达心情的话语,就突然想起那首汉朝《古歌》来,周围只有微风时不时来窥视,除了这些还能有什么?是纯洁的新鲜空气在荡漾,剩下只是空旷、空灵的空间,唯独再无他人。
我有滋味的拉长声音念出声,第一个字又不太熟悉就念得很模糊——“茕(qióng2,音琼)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歌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受前一阵子读的《私奔地图》的影响吧,只是这首《古歌》明清人选本,往往作窦玄妻《古怨歌》解读,而我要表达的也许是景不如新,兴奋的有点过了,手舞足蹈,不知所措。
2、缘起
很早就知晓郭亮,那片南太行的崇山属于景色好看又很冷门的地方。想去看那里的大绝壁是很久的夙愿,《国家地理》杂志上也很惹火的刊登过“太行八径”,太行山割断了中原的冀豫与山西的晋东黄土高原的联系,因为商旅军事的需要,几百年踩出的小路依然存在。其中“白径”就在这儿附近。只是从京城出发到郭亮需要倒两三次的车,我就总有点犯憷。十一假期也是徘徊了很久,最后才终于敲定,即使两眼一抹黑的来到了河南,我也要去看大绝壁。
下了新乡火车,找了一辆出租就跑到了辉县,结果因为假期能住得地方都爆棚,只能找到一个很经济的地方凑合住下。
其实苦与乐,都在欣赏到大绝壁风景的那一刻得到了平衡。目送那帮伴随我很久的武汉驴远行后,我坐在完全黑下来的南太行的道路边,抬头寻找着猎户座,知道世界上的这个地方,完完全全的只属于我一个人所有了。
《私奔地图》上有首诗:“我在预谋一场私奔,如果午夜前你还未登场,我将选择独行——像个英勇的骑士,剑是我坚定的心,现在,谁比谁更胆小,是不是已经证明?夜空突然飘起了雨,雨水将我浅浅的脚印抹去,知道吗?从这一刻起,你已永远的失去了我……”
3、天梯
最开始乘车去景区,我并没有按照常规在大门口购票,而是提前下了车。不是我故意逃票,为了区区几十元钱提心吊胆的还不至于,只是我想找到传说中的天梯,要亲自去走一次。
进入景区前,我和同行的几头山西驴下了车,跟着又有几头不知哪个省份的驴也凑来一路走。我向迎面走来的老乡问了路,就决绝的走进深林。以后知道这个村庄叫梯子坡,而天梯正是以前郭亮村通往村外的唯一通道。
转过几个弯,回头看山西驴,他们突然不再继续走了。撇下茫茫的我继续着未知的道路。村子里正办喜事,播送着豫剧《潮阳沟》,一个老太太看到我后,就热心的过来招呼说:要不要带路?
问过价就答应了。老太太横切了几个梯田中的小路,穿过几片庄稼地后,最后一屁股坐在石台阶上说:到了!沿着台阶上去就是天梯。我问:如果前头再碰到查票的,怎么办?
她满口应承:没有了!我也就轻信了这位河南省辉县市沙窑乡梯子坡村的老妪。
4、补票
天梯走起来很陡、很刺激、很惊险,但绝对没有危险。
我习惯的尽量往里侧靠,顺着之字形一步一个台阶的上升。崖边的路重新修过,用宽石条磊得很规整,我不太习惯走没有护栏的险地,探头就能看到边上的深崖。从入山口往上看,是看不出天梯的。这样艰险的梯子,以前山里百姓挑着重物要重复走多趟。我只是背着包,却依然心悸。很快出了热汗,周边是南太行的高山,如果说有断崖,也就只能看到远方会逃站上的崖上人家的房子。
上到崖顶的时候,即将正式进入景区。两个景区稽查人员拦住了我。
没啥好说的,补票!
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同时阻止了景区游客走天梯,如果正常从大门购票是根本不能走一遍天梯的险峻的。补票后快速通过。读过一个网上的笑话,说有驴友逃票去王莽岭,辛辛苦苦的爬上去,感到一说有力而温暖的大手把他拉上去,驴友说你该祝贺我终于登上了王莽岭。对方客气地说——恭喜补票!因为从望远镜里早看到山下的你了。
河南人并不招谁,也不惹谁。
5、炮楼
从天梯溜达到会逃站,那里有可以提供住宿的崖上人家,时间尚早,看了其他游客拿的地图,简单判断了方向,沿着水泥路走下去。转过山嘴的弯,就看到了传说中的炮楼。悬羊擂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个山坡附近。
风景猛然开阔起来,脚下的一方土地如同探入大海的半岛。游客也云集的多起来,不似刚才一个人的登天梯。很多骑自行车的骑友来这里聚齐。炮楼是一处欣赏风景的绝佳地点,也是进入大断崖景区的一个重要关卡,我走到对面的时候依然能看到它的英姿。这里三面临深谷,下面一条白色的带子延伸开,那是进来的汽车道。深谷的对面和侧面均是开阔的大绝壁,让我感觉坐在礼堂二楼的头排,俯视空旷的舞台。
这里有几处栏杆围了的观景点,下头就是让人胆寒的深渊。退出来,我沿着边上一条向前延伸的水泥路继续去找挂壁公路,也就是郭亮洞。
6、山村
大峡谷的聚合处,有一组奇绝的景观:72年郭亮村老申带领着开凿出来的一公里多挂壁公路、具有丹霞地貌特征堪比云台山的红石谷、五六十部电影连续剧都在那里拍摄的郭亮村、还有最终我找到投宿的崖上人家。
挂壁公路开凿的很不容易,当初也该用了大量的炸药,幸好这里的石头不是花岗岩,而是有点类似页岩的岩石。挂壁公路公路现在依然在使用,不过为了安全早变成了单行线。郭亮村的挂壁公路不能比距离这里不远的山西境内的挂壁公路,上王莽岭要经过一条七公里多的挂壁公路,就是我傍晚看到的那座山,老远就能清晰的找到半山腰开凿出来的挂壁公路用得亮窗。
为什么那里不出名?也许是不善于经营,也许是没有欣赏挂壁公路的绝佳点吧。
红石谷被修得很秀美,蓄水后的一汪平静得没有涟漪的清池,衬托着红石绝壁的瘦弱嶙峋,池中的垂柳丝绦轻轻扶摆,恍惚中会忘记身处南太行崇山穷途的小山村。
郭亮村面积不大,拥挤的石材建筑的房屋,形成了一群依山坡而筑就的房屋,石砖墙石板路,透着南太行的坚韧与沧桑。村里的房屋大部分作为了农家院提供食宿,原来的几栋破旧的房屋也都被遗弃了,人去屋空,只有来写生绘画的学生坐在那里临摹着过去的历史。
我也坐下来,圆一把水粉画的梦。那位学生为我讲解她所临模的房屋,曾拍过很多部电影。
7、泉水
南太行的山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水源。郭亮村里有乳泉,村后的山谷里还有喊泉、老潭和珍珠泉。
顺着村子的水泥路往上走三公里,就能看到藏在一个圆弧形的崖壁下的喊泉。路过山道上的小潭,可以许下自己的美好愿望,再往前就能看到泉水淙淙的自高高的崖边下落,壁上刻着龙涎二字。参观的游客,总是扯着嗓子在拼命,想看看那泉水的流量是否在呐喊中加大流量。
老潭有着和含泉一样的优美传说。只不过这时说王母,而含泉说的是七仙女。老潭的泉水自崖边斜斜的流淌下来,注入到一个圆形的钙化池中,清澈稳重。行走到这里刚好劳顿,可以静静的休息几分钟。
我最喜欢的是珍珠泉,一般的泉水都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而那珍珠泉大不同。看它必须要探进一个半人高的洞穴里,脚下扎着石头才能看到。洞里很浅,就没有灯光设施。
我探伸进去的时候,先看到惊涛骇浪般的泉水,化成千块万段的碎玉,由上向下的沿着一块石头冲下来,再听那湍急的泉水不停地流淌啸声,突然感觉有点惶恐。最后,我还是拿着空瓶子接了满满的一罐泉水走。
走下台阶的时候,天下起了牛毛雨。以为要下大,却很快停了。
8、崖居
我投宿崖上人家,放下行囊。出院几步是红石峡,院子面临远山的呼唤,房子掩映在婷婷杨树后面,夜半可听秋风舞落叶,浪漫向左,风景向右。我在黄昏时分先继续探路,这个时候我已有了一份地图。
沿着那条黄色的步行道路走下去,另山、猴梯、不碟凹、裸根柿树、豫晋碑。哇噻,这些景观都是在天渐渐黑下来的时候,一一找到的。
另山,是一个没有任何围挡的小平台,周边是几百米的深涧。我扎着胆子跑上去,一道不宽的裂缝,能看到深低,这让我头皮发麻,勉强跨过去后,站在下平台上再也不敢挪动脚步,腿如同生了根。从这里看四周的风光,如同踩着钢丝一般艰难。远上起了暮色时分的淡雾,白雾把太行山涂抹的很湿润,所有的峰峦,都变得柔润起来,周边的山也如同被放进了浴室里中去桑那,时隐时现。
勉强拍了几幅图片,就谨慎的退回来。在路上,最有意思的是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跟我热情的打招呼,说你就是独自走幽州的那位大哥!我回忆半天才想起当初自己徒步河北去的时候碰到过一辆车载着很多的学生依维克,当初他们听车向我问过路。也许他们记我一个人更容易些,无意中居然过了一把名人瘾。
9、夜路
天色渐暗,大约晚上七点不到的光景,在山路陆陆续续的碰到一拨儿武汉驴。
我依然沿着山崖顶的路走。过了只有人去只遗留几座空屋子的不碟凹,夜晚的暗淡,让我想起前年鬼屋。裸根柿树的根如同一大瘤子堆在路边,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树龄。
武汉驴三五一群地慢慢走来,其中一个领头得向我打听方向,说:哎,那个北京人等等!
这让我用地图来分辨这里的陌生人,隐隐的有了一种成就感。
当然,仔细辨识分析,最后找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山西的昆山村,他们要在那里扎营,次日上王莽岭。
与他们分道扬镳了,这里是山西河南的分水岭。停下来,我到了我的目的地,山下是七十二拐盘山公路,有一个友谊峰孤零零的伫立在路旁,而当时我却以为那就是两界碑呢。
我的卡片机还能勉强拍照下山路上的汽车打着灯光拐弯,天上的一轮月亮升上来,南太行的群山中我又想起了那首《古歌》。
10、界碑
真的找到两界碑还是在次日早晨的事,幸好是早晨,否则后果太恐怖了。
次日,重新走到碑后村的时候,碰到了卖山果的老乡。他是碑后村的土著。老汉见我打探两界碑,就热心的领我去看了路边的石碑。
我拨开杂草,谨慎的走进去,边上一块告示牌:悬崖绝壁,请勿靠近。我隐隐约约的看到石碑上有山西界的字样,还要往前的时候,那老汉风风火火的跑过来,跟我说:千万不要再往前走了!
我才打消了好奇心,退回来平地。老汉跟我说这里有两块石碑,分别是山西界和河南界。以前没有现在的盘山公路,村民就是从这两界碑下去的,我想:又是一条天梯。老汉不但说还在地上给我画示意图,意思说这里以前有一扇拱形门,是个关卡。让我回去好好宣传,我答应了。
等我走上七十二拐转到山下,穿过一峰独立的友谊峰,抬头在悬崖上怎么也找不到崖上山道,但我肯定如果当初我再往前乱走的话,后果就是烟消云散的极乐世界迎接我了,冷汗!
下到清幽南坪地界了,也终于感到脚踏实地了,再看那绝壁,只是自下往上瞧,又发现一处景观——将军峰,侧面看很像一个站立的石人,我去感觉那是千年木乃伊。
裸露的岩石,坚硬无情。其实,如果一个人先走到了这里,也只能东奔西顾,倒不如邀请心仪人儿也来。别让冰冷的雨水冲刷了寻觅的脚印,不要让对方失去了对方。那时,石头也会开出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