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可涤足——记水泉沟-旺泉峪-香屯朔溪
已有1116 次阅读 2011-7-31 19:52



















(图片说明:本人穿越水泉沟时的场景回放)
大巴穿过昌平十三陵,上省道昌赤路(S212昌平到赤城),经过下村口、上村口、翻过飞播纪念碑的公路垭口,再往驶过解字牌后,停在了路边。烈日下曝晒着不起眼的水泉沟村,它被周围清翠挺拔的山势环抱着。国道边有很多家的农家院,小鱼儿去打听了价格,挎着书包回来报告说:住宿加两顿饭才70元。
路边是高耸的玉米田,天地间一条湍急的溪水顺势而下,玉米早结了鼓鼓的果实。
我对线路了解的这样清楚,是因为才骑车去滴水岩路过这里,只不过当时轮胎匆忙滑过乡村公路,错失了亲近秀美山水的时刻。
水泉沟到香屯的穿越成了一条热线,被户外网站炒的沸沸扬扬。早听说去水泉沟需要带凉鞋去沟里朔溪,周末寻摸要去哪的时候,我就起劲地让小鱼儿报去水泉沟的队。虽然强度系数标定这是一条1A的休闲线路,体能自然略带几分非重视,但当我走完全程,从解字石出来的时候,穿越线路中随处可涉及的冰凉水世界、崖壁和沟底很有观赏性的圆润凹凸巨石,让我感到了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奇观,又有能玩耍嬉戏的溪水相伴,真是酷暑中一次很爽的清凉之旅。
下大巴的时候将近中午11点。
我看着路边德胜门到永宁的925车站牌,翻阅旧的记忆:没错就是这里,当时也有很多北京的小车来这儿!
领队“卖茶”带领大家往沟里走,顺一条水泥路往里走几个弯就到了小山村,穿过村子来到村头的一片开阔地,这就是朔溪游的入山口,地势平和,柳丝摇曳,芳草萋萋。早到这里的有其他的几支队伍,似乎在忙着写队旗上的留言,或者被教主集合起来宣讲涉水注意事项。
记得我因为没带人字拖,特意问了领队是否必须要备一双凉鞋。领队说有趟水的地方,但还好。一听这话,我在经过吆喝卖拖鞋的小摊的时候,就放弃了备货。
我们队伍没多停留,就向着沟口前进。
才走几步,就看到地上一条溪水恣意的泛滥着流向低洼处,而道路就必须要通过溪水的管辖流域,我扎着水中的石头过去,但没走几步,水势就末了鞋子,这才想起那条真理——摸着石头过河,但到了水深的地方就另当别论了。
早晨出门的时候特地穿了一双李宁网眼儿没穿防水的北脸,就防备着有涉水的时刻到来,现在这一刻真的来临了!溪水立刻注入到鞋里,袜子湿湿的裹在脚上,踩在脚底的是凉凉的水垫,开始我还要在干松的地方,把鞋里的水挤出来,到后来都习惯了。
走在前面的小鱼儿,开始也不想让鞋子湿透,但前进的道路必须要通过水深流急得溪水湾,涉水不止一次两次,而是全程都要涉水,溪水已淹没过了脚踝了,小鱼儿才决绝的踏入溪水中,一双鞋子的颜色立刻鲜艳几分。
要是没有形势所迫,小鱼儿是不能上梁山的。
我在一边深深的为她破罐破摔的精神祈祷,安慰说:你终于湿身了。
她肯定听成了失身,就柳眉倒竖杏眼努睁得挥舞着登山杖挥冲我而来,幸好我用了铁掌水上漂的轻功,才得以逃遁。
再往前走,地势开阔,但两边山峰,山势起伏,芦苇茂盛,湍急的溪水似乎能裹挟一切的低洼处急淌。往沟里前进的道路,隔三差误的被溪水光临,仿佛那溪水与走出来的碎石小道在热恋一般,才分开就又粘在了一起,搅缠着共同转向一条山谷的入口。溪水清凉,消了盛夏的酷暑。
进入山谷后,水势突然增加,景观也就起了变化。这都要归功于昨天降了一夜的暴雨。延庆、怀柔地区下的多,有些到地方达到了一百毫米。两边的山势巍峨,湍急的溪水被磊石阻挡,形成了几米的落差,在流经平坦的大石头时,居然也出现了惊涛裂岸,卷起千多雪的画面。轰鸣的溪水前仆后继,当即溅得碎玉横陈。
这是一段曲曲折折的前进道路。沟底的石头千奇百怪,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大多很圆润,仿佛有仙人把它们的棱角都打磨掉了一样。在这样沟壑中前进,几乎没有什么坦途,需要在溪水里、岩石上、滩涂中行走。穿越的道路在溪水和圆石中纵横,鞋底踩了溪水中的细沙,让鞋子变得湿滑起来,再踩在巨石上跳跃的时候,就想得有些力不从心,生怕脚下有细微闪失。
我的越野跑鞋,彻底成了朔溪鞋,开始我没有经验在溪水里拼命走动,搅起很多细沙,从网眼流进鞋里,最后都淤积到了脚下。水里浸泡的皮肤较软,我怕走时间长了皮肤会损伤,只好找个合适的地方,脱鞋把里面的沙子用溪水冲出来,把袜底的细沙冲掉。
因为是要走一段较长的路,沟底的风光会出现不同的景观。开始一部分是怪石,地势通透,实现良好,光线明亮,水路湍急。中间一部分是险滩,山峰高耸,水面突然开阔,溪水受阻后,形成几个相连的堰塞小湖,开始的一个很深,需要筏子渡过,后一个较浅,溪水下是整片能见到的平坦石块。溪水在这里峰回路转,掉头左拐。后一部分是林间幽暗的滩涂,走在里面如同进入热带雨林,能见度很低,阳光被高大的树木筛了,走有散碎的光斑漏下,感觉潮湿闷热。
一队四十七人组成的队伍,就在这条隐形的道路里前进,人在石上穿越,溪水在石中穿过,道路时有时隐,忽宽忽窄,或急或缓。有时在石头上,有时在水里。在经过一处不宽的小涧,对面是湿滑的崖壁,下面是能冲走人的激流,这需要用去跳过,可前面的女孩怎么也不得要领,经过好几次尝试,才终于过去了,过去以后有时一片光滑倾斜的大石头,下面就是一个很深的小湖,需要在石头上行走到下面,有一处考验。因为这些,才让穿越充满回味。
整个穿越路线都能看到奇石怪岩,在水长城的路口,我们少数几个人还抽空爬了黄花岭水长城,站在烽燧上,遥望远处的水库,视野极端开阔,长城的古朴简陋,山间的青翠繁茂,蓝天上浮过的白云,组成了一幅真实的山水佳境画卷。
这种带有休闲的朔溪活动,非常好玩新奇,因为北方缺水,刚才查资料,不知道谁把政治家的格言编辑到了朔溪的词条上,感觉很有意思的横向嫁接,让朔溪感这个词汇染上了绚丽的光环。菲律宾独立运动领袖、作家黎萨说过:“假如需要用我的鲜血去增添黎明的绚彩,拿了它吧,为了你的宝贵的需要,让它的丹红,染上那令人觉醒的光芒。”这是因为朔溪运动是一项高危运动,有瀑布坠落,深渊暗流的威胁。
城里的中伏天气,闷热难耐,到处都湿嗒嗒油腻腻不爽的感觉,整个人都被压抑的无精打采,找到了这处山水嬉戏,真是爽翻了。途中,因为走得快,在路边休息,一条小溪流过。我召集部分队员照了最开心的合影。
正是水泉之溪清兮,可以穿我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