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冷 灵山寒
十三陵水库冬景 江水摄
2012·12·23,周日,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城区天气预报-5(实际-6)至-15度,风力3级转微风。带一支11人的户外队伍去了十三陵。
尽管行前专门给队友发了短信要求穿暖,但是到集合现场看到,除了几个老同志披挂整齐外,年轻人普遍穿的不够。应对的办法,除了利用沿途房屋、避风处让队伍休整外,告诉队友随时可以利用陵区公交车退出活动不要硬撑。好在有中午长陵村餐馆的热食暖屋,有队友间的友爱互助支援衣物;也好在下午风力如约减小,活动按计划进行了下来。
时逢一九,城里什刹海的冰上已能走人。十三陵水库虽然地处北郊40公里处,却由于蓄能电站对冰面的影响造成岸边仍然有水。这使得原计划的走冰不能实现。队伍在流浪狗基地附近找到一块可靠的冰面,在这里踩踩冰拍拍芦苇后离去,冰爪也就没有拿出来。
行前已经看到517网站雪人发的灵山帖,知道昨天黄昏有两人在灵山失踪。这么冷的天,他们失踪处是灵山的迎风面,搞不好会出事的。早上出发时就请能上网的朋友帮我留意灵山。下午3点,朋友发来消息,已出动直升机搜救;几分钟后知道两人均已死亡,发现时间是中午12点半。 死者一个25岁、一个30岁。这么年轻,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大损失,这让人殊为痛惜。组队者是个经验不足的年轻女士,为赚钱而去热情甚高。
并不一般的反对商业领队。组织者为赚钱而有积极性,又为公众提供了路线、组织方面的服务满足了社会需要。何况从人类历史看,商业本身还是推动人类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这次的问题是,在已经知道大风降温的情况下为商业目的组织去高风险的灵山造成死人,而死者之一是这个队的副领队。所幸的是,这支队伍的多数人及时下撤避开了危险。目前网络上正在围绕这一事件展开讨论,发表的意见涉及到经验、知识、情感、道德、利益、法律不同层面。我关心的是,从组织管理层面看,这次活动的管理是一种松散型的—强有力的管理绝不会容许两人无保障冲顶而其余50人下山的情况出现。虽然松散型的管理在户外活动中几乎是一种常态—我们常常不能强迫队友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但是这次出事了。
这次降温,把我十三陵的队友冻得够呛;
这次降温,寒冷的灵山夺去了两个年轻的生命。
山本无知,
自然伟大,
错在我们。
在自然面前 人类很是渺小啊,。。。
错在我们。
谢谢胡子关注。
错在我们。
老师一语道破天机
量力而行,才能安全地感受大自然之美
大哥好啊,前段时间电脑坏了很少上网。
最近后忙的太累,又赶上出事,今天才缓过来吧!
老师言之有理,而且我也越来越能体会活动不许空降的原因了,那是组织者对我们的负责,我们应该感谢这样的组织者——一直走老师
个人觉得517这个网站上的非商业性领队比较负责,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