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杂感
【摘要:感冒三天,第一天(24小时)体温从37.2度持续升高到39.7度,第二天(48小时)在38±0.5度,第三天(72小时)上午在38±0.2度,下午户外两小时整,病愈。经验分享大家!】
自2009年8月开始户外,除牙科和被体检中心骗诊外,我没有进过一次医院;印象中至少三次,家里人排着队感冒,最后轮到我时就排队结束(当然是我没有感冒)。至2012年春节前,我几乎风雪无阻,至少每周一个香山好汉坡+懒汉坡,即使一个人 —— 出差耽误的要补。
2012年春节后,懒了。自2012年3月下旬,户外明显失去规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1月下旬。
2012年12月6日周四,我陪亲友去309医院检查,从早8:20忙到中午才离开医院。下午稍感咽喉不适,以为室内干燥,没有介意。傍晚从椅子上起身(坐得很久),突然感觉恍惚、人要飘、脸发热(但别人摸不觉得热),一量体温,37.2度。确定是出了问题,后来还喝了姜汤,睡前再测体温,38.4度。夜里在床上,哪儿凉就往哪儿挪。
7日周五,迷迷糊糊到10点左右吧,一量体温,39.2度。有些慌了、沉不住了,印象中这辈子就没过过39度,开始吃药、感冒清热颗粒之类。下午五点左右(当时高烧糊涂、以为是晚上八九点),再测体温,39.7度。更慌了,必须上退烧药了。除了退烧药,小柴胡、抗病毒口服液也用上了。后来被子湿透了,反过来盖。感受和前一晚差不多,一直感觉高温,但不是那么喜欢凉地,湿地太多,相对干一点就好。
8日周六,醒得很早(其实早醒着、是怕影响家人、一直躺着不出声不起床),一量体温,38度多点。写到这里,强调一下:头当然不舒服但绝没有明显的头疼、不咳嗽、不流鼻涕、不打喷嚏、咽喉也不明显难受(至少比6日下午好受、也许因为喝水多了)、不恶心、没有肠胃不适。心想,再吃点药坚持一下吧。熬到下午,体温到了38.6度,只能又上一粒退烧药。想着要是能户外,那该多好。沮丧之情,难以言表。可能是躺多了,正躺侧卧都难受,总会趴着,但不习惯;这一晚噩梦缠绕,还是同一个梦;最后都有吃安眠药入睡的念头,可惜家里没有。
9日周日,起床体温37度多。吃了药,又跑到38度多点。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三年多我也没有这样折腾过,我还是烦了。熬到11:20,我连户外装都不穿、就是一身平日装,开车直奔大觉寺。
12:00 开始徒步上山,保持速度,但绝对不快。
12:35 到达山门。转向有阳光的防火公路,走一段路下坡,再小跑1分半钟上坡。
14:05 在户外整整两个小时后,上车,出发回家。
到家后,测体温,36.8度,高兴。但两小时后,觉得病情反复,测体温,37.3度,补吃小柴胡和抗病毒口服液,觉得困,就势休息,傍晚一测体温,36.3度,以后多次测体温,没有超过36.5度。
【分享 1:冬季干燥,人体内热有火,也可能在医院等某些环境中受病毒诱发,急性持续升温,没有明显的头疼、不咳嗽、不流鼻涕、不打喷嚏、咽喉也不明显难受、不恶心、没有肠胃不适,这应该是病毒性感染的症状、未必叫感冒(叫感冒都未必合适) —— 本人非医疗专业人士。】
【分享 2:病毒性感染吃抗病毒类药,比如小柴胡、抗病毒口服液。普通感冒药好象没什么效果。】
【分享 3:户外是最好的自然排毒法。原则是:不要大汗、保持微汗、至少要保持喘气的强度;是健身、故切忌累;注意保暖、千万不能着凉;时间要够、本人喜欢户外、本人两小时。—— 这是在已经生病的时候。平时我还是喜欢酣畅淋漓。】
【分享 4:本人这次生病,在家一直不流鼻涕。户外时鼻涕却突然多了。哈哈,户外山野,尽情甩吧!排毒啊!】
【分享 5:意志很重要!一个人、在郊野、冒严寒、跑上走下,你会坚持两小时吗?当时我一直想:病毒啊病毒,花钱的药杀不死你们,我就这样免费冻死你们。意志不坚定者,请找亲友陪同。】
【分享 6:冬季是强身的好时机,户外健身、膳食养身,两者不可偏废,兼顾则身自强】
【分享 7:办公和起居环境都用加湿器吧。对健康绝对有好处。】
你这个绝对有说明力!
噩梦的那一晚,不是病痛苦,而是无法躺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