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闲逛博物馆

我走在肥沃的田野上,走着走着,两脚就陷进了田地里,我以为踩到的是烂泥,把脚拔出来才发现上面是黄糊糊的屎。。。两脚全是。。。。然后我就到路边,找干沙土撒到鞋上,然后把屎用干草刮掉,然后再撒土,如此几番,晾了一会儿,闻着不臭了,就去马路边上的车站等车了,结果我一上车上人纷纷捂鼻子。。。那屎真臭,应该是掏粪坑掏出来的。。。 我邻座的几个人遭殃了,有一个小女孩还低下头去探寻臭气源头。。。最搞笑的是,邻座一个姑娘。。等边上那个本地的农民大叔下车后,我听到她悄悄对他男朋友说,刚才下车的那个人真臭。。其实我是在马路边晾了好长一段时间,感觉没臭味了才上车的。。结果车上人满了,只有车最后面有两个座位,我坐上去才发现脚下怎么那么热,原来那辆车是后置发动机擦汗那片土地以它特有的方式让我记住了它为什么那么肥沃。
 
去北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外边的田野上踩两脚屎纯粹是个意外,当天我根本没计划去这个地方,准确的说,在当天中午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当天,我按原计划赶到丰台郊外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时,看到了大门口的闭馆公告!应该提前确认一下,不事先做功课,后果很严重擦汗


闭馆公告

西汉墓博物馆门口
 
从西汉墓博物馆门口往回走的时候看了一下时间,都快中午12点了。边走边琢磨,该去哪里呢,总不能花一上午时间坐车来这里在门口看看再坐车回去吧。拿出手机开始上网搜,然后就找到了西周燕都博物馆的介绍,这次学乖了,打电话确认了一下,对方说今天可以去,但他们下午3点半就清场了,时间可能有点紧。我查了一下路线,发现正好边上的房山线转一下车就可以到那里。管他时间紧不紧,还没坐过房山线呢,体验一次先。还别说,坐上房山线后,那感觉真是太好了,城里的神马一号二号线完全不能跟房山线比。房山线就像一个旅游专列,乘客少,窗外的风景也漂亮。

人够少吧

车窗就是个大相框
相框2


去郊区多了我就发现,很多地方的小公共都没有站牌,而且车非常少。这次从良乡南关出城铁换乘房27时找了好久。找到站牌了在下边站着等车,发现车居然路过不停,这个站牌应该是老站牌了,现在已经改站了。总而言之,我终于等到车,到夏商遗址站下车时还不到下午2点,当地人说博物馆离车站还很远,给我指了附近的一个村庄说沿着村子里的路一直走就是了。虽然他们说很远,百度地图显示距车站是1.7公里,但这点距离对习惯徒步的我来说根本不算远。沿着那条村路一直走,然后有左拐前行就看到了跟村里民居完全不同的白墙灰瓦的古建筑,那就是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了。

 

博物馆里游客很少,我见到的应该不超过10个,是一个两层的仿古建筑,一层有几个古墓穴用有机玻璃封盖着,可以看到里面发掘出土的尸骨,有人的也有动物的,除此之外,还有图文介绍和相关文物;二层就都是发掘出的文物在展览。网上看到介绍说西周燕都遗址很大,来了以后发现博物馆其实很小。工作人员告诉我,有很多发掘出的墓穴后来进行了回填,现在上面是绿油油的麦田。

西周燕都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

发掘出的墓葬

博物馆门口

外边的麦田

 

从照片上能看出来,麦田的尽头是高大的树木,那其实是种在马路的两侧的挺拔的白杨,我就是要到那个路上找车站返回城里。来时走村子里绕的太远了,我决定回去时抄个近路。开始很好走,走着走着就发现前面有粗大的水管子,有人在浇地。我绕开浇湿的麦田,穿过前面的一块收割了的玉米地,再有二三十米就到公路上了,就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反正不管怎样,最后我是顺利返回了偷笑

 

最近去了几个博物馆,焦庄户地道战博物馆是陪妈妈和三舅去的,南海子麋鹿苑是跟朵朵一起去的,今天是我自己去的。。。自己觉得不用担心户外的严寒和风雪,冬天去逛博物馆还是很不错的。

 

要提醒想去逛博物馆的朋友的是,一定要带上你的身份证,另外,那些表面上说是要提前预约的博物馆,其实这个规定并不一定是必须,去前确认一下,或许是你想去的时候不必预约也可以。


山野清风发表于2012-11-29 18:13  
分享到 
赞过
(2223次阅读/50个评论/16人赞过)
    snow
    鼓掌
    安达利尔
    照片太少,介绍太少。看来你也是行色匆匆啊。
      博物馆不好写详细,包含的内容和文化太深厚,我也就是走马观花泛泛看
< 12